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炉炉底排铅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国内矿源缺口较大,加之其它条件所迫,致使部分高炉不得不利用某些含铅等杂质超标的铁矿进行冶炼。对此如何有效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并借以消除其侵蚀破坏作用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危害,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已成为有关炼铁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  相似文献   

2.
鲁德昌  高达伦 《炼铁》1997,16(2):51-51
重钢3、4号高炉(620 m~3)分别在1980年和1987年大修停炉,破损调查发现,炉底的残砖几乎每块都装在一个“铅盒”内。炉底砖和耐热混凝土基础间的找平层全部被铅充填,冷却后形成一个厚约100 mm、直径9 m的大“铅饼”。在耐热混凝土基础中也渗入了不少铅。炉内的铅除部分随铁水带走外,大部分在炉内堆积,并沉积于风渣口水箱的间隙间,使水箱外表面变形,休风换水箱时铅液外  相似文献   

3.
高炉炉底排铅技术在我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水钢高炉安全排铅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如镜 《炼铁》1992,11(4):40-42
  相似文献   

5.
梁养峰 《炼铁》1998,17(4):40-41
在冶炼含铅矿时,如何将铅顺利排出,以减轻铅对高炉寿命的影响,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略钢在吸取柳钢、水钢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在300m~3高炉上自行设计排铅设施,并于1997年9月5日实现了首次成功排铅,排铅量达30余吨。  相似文献   

6.
7.
重钢高炉生产中炉底排铅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德昌  刘达伦 《四川冶金》1997,19(3):17-18,22
本文较系统分析了铅对高炉生产的危害性,总结了重钢排铅经验完善了生产中排铅新技术,该技术对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和延长高炉寿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刘天华  康波  师瑞红 《炼铁》2004,23(1):51-52
对韶钢4号高炉的2号风机转子、增速箱、原动力系统等进行了改造,风机改造后风量达到75000m^3/h,风压达到0.18MPa,基本上满足了高炉的供风要求,为韶钢高炉稳产、高产、降成本、增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1号高炉通过一系列针对锌害的有效措施,避免高炉长时间休风后复风炉况失常的问题,1号高炉继续保持安全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韶钢3号高炉改造新建渣池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原则及由槽钢排桩、钢丝绳锚拉与钢管支撑组成的综合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要点、实施过程、技术措施及施工监测过程;同时提出了用经改造的小型钻机打钢板桩的新方法.施工监测数据表明,该技术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土钉或喷锚、围幕或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技术方法至少节省了45万元以上的投资,建设工期提前了40多d.  相似文献   

12.
韶钢2号高炉经过降料线停炉中修后,高炉整体状况明显改善.由于开炉工作准备充分,各环节布置周密,在开炉过程中做到了安全、快速、高效,开创韶钢深料线开炉新纪录,本文主要对韶钢2#高炉深料线开炉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韶钢7号高炉喷涂造衬并成功复产后,面对原燃料质量下滑的现状,利用喷涂造衬后形成的合理的操作炉型,针对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并有效地降低了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14.
济钢1号1750m3高炉炉前通过对全液压开口机进行改造,对分体钻杆、弧形整体连接套、雾化水系统的深入研究,将炉前钻杆的消耗从1.4根/炉次降低到了0.45根/炉次、钻头消耗量从2.1个/炉次降低到了1.1个/炉次、打开铁口时间由原来的平均20min降低到了10min,极大地降低了炉前消耗、缩短了开铁口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16.
高压操作是强化高炉冶炼的一项重要措施 ,利于高炉炉况稳定顺行 ,提高煤气利用率 .韶钢 4号高炉生产实践表明炉顶压力每提高 1 0Kpa ,可增产 3.41 2 % ,降低焦比 1 .38% .  相似文献   

17.
开铁口机是高炉炉前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我国高炉设备中唯一没有实现国产化更新换代的就是开铁口机。本文阐述了我国从日本、德国、前苏联和英国引进5种不同结构类型开铁口机的性能和特点,并结合这些性能和特点研制出适合我国现有300m3~2500m3高炉的电振打开铁口机。  相似文献   

18.
路振毅  武智杰  白俊义 《炼铁》2004,23(Z1):36-39
太钢3号高炉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在操作、管理等各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改变了过去生产技术指标长期落后的被动局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汪国俊 《炼铁》2005,24(3):1-4
宝钢2号高炉开炉后不久就出现了炉身长寿问题,通过提高高炉操作水平、适当提高冷却强度、提高炉体护理技术水平等措施,不仅使高炉服役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且也提前实现了单位炉容产铁超过10000t/m^2的好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