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黄土的水敏性特点使其强度随含水率降低而大幅增加,高温疏干方法进行黄土加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研究高温作用下非饱和土水热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制高温水热迁移装置,进行不同高温水平下不同初始含水率黄土的水热迁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对水分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当热端温度超过100℃时,试验初期贴近热源土体的水分被快速驱离,是气液相变导致的气态水迁移显著增加所致;含水率分布由峰值曲线逐渐演变为含水率单向增大的缓变曲线;热源温度越高,水分迁移通量越大。建立了高温水热迁移模型,并通过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以体积含水量表示计算所得水分场数据分析了高温和水分含量对水分迁移的综合影响机制,根据黄土高温水分迁移特征在不同体积含水量阶段的差异化表现,将高温水分迁移特征划分为3个区间。Ⅰ低体积含水量区间:水分迁移通量随体积含水量变化曲线呈现峰值曲线,水分主要迁移形式为气态水;Ⅱ中体积含水量区间:随体积含水量增大,气态水迁移通量减小的同时液态水迁移通量增大;Ⅲ高体积含水量区间:温度作用对水分迁移进程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Z1)
为了探究膨胀土在压实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演变规律,利用自主研制的一维压实仪,针对澳大利亚马里兰(ML)膨胀土开展一系列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压实试验,分析压实过程中的吸力及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压实系数(C_c)受初始含水量影响显著,当初始含水量小于21.4%时,C_c随初始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当初始含水量大于21.4%时,C_c保持不变。土体回弹系数(C_r)不受初始含水量影响,压实过程中吸力因"力学增湿"而不断减小,卸荷后土体吸力显著增大。初始含水量相同时,卸载后吸力增加随饱和度增大而增大。基于压实后吸力,压实平面可分为吸力不受饱和度影响与吸力随饱和度增加而增大两部分;常体积下土水特征曲线受孔隙比影响显著;最后,利用基于吸力、饱和度、平均有效应力、修正吸力、孔隙比构建的水土特征曲线及压实曲线,对压实膨胀土中吸力及体积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中的水-汽-热耦合运移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利用重塑非饱和黄土填筑模型,通入一定压力的高温水蒸气,研究蒸汽压梯度、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共同作用下重塑非饱和黄土中的热湿迁移规律,并利用模型试验边界条件,解得球形蒸汽源增湿非饱和黄土时水热运移主控方程的一组特解。结果表明:球形蒸汽源在非饱和黄土中运移时,水分和温度的迁移范围近似于椭球体。水蒸气沿径向运移时,随着蒸汽压逐渐消散,运移速率降低,温度传导速率减小。蒸汽压较大时,增湿速率、增湿范围和增湿程度都将增大;在有效增湿范围内,土体含水率在11%~17%间变化,接近土体的最优含水率,增湿效果较好;高温水蒸气在土体中的传热包括高温蒸汽传热和温度梯度引起的热传导,有效增湿范围内主要以高温蒸汽传热为主,温度迁移速率属于快速迁移阶段。有效增湿范围外以温度梯度引起的热传导为主,属于缓慢迁移阶段;实测值和计算值对比发现,代数显式解析特解能较好地反映试验中土体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非饱和黄土中水热迁移和蒸汽增湿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风积沙是一种特殊的筑路材料,其压实特性是影响沙漠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风积沙的压实特性,进行了筛分试验、标准重型击实试验和振动试验及野外现场试验。筛分试验结果表明:风积沙级配不良,沙粒均匀,粒径主要分布在0.25~0.074 mm之间,属于细砂;击实曲线与常规工程材料显著不同,呈一个特殊的横写S型,干密度随含水率变化有两个峰值,揭示了风积沙在含水率为0和最佳含水率下,均可以达到最佳密实度的特有性质。振动试验表明:风积沙的最佳振动频率为45~50 Hz。现场试验进行机械优化配置,采用干压实工艺,试验压实度代表值达到了96%,效果良好。沙样的电镜扫描图显示,振动干压实后,风积沙微观结构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几种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方法,比较了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APA浸水车辙试验,得出APA浸水车辙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较好模拟实际路面发生水损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9.
对压实花岗土进行了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复合应力路径试验、p定值试验和η定值试验。并利用Yasufuku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比较。试验及预测结果表明,利用Yasufuku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在η定值试验中显现出了一定的出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填石路基碾压遍数及压实机械等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进行现场试验和综合分析,验证了复合式振动压路机对其压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14.
土石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不同级配、不同粗粒含量及破碎率的土石混合料进行了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功、击实方法及等效处理法对土石混合料击实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级配良好的试样,压实特性较好;粗粒含量超过75%时,最大干密度增加不明显,此时,击实功不宜太大;等量替换法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接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这样便能获得更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冲击式压路机压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空军汉口新机场地基处理试验段,采用三边冲击式压路机对原地基和高填方进行冲压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合理的冲压遍数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以三亚地区珊瑚礁砾石土为路基填筑材料,采用室内试验手段,开展现场均匀级配下钙质砂及礁岩碎屑物(含砾块)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分析击实层数和击实功对填料压实效果的影响,对珊瑚礁碎屑沉积物的路用潜能作出评价,并优化其填筑工艺。 相似文献
18.
路面工程由多个环节构成,水泥稳定基层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确保水稳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压实度,可提升整个路面的稳定性,防止路面出现沉降、坍落等问题,为延长路面使用年限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现代路面水稳基层施工时,应对基层压实度提高重视,准确了解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原因,并制订合理的控制方案。基于此,通过对路面水稳基层压实度形成机理的简单概述,进而以某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的方式,对施工压实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水稳基层压实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压实粉煤灰地基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压实粉煤灰地基的抗剪强度、抗水平力、液化特性、污染影响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情况,并探讨了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实践证明,压实粉煤灰地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对环境影响不大,为粉煤灰利用开辟了一条投资少、吃灰量大、效果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击实试验测定砂垫层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土密度。在地基加固现场取样测定砂垫层的干密度,控制砂垫层的压实度,从而达到控制砂垫层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