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磨溪气田雷一段下亚段气藏缝合线类型、特征、分布及与储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储层物性及其分布变化,均与缝合线的分布发育程度有关,缝合线发育程度愈好,相应的储层厚度愈薄,物性愈差。  相似文献   

2.
针对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油管堵塞状况,研究成功油管堵塞物清除工艺技术.室内试验表明该清除液的清除率大于62%,腐蚀速率低于5 g/m2·h.经磨113井、磨126井、磨148井现场解堵应用表明,洗井解堵作业后,油套压差减小,气井产能得到恢复,适宜在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油管堵塞物的解堵施工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磨溪气田嘉二段气藏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受沉积微相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其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要科学布署井位并制定合理的气藏开发方案,就必须弄清储层物性和地层水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通过储层特征研究,认为沉积微相是磨溪气田嘉二段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相控建模是依据沉积相在时、空域的展布特征对沉积储层随机建模进行约束,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因此,利用单井各储层段沉积相分析成果并结合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了各储层段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又进一步结合单井储层参数解释成果,在相控的前提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储层段三维属性模型。实钻资料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气藏开发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相控建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磨溪气田雷一1为受背斜圈闭控制的层状孔隙性低渗气藏。为了有效动用该区西端低渗难采储量,提高油田采收率,开展了以提高单井产能为目的的水平井先导试验并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规模应用并逐步形成了水平井井位目标优选、靶体参数优化、随钻地质导向和水平井储层改造等配套特色技术。这些技术有效提高了单井产能,并提高了气藏中部采收率,实现了雷一1气藏高效开发,为同类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苏里格气田为典型的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其有效储层的规模小、叠置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强,难以进行精细刻画,气藏精细建模的难度较大。传统的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方法在单独使用时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其地质模型与动态拟合的符合率偏低。以苏里格气田苏6加密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微相、有效储层规模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基于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相结合的分级沉积相建模方法,以动态分析成果约束相控的有效储层建模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单一传统建模方法的优点,加强动、静态参数的约束,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一次历史拟合符合率为52.4%,可以较好地反映储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阮基富  梁峰  李新玲  张苏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51-54,147,148
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存在储量、压力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为弄清剩余储量分布特征、动用西端低渗储量、确保水平井合理部署及钻遇率、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就必须开展储层精细描述,落实储层、物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在精细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应用Petrel建立了气藏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对模拟前后参数分布特征及储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及生产效果关系进行了剖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分析和评价气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两年多来,针对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进行了低渗改造攻关。采用了基岩酸化、前置液酸压裂、胶凝酸酸压裂和加砂压裂等工艺措施。经过效果分析及评价,认为酸压裂如加砂压裂优于基岩酸化。建议磨溪气田酸压裂要重视控制酸滤失和缓速;加砂压裂要改进压裂液性能和交联方式。  相似文献   

8.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在克拉2气田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地表条件恶劣、地下地质情况复杂、井眼少的条件下 ,为了弥补勘探阶段资料的不足、更好地认识评估沉积储层特征、减小勘探风险 ,有必要选择合适的露头作为野外储层实验区 ,并从沉积学入手展开研究 ,建立储层地质资料库。通过露头剖面和井下沉积相对比分析 ,建立沉积模式 ,确定不同时期沉积相的展布。通过露头剖面砂体追踪以及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要素分析 ,建立砂体骨架原型模型。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 ,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地质预测模型 ,并按一定的地质规律预测井间砂体空间叠置及夹层分布规律。储层地质建模方法成功地运用于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气藏描述 ,为准确评价气田储层性质及潜在能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储层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随机模拟为主要方法,在对储层参数进行变量统计参数和变差函数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地质研究和气藏描述成果进行定量化转变,建立了包括构造模型、物性参数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随机建模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气藏描述精度,为气藏储层改造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磨溪气田腐蚀严重,欲扩大其产能建设,加大气田开采速度,为此提出了方案1:开发气田西部,再建1×80万m3/d产能;方案2:现有净化装置技改,增加20万m3/d产能;方案3:视华西探井情况,撬装东迁,原址再建1×80万m3/d产能;方案4:部分酸气用于硫化工生产,增加20~30万m3/d产能。通过主要情况比较,文章结论认为,方案1、2、3、4均可实施,尤其应注重方案4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抗污染隔离液在川中磨溪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磨溪气田是四川油气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后备产能建设基地,钻探目的为开发磨溪构造嘉二段气藏的天然气资源。自2003年开发嘉二段气藏以来,固井完井质量一直存在很大问题,2004年底至2005年中试油的18口井中,有13口井出现了环空气窜。针对磨溪气田出现的完井质量问题,分析了磨溪构造特点和固井难点以及完井后出现环空气窜、井口漏气的原因。分析认为,采用隔离液技术是解决磨溪气田一直以来的环空气窜等固井质量问题的措施之一。因而进行了新型高密度抗污染隔离液体系的研发,研制的隔离液悬浮稳定性好、流变性可调、抗污染能力强,密度范围宽达1.20 ~2.40 g/cm3。隔离液现场试验4口井共8井次表明,隔离液不仅隔离效果良好,而且对井壁界面虚滤饼、胶凝稠化钻井液具有磨蚀、刮削和有效携带作用,固井质量评价合格,各层套管外均无环空气窜,井口试压正常,经酸化压裂改造和生产测试,单井日产气量最高达36×104m3。  相似文献   

