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低比迷离心泵单级导叶台架对比试验和现场整机对比试验,肯定了流道式导叶的先进性,并就流道式导叶扩散管的设计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实践证明,本文所给出的流道式导叶扩散管的设计方法用于D280-160A型注水泵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四种不同几何参数的低比速注水泵导叶,配以相同的叶轮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不同几何参数的泵级导叶中水力损失的分布规律,初步摸清了导叶几何参数,特别是导叶扩散管的几何参数,对泵极性能及泵效影响的规律。研制出一种新型流道式导叶结构,使泵效有显著提高,所研制的高效率导叶,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低比速多级离心泵的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6 D100-150泵为例,讨论平衡盘结构的多级离心泵轴向尺寸的合理性对叶轮与导叶流道对中的影响及装配时调整平衡盘轴向尺寸的重要意义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一型号大流量高速泵运行过程中径向力过大和诱导轮轴端跳动过大的情况,对此进行了3处改型设计。导叶设计为具有3个出口、均匀分布的扩散体,叶轮设计为径向直叶片开式叶轮,诱导轮设计为变螺距结构形式。实验结果表明,改型后的高速泵具有可靠的外特性曲线和优良的汽蚀性能。长时间的现场可靠运行证实径向力和轴端跳动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5.
杨志  刘稳  刘玉国  陈华强  张盼盼 《特种油气藏》2016,23(4):147-150,158
针对塔河油田液压反馈式抽稠泵由于泵漏失导致的检泵次数逐渐增多的问题,进行了防漏失研究。抽稠泵与当量泵径接近的常规泵的参数对比表明:常规抽稠泵存在进油阀阀球直径、进油阀阀座流道偏小的问题,从而造成泵阀关闭滞后或关闭不严,最终导致漏失。利用阀球运动速度与阀球阀罩径向、轴向间隙实验,分析了抽稠泵阀球阀罩径向、轴向间隙的合理性,对抽稠泵进油阀位置、阀球尺寸、阀球密度、阀球阀罩径向间隙进行了优化。经现场试验,优化后的抽稠泵明显降低了漏失,提高了泵效,延长了检泵周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轴流导叶式水力旋流器与有杆泵组合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并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采用切入式水力旋流器的常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能耗低、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井下涡轮式发电机叶片间距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导叶涡轮间距对井下涡轮式发电机的质量流量、效率、转矩和输出功率等的影响,并找出导叶涡轮间距与井下涡轮式发电机性能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应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井下涡轮式发电机涡轮的叶轮部分,以及3种不同叶片间距分别进行建模、网格划分、计算求解和分析,指出现有设计的缺陷,提出改型设计的指导意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为了改善该工况时井下涡轮发电机的性能,可以适当缩小涡轮导叶间距,并对模型的叶型做一定的修改。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胜利油田对提高6D100—150注水泵效率的研究。文章较详细介绍先进的径向导叶返水处水力模型,改Ⅱ型导叶图。通过加宽叶轮叶道,加大导叶喉部尺寸和扩散管尺寸等办法使设备出力配套,并且达到加大排量、提高比转数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使能源消耗降低。这对提高我国油田低比转数离心注水泵来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义霞  叶小兵 《石油机械》1997,25(3):11-13,30
在工程实践中,泵叶轮与导壳(特别是导叶)常发生疲劳破坏,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泵叶轮及导壳(包括导叶)进行了强度分析和计算,并对周期性边界条件作了有效处理。利用编制的Fortran通用程序,对某型离心式潜油泵叶轮及导壳进行了强度设计,结果表明,主应力较大的点主要集中在前后盖板边缘、盖板与叶片交界处和叶片中间位置,且最大主应力值小于泵所用材料的强度极限值,故该泵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多线式单螺杆采油泵的结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线式单螺杆采油泵与单线式单螺杆泵相比 ,具有流量大、泵的轴向尺寸小和排出压力高等特点 ,为进一步提高其技术经济指标 ,认为其螺杆 衬套副的运动比值i取 4∶5、泵的衬套导程系数CT 取 1 0~ 2 8较合适。在分析结构特性的基础上 ,给出了多线式单螺杆采油泵流量、排出压力的计算公式和特性参数换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作为多线式单螺杆采油泵的设计计算和选择使用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若干台改型设计的离心泵及其实验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调整离心泵特性的方法和原则,讨论了如何改变水力模型及流道几何参数,以达到改善泵设计点效率,消除扬程—流量特性上的“驼峰”以及使最佳效率点移向设计点等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中,热数据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量热计有等温式和绝热式两种。近年来,热导式自动量热计广泛用于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按照 Tian—Calvet 量热计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台热导式自动量热计。下面介绍其结构、原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电动潜油泵导叶轮流道检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世 《石油机械》2005,33(1):40-42
