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着重讨论了脉冲激振时所使用的脉冲锤垫片的力学模型。应用机械阻抗法原理通过实验测定垫片的动态响应曲线,按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求出它的力学参数,进而由所得参数根据脉冲锤锤击被测系统的运动方程,由计算机模拟计算出脉冲力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并求得激振的频率范围和能级大小,为获得垫片材料的动态性能建立了一种实验识别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所得的力脉冲波形与实验验证的结果颇为吻合,此外,还对被激励系统参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力脉冲波形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影响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2.
高压脉冲已经运用于许多领域,其中一个就是可以用来产生等离子体电源。脉冲输出参数是脉冲波形、脉冲电压幅度、脉冲频率以及脉冲持续时间等。本文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了一种脉冲电路的拓扑结构,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可以产生不同的脉冲波形且脉冲幅度可以成倍增加以输出高压脉冲,并开发出了一套可编程的脉冲输出设备以用于生物组织或者材料等的改性加工。电路拓扑采用电容、二极管及开关管配合的方式工作,控制算法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来实现,通过导通或者关闭开关管来控制电容的充电或者放电以形成脉冲波形。电路拓扑通过Saber仿真软件和实测波形图证实了其可行性。通过单脉冲和多波形脉冲在生物组织上的实验对比,反应了多波形脉冲能够更好的对生物组织进行消融处理。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对于吸声材料或者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通无用驻波管法或混响时间法进行测量。驻波管法只能测定小面积试件的法向吸声系数,对于较大的构件,例如吸声尖劈,由于它的单个尺寸较大,必须采用大型驻波管。截面60×60厘米2的驻波管,测量的频率应在250赫以下,最高不得超过500赫。 混响时间法只能测出大面积试件的无规入射吸声系数,而不能测量不同入射角时的吸声系数。用混响时间法进行现场测量时,由于实际房间往往并不满足完全扩散的条件,因此测量结果并不真实反映壁面的吸声系数。 为了弥补上述常规测量方法的缺陷,本文探讨采用脉冲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谱相位还原直接电场重建法对飞秒脉冲激光时域波形进行重建,分析了光谱测量波长示值误差和光谱辐照度示值误差对于飞秒脉冲光谱测量的影响。使用低压汞灯对光谱仪波长校准,根据校准结果,对测量光谱蓝移和红移,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波长示值误差对重建脉冲波形的影响;利用光谱辐射照度标准装置对光谱仪光谱辐照度校准,通过增加白噪声模拟分析和各种常用反射片实验测量研究光谱辐照度示值误差对重建脉冲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谱测量波长示值误差和光谱辐照度示值误差对于飞秒脉冲光谱测量的相对标准差在1%之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脉冲型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其仪表系数的确定的各种方法。通过对几种方法的比较提出了新方法的优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脉冲型流量传感器仪表系数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国伟 《计量技术》1998,(11):26-28
本文介绍了脉冲型流量传感器仪表系数的设置方法,提出了线性仪表系数的概念和使用线性仪表系数带来的好处,尤其对气体流量测量领域中,线性仪表系数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基于中频数字化平台的脉冲波形参数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达侦察系统中,为了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实现对雷达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设计了基于中频数字化平台,对输入的脉冲包络信号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实现其参数测量,避免使用乘法器等需要占用大量资源的模块,节约硬件资源的同时也缩短了运行时间,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以用于后续DSP算法实现对目标雷达的识别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脉冲波形占空比的3种数字化测量方法,它们分别是直接脉宽测量法、幅值统计测量法和平均值测量法。讨论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众数判别区间的影响、波形测量系统幅度测量误差的影响等等,给出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价过程.并结合一个实例,给出了脉冲波形占空比的不确定度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声管脉冲回波法吸声系数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控脉冲声信号,采用回波方法,在圆形声管中测量了样本材料的吸声系数.依据回波信号和入射声波的功率谱密度先解算反射系数,然后计算吸声系数.与B&K 4206阻抗管测量结果相比,在200 Hz~5 kHz频段内吸声系数差别在10%以内.所用脉冲声具有波形规则、脉冲时间短、频带宽的特点,测量精度比同类方法显著提高,特别是低频区域数据可靠.测量系统装置简单、重复性好.测量装置的不确定度主要源于样品在声管中安装的精密性.  相似文献   

