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广义S变换的低频瞬时能量谱油气检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讨论了S变换的优良性质,并对S变换作了进一步推广。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子波代替S变换中的基本小波,实现了应用在地震资料中的广义S变换。通过对原始地震数据做广义S变换,得到了S域中单频率段的复地震道;由单频率段的复地震道进一步求取瞬时属性,得到了广义“三瞬”,即广义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也称单频段的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当储层中含有流体或气体时,会引起地震波能量和频率的变化,表现为高频段能量的衰减和低频段能量的增强,故利用基于广义S变换的低频瞬时能量谱可进行油气检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探讨了利用广义S变换代替短时Fourier变换或连续小波变换,进行吸收衰减补偿的方法。对短时Fourier变换、连续小波变换、S变换和广义S变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的实现步骤是:①用广义s变换对高信噪比的叠加地震信号逐道进行时频分析;②在每个时间点,根据地层吸收特点提取各个频率的能量吸收衰减因子;③用加权方法对每个时间所对应的各个频率的广义S变换系数进行补偿,使各个频率在不同时间的能量相同;④将所有时间各个频率加权补偿的结果重构回地震记录,实现对地层吸收的补偿。模拟结果表明,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能够提高信号时频分布的分辨率。对实际二维地震数据的试算结果表明,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能较好地对地层吸收进行补偿,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改善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义S变换提取地震旋回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震地层学中,可以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刻画地层厚度的变化和地质特征的不连续性,研究特定沉积环境和岩性组合的变化。目前,通常采用短时Fourier变换或连续小波变换求取地震道的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进行地震旋回研究,但由于小波变换的尺度与频率的关系并不确定,因此主要用于求取能量谱。介于短时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之间的S变换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特性,因此将S变换引入到地震地层学的研究中,用广义S变换代替短时Fourier变换或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地震道的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进行地震旋回特征分析。对S变换、短时Fourier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性质。在广义S变换时频域,利用实际资料求取了地震道的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分析了主能量和主极值频率的纵向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试算表明,广义S变换可以更好地反映地震旋回特征。  相似文献   

4.
广义S变换在地震高分辨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S变换的时[CD*2]频局部化思想,采用可灵活选择窗函数的广义S变换,以实际地震子波代替常规S变换中的基本小波,系统地研究了广义S变换在地震高分辨处理中的应用,并首次提出了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剖面。仿真实验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均说明广义S变换在地震高分辨处理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由此得到的高分辨剖面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地震波的主频,而且可以通过提取单频曲线或单频剖面,细致地研究局部构造的层位信息,为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的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本文探讨了小波基选取的基本原则及小波分析方法划分地层层序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建立了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划分层序地层的地质模型。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小波变换,使层序界面上下的能量团表现出间断的响应特征,在小波系数曲线上则表现为明显的高值震荡特征,而对于基准转换面则主要表现为平直的小波曲线,最终根据小波能谱图纵向能量团的组合特征进行区域对比。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利用测井信号内部结构信息准确地识别层序界面和进行区域地层对比,且具有高效性和可视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波能量衰减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S变换、广义S变换、短时Fourier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等地震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的比较,阐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性质,模型数据试算表明算法的正确和有效性。给出基于广义S变换的波场能量——频率估算技术,提取瞬时等效吸收系数。二维实际地震数据试算表明,方法可行,可用于油气检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广义S变换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为一种介于连续小波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延伸方法,其突出特点为不同频率处具有不同分辨率。为了对川南丹凤场中联井剖面资料进行储层描述,本文运用了广义S变换分频处理技术,得到地震信号的瞬时参数。通过不同频率剖面的对比与研究,完成储层描述。  相似文献   

8.