12.
涩北气田储层胶结疏松,地层易出砂。准确地预测地层出砂对后期确定合适的防砂工艺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纵波时差、出砂指数、组合模量和斯伦贝谢比等4种出砂预测模型对涩北气田纵向和横向出砂规律进行了分析验证。同时,采用经验模型法、BP模型法和Arco模型法预测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并与现场实际值进行对比,认为Arco模型较为合理。最后,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建立了出砂预测模型,经实际出砂统计数据验证,偏差小于15%,可用于现场出砂量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以模糊规则、解模糊化方法和自学习过程为核心的模糊系统引入到储集层参数的建模中,提出了模糊系统插值和随机模拟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并以著名的GSLIB软件所提供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利用模糊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地质参数的建模,此方法在建模精度、对条件数据分布和特征参数的恢复方面均较优于传统的地质统计学方法(克里格和序贯高斯模拟).  相似文献   

14.
川中磨溪气田嘉陵江组属异常高压气藏,埋藏深度3100m,地层压力67.67MPa,现有成熟井下节流工艺只适用于节流压小于35MPa的气井。不能用于这类超高压气藏,为此,针对嘉二气藏特征,开展了高压井下节流工艺应用研究。通过工具的研制、改进以及室内试验后,在磨41井投入了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中拟通过对磨41井高压节流效果的跟踪,进行高压井下节流工艺在磨溪嘉二异常高压气藏的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藏开发往往仅考虑应力敏感效应而忽略基质孔隙收缩效应的影响,导致储层渗流能力和产能评价结果误差较大.针对上述问题,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影响的数学模型,结合基于分形理论的渗透率演化模型,探讨其在安塞油田预测生产动态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低于5 MPa的有效应力下,若忽视基质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1+2亚段天然气储量丰富,是靖边气田奥陶系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其储集层成因和孔隙结构复杂,受多期成岩作用的控制。基于钻井岩心、薄片和储集层物性资料,分析总结了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发育一套局限—蒸发台地的白云岩储集层,以膏溶孔和溶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整体为低孔低渗的微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储集层在形成过程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表生岩溶作用、交代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等。其中,同生—准同生期高盐度海水环境下发生的白云石化作用及石膏沉淀,为加里东运动表生成岩期溶蚀作用和微裂缝的发育奠定了有利条件,是储集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加里东运动表生成岩期大气淡水对石膏结核的溶蚀以及微裂缝的扩溶改造大幅提升了储集层孔渗性能,是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埋藏成岩期孔隙流体的石英和方解石胶结充填使得早期孔隙有所减少,表现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此外,晚成岩期的构造活动也产生了少量开启微裂缝,提高了局部孔渗性能,最终形成以膏溶孔和溶缝为主的储集空间,以微(溶)裂缝为主要渗滤通道的白云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17.
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水侵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的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了气藏裂缝圈闭系统的划分新观点.同时根据各裂缝圈闭系统的静、动态资料,分析了每个裂缝圈闭系统的地层水存储模式,认为该气藏存在4个裂缝圈闭系统,其中孔6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底部地层水存储模式,孔9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边部地层水存储模式,孔24井区和孔27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物性差异局部封存水存储模式.分析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水侵特征,为气藏的整体治水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相控建模技术在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开发现状及地质研究的难点,根据沉积学原理和测井相定量分析方法开展了微相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精细储层地质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成功地实现了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相控随机建模不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储层属性模型,而且为剩余油研究和油气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砾岩油藏储层建模工作是科技攻关难点,为了建立较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分析七中、七东1区砾岩油藏特征,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从构造建模、趋势面约束属性建模、模型粗化等方面建立起能较准确反映地下构造和储层沉积特征的三维模型。对关键步骤的影响因素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建模方法所产生的模型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建模方法产生的结果进行验证,筛选出一系列适用于砾岩油藏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同类油藏建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