11.
高压脉冲已经运用于许多领域,其中一个就是可以用来产生等离子体电源。脉冲输出参数是脉冲波形、脉冲电压幅度、脉冲频率以及脉冲持续时间等。本文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了一种脉冲电路的拓扑结构,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可以产生不同的脉冲波形且脉冲幅度可以成倍增加以输出高压脉冲,并开发出了一套可编程的脉冲输出设备以用于生物组织或者材料等的改性加工。电路拓扑采用电容、二极管及开关管配合的方式工作,控制算法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来实现,通过导通或者关闭开关管来控制电容的充电或者放电以形成脉冲波形。电路拓扑通过Saber仿真软件和实测波形图证实了其可行性。通过单脉冲和多波形脉冲在生物组织上的实验对比,反应了多波形脉冲能够更好的对生物组织进行消融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现在,人们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使用电器,不在与电打交道。这样,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与电流、电压、电阻等电量发生关系。事实上在国际单位制(SI)中,为满足“一贯性”要求,必需在长度、质量、时间这三个基本量之外,增加第四个电学基本皇。即基本量电流(I),它的单位是安培(A):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lin的无限长的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ZX10-”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IA。这个定义是1946年由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提出,经1948年第九届国际计量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脉冲电流波形对氩弧焊熔滴过渡的影响。曾采用三角形波、矩形波、带前沿冲刺的矩形波、梯形波和半波正弦波等波形进行试验,研究了脉冲冲量、前沿陡度、脉冲峰值及其所在相位对熔滴过渡的影响。通过工艺试验和对带有同步记录焊接电流波形的高速摄影照片的分析发现:(1)钢焊丝脉冲焊的熔滴过渡不仅与脉冲冲量的大小,而且与脉冲的波形形状尤其是与峰值的大小与相位有关,即用Daggett E. H. 的“等冲量原理”来判断各种波形下的熔滴过渡是不合适的;在相同脉冲冲量下,脉冲前沿较陡、脉冲峰值较大、脉冲时间较短的波形,与脉冲前沿平坦、脉冲峰值较小、脉冲时间较长的波形相比,能保证更稳定的熔滴过渡。(2)铝合金的脉冲熔滴过渡的试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同时还发现在脉冲峰值较小,脉冲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如果脉冲冲量选择不当,会出现第二滴的慢速飞渡现象;用峰值较大而宽度较小的脉冲可以较方便地避免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速水流场速度测量中要求更高测速精度难题,提出了满足测流环境约束使得测速精度最优的声呐波形参数动态设置方法。基于模糊函数和参量估计理论,研究了相干脉冲串信号测速精度与其波形参数的关系,详细分析了流速范围、探测距离和流场分布等环境因素对波形参数取值的约束,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得到测速精度最优的波形参数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波形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正>流量是工业生产过程检测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用于流量测量的流量计型式多种多样,而脉冲信号输出的流量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脉冲信号流量计检定/校准中,其仪表系数K的两种实现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在半圆环衬底上制备了含有纳米晶粒的硅(Si)晶薄膜。分析了纳米Si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随角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纳米Si晶粒的尺寸和阻尼系数均相对于轴向呈对称分布,并随着偏离轴向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随着压强增大,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在各个角度处的值均增大。  相似文献   

17.
输入端触发电路是为脉冲x射线仪而设计的,自成体系。利用脉冲x射线照像系统,当弹丸穿过两靶时,由线圈靶产生的正弦波过零信号触发脉冲x射线系统进行正交照像。  相似文献   

18.
吸声系数管道脉冲法测量技术及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管道脉冲法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从测量结果来看,在200Hz到6000Hz频率范围内,测量结果与B&K4206阻抗管法测得的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在200Hz以下,较之阻抗管来讲,数据更为可靠.利用测得的试验数据建立中低频范围内材料的低频反射系数模型,用来表示材料的吸声系数,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材料的低频吸声效果.而且本方法采用单传声器法,测量装置简单,可用于吸声系数的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19.
0引言目前高等别线纹尺的检定及校准是根据JJG73-2005《高等别线纹尺检定规程》[1]进行的,规程要求,线纹尺按白塞尔支点支撑于工作台的支架上,分度线面与可动立体棱镜棱尖等高;线纹尺的侧面贴上测温传感器;调整线纹尺支架使其两端在显微镜视场内清晰可见;调整狭缝宽度,待温度稳定后方可测量。测量过程中由于线纹尺的分度线经过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