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中气云区形成大片的反射"空白区",导致气云区实际地层的Q值难以准确估算,影响了通过Q值反演对气云区衰减能量进行补偿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时频域气云区地震补偿方法,首先通过广义S变换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然后拟合各频段地震资料的衰减函数,最后分别在时间域、频率域对各频段地震资料进行补偿。该方法避免了对实际地层Q值的估算,克服了实际地层Q值求不准的难点。同时,通过引入广义S变换作为分频函数,有效避免了常规分频函数对地震数据分频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由于气云吸收衰减作用造成的能量衰减。实际气云区地震资料处理振幅补偿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地震子波代替 S 变换中的基本小波,实现了应用在地震资料中的广义 S 变换。通过对理论薄层模型的试验得出,基于广义 S 变换的频谱可将大于 λ/8 的薄层检测出来,证明了广义 S 变换具有高定位的时频谱,而且广义 S 变换具有自适应时频窗,输入长度不受时窗的限制等优点,克服了离散傅立叶变换时窗的局限性,因此在傅氏变换频谱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广义 S 变换的储集层频谱成像技术,并与傅氏变换频谱分解结果作了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应用在了印尼、塔里木、准噶尔等多个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各种频率成分都要经受地层的吸收衰减,高频较低频而言衰减速度更快,因而导致地震记录主频偏低。目前比较流行的时频分析方法,一般都是在低频段获得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在高频段获得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然而高频成分的变化对地层吸收衰减特性更为敏感,因此时频分析时高频成分应具有更高的频率分辨率。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广义S变换新方法,更能满足吸收衰减分析需要,并首次实现了无能量损失的广义S反变换。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此法能很好地补偿吸收衰减损失的地震波能量和频率,是一种具有较高保真度的时频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二次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在Donoho的小波域阚值去噪处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该法是对地震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然后对主要由噪声控制的尺度1上的小波系数再进行第二次多尺度小波变换,并将二次小波变换后的尺度1上的小波系数置零,将其余尺度上的小波系数重构,最后对处理后地震剖面进行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地震剖面处理效果,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2.
相比较早的小波变换和傅氏变换,广义S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局部性,但也存在低频信息易损失、弱反射层易丢失等问题.对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处理思路.这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提取并补偿高频信号的同时,也对低频信号进行了有效的保持.该项技术在流花11-1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反Q滤波和时频(S)域反褶积都可以提高衰减地震记录的分辨率。通常指数增益导致反Q过程不稳定;而时频域反褶积虽然可以很好地适应地震记录的非平稳性,但只能去除子波振幅谱的影响,无法准确提取子波相位谱,从而影响反褶积结果。为此,引入反Q滤波的相位校正方法,使衰减地震记录零相位化,优化反褶积的基础条件;再通过改进的广义S变换在S域实现反褶积,达到高分辨处理的目的。模型数据测试和辽西实际数据应用的结果均表明,相位校正S域反褶积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是识别薄互层和刻画地层尖灭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较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已有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和广义S变换等几种线性时频分析方法,概括了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发展历程。窗函数对分辨率影响巨大,是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的关键,通过对窗函数的调节和改进,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和相对应的时频分辨率。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广义S变换的时频窗口能够随着频率尺度自适应地调整,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在应用中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数据体进行谱分解,可以得到更丰富的地震属性信息,对储层预测和油气识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参数小波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小波分析方法,文中介绍了该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模型一的研究展示了每个参数的影响,并总结出处理地震资料常用的参数组合;模型二的研究展示了利用小波域分频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原理;模型三的时频分析,对比了三参数小波变化、Morlet连续小波变化、S变换的时?鄄频聚焦性。研究表明,三参数小波灵活性高,在时?鄄频域有比较理想的局部化性质。相对于传统相干检测技术,蚂蚁算法对断裂等非连续性边界的刻画效果更佳。文中将蚂蚁追踪技术与三参数小波分析结合,形成了基于小波分析的蚂蚁追踪技术流程及方法,可获取多种尺度级别的地震边缘信息,更深入有效地帮助解释多序级别断裂及多尺度岩性体边界。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对断裂系统的刻画与解释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分析技术在油气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S变换克服了小波基函数变化趋势固定不变的缺陷,具有较好的时频分析效果和较高的灵活性。将广义S变换引入到地震波吸收衰减分析中,应用最小二乘谱模拟方法消除地层反射系数对子波振幅谱的影响,突出含油气储层在地震记录上的响应;引入“低频增加、高频衰减”(LFR&HFA)面积差值法使得含油气储层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提高了油气识别的准确性。物理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应用上述方法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油气识别,取得的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在时频域上分散的噪声信号,很难在传统的频率-波数(f-k)平面上找到单一的合适的滤波区域.基于S变换的空间-频率-波数(x-f-k)变换(SXFK)是一种依据偏移距变换的f-k域滤波,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然而,SXFK变换是基于S变换的固定的基本小波,使其在应用中会受到限制.提出基于广义S变换的x-f-k变换(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