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自组装、分子印迹技术在声表面波传感器延迟线上制备了用于甲氟磷酸异丙酯检测的单[6-脱氧(1,10-癸二硫醇)巯基]β-环糊精分子印迹自组装敏感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敏感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验证了成膜效果;对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进行了评价,传感器对1.7mg/m,的甲氟磷酸异丙酯的响应频率变化为2 170 Hz,进行五次连续检测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分别为0.157 kHz、0.070;吸附动力学研究得到ka=1.017×10 5mol-1·l·s-1、kd=2.434×10-3 s-1、kA=4.178×107mol-1·l.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具有特异识别能力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新兴化学合成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作为传感器识别元件,用于制备水质检测传感器。总结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水质检测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指出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敏感识别元件的水质检测传感器具有快速、准确、稳定和可反复利用等优点,可用于检测水体中农药、除草剂、神经毒剂以及无机离子化合物等,是实现水质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邻苯二胺为聚合单体、沙林酸(甲基膦酸异丙酯)为模板分子,电化学循环伏安的聚合方法在声表面波金膜延迟线上制备能够对毒剂气体沙林(GB)进行选择性检测的分子印迹薄膜,对电聚合制膜过程中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峰电流、峰电位、阻抗及其间相互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证实了分子印迹的效果,并对沙林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传感技术在有机磷农药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具有选择性分子识别能力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新兴化学合成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传感器研究中用来制备识别元件已经成为当前有机磷农药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在传感领域分析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探讨了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声表面波β-CD巯基衍生物传感器检测DMM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环糊精巯基衍生物单[6-脱氧(1,10癸二硫醇)巯基]β-环糊精为敏感膜材料和自组装的镀膜方法,在声表面波延迟线上制备了对有机膦化合物有选择性检测能力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检测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的过程,同时对分子印迹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呋喃西林(Nitrofurazone,NFZ)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2-乙烯基吡啶(2-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通过LC-WPBE/6-31G(d,p)方法方法模拟计算了呋喃西林与不同功能单体间的分子印迹的自组装,对形成的四种印迹复合物进行结构、能量、成键情况、NBO电荷、结合能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NFZ分子印迹聚合物最佳的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且其与模板分子比例为6:1时,印迹效果最佳。同时,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制备聚合物,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平衡结合实验和选择性实验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乙烯基修饰的二氧化硅包覆磁性纳米材料为载体,孔雀石绿(MG)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Si O2-MIPs(MG)。运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开展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Si O2-MIPs(MG)对MG具有优异的分子识别能力和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实现了对养殖水和虾肉中MG的高效富集,采用纳米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定量,检测限分别达到0.5 ng/m L和6 ng/g,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运用组合化学筛选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运用组合化学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敏感材料筛选的研究。对25个聚合物进行了筛选,得到了选择性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子印迹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分子具有选择性识别的聚合物的技术.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分析传感技术相结合,有可能弥补生物识别元件的不足,为传感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该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作电化学仿生传感器识别元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纯化了普通DNA引物、常规分子信标和超淬灭分子信标,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产物进行解析,证明了其为目标产物.与cDNA杂交的结果表明,超淬灭分子信标的信背比达到40倍,比常规分子信标高出4倍,有望实现对样品的高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