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贵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13(4):418-422
对磨溪气田雷一段下亚段气藏缝合线类型、特征、分布及与储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储层物性及其分布变化,均与缝合线的分布发育程度有关,缝合线发育程度愈好,相应的储层厚度愈薄,物性愈差。 相似文献
2.
针对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油管堵塞状况,研究成功油管堵塞物清除工艺技术.室内试验表明该清除液的清除率大于62%,腐蚀速率低于5
g/m2·h.经磨113井、磨126井、磨148井现场解堵应用表明,洗井解堵作业后,油套压差减小,气井产能得到恢复,适宜在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油管堵塞物的解堵施工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磨溪气田嘉二段气藏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受沉积微相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其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要科学布署井位并制定合理的气藏开发方案,就必须弄清储层物性和地层水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通过储层特征研究,认为沉积微相是磨溪气田嘉二段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相控建模是依据沉积相在时、空域的展布特征对沉积储层随机建模进行约束,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因此,利用单井各储层段沉积相分析成果并结合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了各储层段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又进一步结合单井储层参数解释成果,在相控的前提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储层段三维属性模型。实钻资料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气藏开发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相控建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苏里格气田为典型的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其有效储层的规模小、叠置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强,难以进行精细刻画,气藏精细建模的难度较大。传统的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方法在单独使用时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其地质模型与动态拟合的符合率偏低。以苏里格气田苏6加密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微相、有效储层规模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基于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相结合的分级沉积相建模方法,以动态分析成果约束相控的有效储层建模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单一传统建模方法的优点,加强动、静态参数的约束,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一次历史拟合符合率为52.4%,可以较好地反映储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7.
两年多来,针对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进行了低渗改造攻关。采用了基岩酸化、前置液酸压裂、胶凝酸酸压裂和加砂压裂等工艺措施。经过效果分析及评价,认为酸压裂如加砂压裂优于基岩酸化。建议磨溪气田酸压裂要重视控制酸滤失和缓速;加砂压裂要改进压裂液性能和交联方式。 相似文献
8.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在克拉2气田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地表条件恶劣、地下地质情况复杂、井眼少的条件下 ,为了弥补勘探阶段资料的不足、更好地认识评估沉积储层特征、减小勘探风险 ,有必要选择合适的露头作为野外储层实验区 ,并从沉积学入手展开研究 ,建立储层地质资料库。通过露头剖面和井下沉积相对比分析 ,建立沉积模式 ,确定不同时期沉积相的展布。通过露头剖面砂体追踪以及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要素分析 ,建立砂体骨架原型模型。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 ,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地质预测模型 ,并按一定的地质规律预测井间砂体空间叠置及夹层分布规律。储层地质建模方法成功地运用于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气藏描述 ,为准确评价气田储层性质及潜在能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磨溪气田腐蚀严重,欲扩大其产能建设,加大气田开采速度,为此提出了方案1:开发气田西部,再建1×80万m3/d产能;方案2:现有净化装置技改,增加20万m3/d产能;方案3:视华西探井情况,撬装东迁,原址再建1×80万m3/d产能;方案4:部分酸气用于硫化工生产,增加20~30万m3/d产能。通过主要情况比较,文章结论认为,方案1、2、3、4均可实施,尤其应注重方案4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抗污染隔离液在川中磨溪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磨溪气田是四川油气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后备产能建设基地,钻探目的为开发磨溪构造嘉二段气藏的天然气资源。自2003年开发嘉二段气藏以来,固井完井质量一直存在很大问题,2004年底至2005年中试油的18口井中,有13口井出现了环空气窜。针对磨溪气田出现的完井质量问题,分析了磨溪构造特点和固井难点以及完井后出现环空气窜、井口漏气的原因。分析认为,采用隔离液技术是解决磨溪气田一直以来的环空气窜等固井质量问题的措施之一。因而进行了新型高密度抗污染隔离液体系的研发,研制的隔离液悬浮稳定性好、流变性可调、抗污染能力强,密度范围宽达1.20 ~2.40 g/cm3。隔离液现场试验4口井共8井次表明,隔离液不仅隔离效果良好,而且对井壁界面虚滤饼、胶凝稠化钻井液具有磨蚀、刮削和有效携带作用,固井质量评价合格,各层套管外均无环空气窜,井口试压正常,经酸化压裂改造和生产测试,单井日产气量最高达36×104m3。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1+2亚段天然气储量丰富,是靖边气田奥陶系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其储集层成因和孔隙结构复杂,受多期成岩作用的控制。基于钻井岩心、薄片和储集层物性资料,分析总结了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发育一套局限—蒸发台地的白云岩储集层,以膏溶孔和溶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整体为低孔低渗的微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储集层在形成过程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表生岩溶作用、交代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等。其中,同生—准同生期高盐度海水环境下发生的白云石化作用及石膏沉淀,为加里东运动表生成岩期溶蚀作用和微裂缝的发育奠定了有利条件,是储集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加里东运动表生成岩期大气淡水对石膏结核的溶蚀以及微裂缝的扩溶改造大幅提升了储集层孔渗性能,是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埋藏成岩期孔隙流体的石英和方解石胶结充填使得早期孔隙有所减少,表现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此外,晚成岩期的构造活动也产生了少量开启微裂缝,提高了局部孔渗性能,最终形成以膏溶孔和溶缝为主的储集空间,以微(溶)裂缝为主要渗滤通道的白云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17.
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水侵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的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了气藏裂缝圈闭系统的划分新观点.同时根据各裂缝圈闭系统的静、动态资料,分析了每个裂缝圈闭系统的地层水存储模式,认为该气藏存在4个裂缝圈闭系统,其中孔6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底部地层水存储模式,孔9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边部地层水存储模式,孔24井区和孔27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物性差异局部封存水存储模式.分析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水侵特征,为气藏的整体治水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