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通过模拟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投加点(混凝前投加、与混凝剂一起投加、沉淀后投加)对混凝/沉淀/膜滤组合工艺去除东江原水中CODMn和UV254的影响;同时采用吸附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对PAC去除沉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PAC投加量下,在沉淀之后投加最有利于发挥PAC的吸附效能,提高组合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同时,15 min和30 min的吸附时间对PAC去除沉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不大。由此认为,在混凝/沉淀之后采用膜滤,并将投炭点移至膜滤单元,可更加有效地发挥组合工艺各环节的优势,提高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活性滤池去除微污染水中有机物和氨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要阐述了活述滤池对水厂沉淀出水中有机物和氮氮的去除规律,并与水厂砂滤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无论活性滤池进水中是否有余氯,它对有机物(以总有机碳TOC表示)、氨氮、亚硝酸盐氯均有去除作用。如果滤前加氯(余氯为0.5mg/L),TOC和氮氮在沿程均有去除,去除率分别为37.5%和82.1%,亚硝酸盐氮在40cm滤层深度以上有所上升,经过余下滤层后得以去除,总去除率为72.8%。如果滤前不加氯,氮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沿程均有去除,去除率均为90%左右;②砂滤对氨氮的去除不明显(去除率仅为3.1%),TOC去除率为12.5%,而亚硝酸盐氮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5.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进行了地下水除氟的试验研究.静态试验表明了硫酸铝的混凝除氟效果比聚合硫酸铝的更佳.动态试验中发现,在改善饮用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方面,采用CO2降低反应体系的pH比采用H2SO4更具有优越性.当原水F^-浓度为2.74 mg/L、硫酸铝投加量为154 mg/L、混凝反应器内CO2的溶入量为183.2 mg/L时,出水F^-浓度为0.98 mg/L、浊度<0.10 NTU、UV254为0.012 cm^-1、Al^3+<0.02 mg/L、SO4^2-浓度为125.77 mg/L、pH值为7.51,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效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UF-MCBR)处理模拟微污染源水,考察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与机理.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mg/L时,UF-MCBR对DOC、UV254、TOC、CODMn、BDOC和AOC的去除率分别为44.0%、54.5%、49.0%、58.5%、72.8%和58.3%.UF-MCBR通过超滤、生物降解以及混凝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就DOC的去除而言,三种作用的贡献率分别为11.1%、6.2%和26.7%.UF-MCBR系统中的UF膜表面为污泥层所覆盖,该污泥层能有效强化UF膜对分子质量为300-6000u 有机物的截留,UF膜(连同污泥层)对僧水碱、憎水中性物、憎水酸、弱憎水酸和亲水性物质的截留率分别达到了37.0%、42.8%、52.7%、39.8%和19.0%. 相似文献
8.
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如何去除天然有机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凝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避免这些物质进入膜孔内部,改善沉积在膜表面滤饼层的过滤性能和水中颗粒、胶体的迁移性能,提高膜通量。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溶解性有机物,利用超滤(UF)膜截留粉末炭,可达到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还能防止膜污染。试验结果表明,混凝/PAC/UF组合工艺对水中UV254、UV410、TOC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5%、84%,同时能改善膜透水通量、降低膜的吸附阻力、延长过滤周期、有效减少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自行设计的混凝沉淀/微滤一体化装置对长江(重庆段)原水进行净水处理,比较了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的适宜投加量范围为25~30mg/L;在增加PAC投量(30~40mg/L)的强化混凝条件下连续运行,对浊度、氨氮、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100%、(55%~64%)、(40、6%~50.7%)、(67%~74.6%)。在连续运行的前12个周期内,微滤膜的过滤性能缓慢下降,J/J0降低到95.8%,此后膜过滤性能保持稳定。混凝沉淀/微滤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适宜处理长江(重庆段)原水。 相似文献
11.
微滤膜用于饮用水处理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微滤膜处理杭州市清泰水厂的沉后水,中试结果表明,微滤膜对浊度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且基本不受通量的影响。微滤膜对浊度的去除率〉99%,对细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接近100%;对Fe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也很好,出水中的铁〈0.05mg/L,色度〈5倍,而对Mn的去除则受前处理的影响较大;经过微滤膜处理后,水中的碱度和余氯基本无变化;对有机物、氨氮、UV254等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均低于20%。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钱塘江原水,合适的设计通量为120L/(m^2·h),应采用无回流操作方式,化学清洗的周期为24h。 相似文献
12.
在济南市玉清湖引黄水库修建了表流人工湿地、往复流人工湿地和推流人工湿地,考察了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CODMn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中基质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CODM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往复流人工湿地、推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31.37%~58.12%)、(27.10%~57.65%)、(17.10%~34.45%);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等组分的共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机理所在,其中基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推流和往复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基质表面的C元素由4.30%分别上升至4.42%和4.60%、N元素由4.10%分别上升至6.58%和6.70%、P元素由零分别上升至9.10%和9.58%. 相似文献
13.
14.
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就氯化铁和硫酸铝两种混凝剂对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确定了针对黄浦江原水的最佳混凝条件:混凝剂为氯化铁,投加量为30mg/L,混凝pH值为5.5,此时对DOC、A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2%、60%和56%,SUVA值也从2.3降为1.7,降低了26.1%。紫外扫描结果显示,强化混凝主要去除对波长〉250nm的紫外光有吸收的有机物,同时可降低60%以上的需氯量,这是因为它去除了在波长为272nm附近对紫外光有强烈吸收的有机物,而这部分物质被认为是最易生成消毒副产物的部分;此外,强化混凝还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细菌,对其灭活率可达2.09-lg,明显高于常规混凝的1.0-lg。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没式重力驱动微滤膜系统处理松花江地表水,考察了不同重力下微滤膜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对有机物、微生物和金属离子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提高重力驱动力可提升膜的初期通量,但长时间运行结果显示,较低重力驱动力反而对保持较高的稳定通量更为有利;浸没式重力驱动膜系统对地表水中的常规污染指标如浊度、UV254和细菌总数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可达99. 8%、93. 4%和98. 6%以上;同时对典型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也可达到90%以上,说明浸没式重力驱动微滤膜系统具有很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去除污染物能力,可用于以地表水为源水的饮用水净化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