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EVA交联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智晶 《浙江化工》1989,20(3):30-32
本文阐述了一种 EVA 交联度的测定方法。此法分析数据平行,能满足工艺与应用上对交联度测定的需要。此法同样适用于聚烯烃及其共聚物的交联度测定。  相似文献   

2.
丁盛  张海鹏 《粘接》2021,45(1):32-34
文章研究了EVA封装胶膜的交联体系、粘结性能和透光性能.研究实验表明:交联剂含量0.5%和助交联剂含量0.6%时,EVA胶膜的交联度最高,同时添加剂的用量也最经济;粘结性能随KBM-503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最后达到趋于稳定;添加不同的助剂满足组件上下两层EVA胶膜不同的透光率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小青  申明霞 《粘接》2010,(12):65-69
综述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老化机理及研究成果,介绍了光伏组件用EVA配方及结构对封装胶膜老化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光伏组件封装胶膜老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种常用助交联剂TMPTMA、TAIC、TAC制备EVA胶膜,对比分析助交联剂对EVA胶膜硫化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助交联剂TAIC对EVA胶膜粘结性能、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助交联剂TAIC与交联剂TBEC协同效果好,用量与过氧化物的过氧键以等摩尔数添加最佳。  相似文献   

5.
太阳电池封装用胶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电池EVA封装胶膜的设备与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国建 《塑料制造》2007,(12):78-79
技术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仕诚公司自2005年推出首台EVA中间膜生产线以来,终结我国EVA中间膜生产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07年又开发出太阳能电池EVA封装膜生产线,创立民族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光伏组件用EVA封装胶膜的交联体系。通过对EVA封装胶膜硫化曲线的分析,研究了EVA胶膜中交联剂、助交联剂、硅烷偶联剂的含量对胶膜硫化曲线的影响,并推断出交联剂、助交联剂及硅烷偶联剂对EVA胶膜交联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通过调整上述3个助剂的含量能够实现对EVA胶膜交联能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浙江化工》2010,(2):35-36
2010年1月26日,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自然人陈军建先生在浙江省临安市签订了《合作队议书》,双方决定共同投资设立杭州鑫富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浙江化工》2010,(12):34-34
11月30日,宁波威克丽特春晓基地启动和太阳能电池EVA胶膜项目投产仪式在春晓工业园区举行。该项目的投产,将使威克丽特公司形成年产1万吨EVA母粒、2千吨EVA胶膜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特殊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进行化学熔融接枝。利用硅烷接枝的EVA作为基础树脂,辅以复合引发剂、助交联剂以及各种老化助剂,经过热挤出成型制备出EVA胶膜母料。考察了复合引发剂用量对EVA胶膜交联度的影响,研究了硅烷接枝EVA和未接枝EVA胶膜的剥离强度及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硅烷接枝EVA胶膜最佳的固化温度为160℃,最佳固化时间为11 min;硅烷接枝EVA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耐湿热和紫外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PVC/LLDPE共混体系中,EVA、交联剂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相形态的影响。EVA作增容剂,能与交联剂发生协同作用,改善PVC、LLDPE的两相分散性,增强两相粘接力,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2.
改性淀粉的交联度和红外光谱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菊清  黄可龙  刘素琴 《当代化工》2003,32(3):132-134,155
研究了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链淀粉的方法,讨论了交联剂用量对淀粉交联度及产率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及解析技术对淀粉在不同交联度下其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交联度增大,波数为3390cm^-1峰越来越宽,而且越来越不对称;如果低交联度淀粉(理论交联度为0,2)在1250cm^-1~1269cm^-1带中波数较小,而高交联度淀粉(理论交联度为12,20)波数较高,则可以将红外峰由1250cm^-1向1269cm^-1的过渡视为交联淀粉构象上由B型向V型的转变;1047cm^-1和1022cm^-1峰高的比值表明,在交联度较低的时候,淀粉颗粒中有序分子迅速减少,无定形分子增多,而交联度继续增大时,有序分子与无定形分子的比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聚氯乙烯(PVC)交联改性的方法。综述了近几年来在PVC改性体系中各种交联剂的应用发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PE,EVA及LDPE/EVA共混物辐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三荣 《中国塑料》1995,9(4):28-35
本文在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乙烯(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LDPE/EVA共混物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拉伸性能和交联度的变化,以及EVA添加量、VA含量及熔体流动速率(MFR)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复合膜用的EVA乳液和丁基橡胶组成的胶粘剂的配方及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胶粘剂的粘结力达到甚至超过聚丙烯薄膜的扯断强度。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接枝马来酸酐(MAH)共混物。首先考察了不同含量EVA的加入对HDPE接枝MAH粘接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视频光学接触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EVA含量为10份时粘接树脂的性能。结果表明,将10份EVA与HDPE共混后,再以MAH进行接枝改性,可使树脂的粘接强度明显提升。EVA的加入使色散分量、润湿性和弹性都有一定提高,更有利于粘接。  相似文献   

17.
J.A. Reyes-Labarta 《Polymer》2006,47(24):8194-8202
The crosslinking process of PE and EVA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 crosslinking agent (CA) has been studied. The extent of the crosslinking has been evaluated by gel fraction and density measurements. The different transitions involved in the thermal processing and decomposition have been studied by DSC and TGA and compared for all the mixtures prepared. Mechanistic pseudo-kinetic models have been suggested and applied involving all the fractions susceptible of undergoing transitions or reactions. The models applied can be of great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a involved, as well as in modeling the heat effects in the whole processing or pyrolysis of this type of products.  相似文献   

18.
通过挤出共混法将低导热系数的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添加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制备了用于透明隔热型夹层玻璃中间膜的EVA/nano-SiO2隔热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nano-SiO2的含量和比表面积对EVA/nano-SiO2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拉伸性能、可见光透过率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复合材料与玻璃之间的黏合强度。结果表明,nano-SiO2作为隔热添加剂,其含量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均会使EVA/nano-SiO2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下降,隔热性能得到改善。与未改性EVA相比,含9.0%nano-SiO2(比表面积为300 m2/g)的EVA/nano-SiO2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最低,为0.219 9 W/(m.K);用其胶膜夹在两块玻璃中间制作的盖板能使隔热箱内的温度降低4.1℃。nano-SiO2的质量分数在3.8%~9.0%范围内,EVA/nano-SiO2复合材料与玻璃的黏合强度均大于30 N/cm;nano-SiO2质量分数为5.6%左右,复合材料的黏合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最大值,可见光透过率约为80%。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氟塑料薄膜在光伏电源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分别论述了太阳能电池背板用PVDF膜和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作、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科研室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