由于铸造工艺的限制,电潜泵导、叶轮个别流道被铸渣等异物堵塞和部分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目前仍采用手工检测导、叶轮流道是否堵塞,这很难保证装配到电潜泵上的导、叶轮都能合格。据此,研制了一种新颖可靠的电潜泵导、叶轮流道检测仪。详细介绍了该检测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功能及应用结果。该检测仪具有结构合理、应用性强和操作容易等特点,是检测电潜泵导、叶轮流道性能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螺旋轴流式混输泵导叶水力设计的一种选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片泵在输送气液两相混合介质时,其扬程和效率与输送纯液体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的程度与气泡群在叶轮内的滞留状况密切相关。现文推荐一种实用的泵导叶水力设计的选型方法。该方法将含气率α、增压Δp和气液混输泵综合性能指标λ作为选型的3个综合考虑依据,其原则是保证泵即使在高含气比下仍有较强的增压能力。按此方法对6组导叶设计方案进行了选型,最后综合评价增压单元内的叶轮和导叶,得到6组增压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导叶角度对轴流式气液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低含液浓度的气液两相流,轴流式气液旋流器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导向叶片的几何尺寸是影响轴流式气液旋流器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对导叶出口角度分别为15、20、25和30°的轴流式气液旋流器的试验研究显示,在稀相时,导叶角度25°的旋流器分离效率最高,导叶角度15°的旋流器分离效率最低,而导叶角度20和30°的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介于二者之间。流量一定时,轴流式旋流器的压力降随着导叶角度的增大而降低。研究还发现旋流器分离的临界速度受气体含液浓度影响不大,主要受旋流器结构尺寸的影响,对于一定的导叶角度,分离器的压力降随着流速的增加呈抛物线上升,与局部压降公式吻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田稠油管线外输的工况需要,开发了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该型泵叶轮采用偶数设计方案,全部叶轮轴向成对称分布,背对背安装;压出室设计为两个互成180°倒置的布局形式;采用中开式结构,无平衡盘、导叶等元件;泵体设置有保温夹套,可通入热介质,使泵整体达到保温的效果。经过油田3年多的连续运行,证明新型稠油输送泵可以满足输送稠油(粘度μ≤1000mPa·s)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6D100-150型泵的改造及台架试验情况。文章认为:合理的设计导叶各部分几何尺寸,特别是从扩散段出口到反导叶入口之间的过渡区段,使之形成连续而平滑的流道,以减少这一区段的涡流与撞击损失。加大扩散段的进口截面积,以提高泵的排量和比转速。此外,还要使扩散段具有足够的扩散度,以便在扩散段内充分地把液流的动能转换为压能。文章说,经改造的6D100-150型泵,在现场测试证明,运转正常,压力稳定,效果良好,提高泵效8~10%以上。文章在最后总结了七点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Q10型潜油电泵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技术进行变流量工况下内流场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小流量和大流量工况下,叶轮流道内存在漩涡;非设计流量工况下,叶轮流道内的损失较大;设计工况下,泵的效率最高。为潜油电泵的改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油电泵以它特有的深抽、大排液量、经济有效的采油特点成为油田中后期增加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潜油电泵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叶轮,其流道的畅通情况直接决定了潜油电泵的排量。目前,在油田的实际应用中,还没有快速准确地检测导叶轮流道的方法。文章叙述了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检测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叶片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对6D100型多级油田注水泵的叶轮进行改型设计,得到的三元叶轮,与原来用一元流动理论设计的叶轮,在同一导叶,同一试验装置的对比试验结果是:单级泵在转速降低50%的条件下,泵效率由64.57%提高到67.17%,相对提高4%.最佳效率点级扬程由33米提高到35.25米,相对提高6.8%.可以肯定,泵在全速工作时,性能改进的幅度会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