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一、概述骨胶是骨胶原变性的蛋白质,属于硬蛋白。骨胶原主要的元素成分约为:C51.92%、O24.13%、N18.19%、H6.09%。干燥后骨胶比重约1.27,颜色、半透明金黄略带光泽,根据原料和制法不同,颜色也略有不同。骨胶无臭味,在冷水中吸水膨胀,溶于热水,冷却后成凝胶。溶于甘油、醋酸、水杨酸和苯二甲酸等有机酸  相似文献   

2.
骨胶的色泽     
<正> 1.前言 色泽,是骨胶产品一项重要的外观质量指标,在用户的心目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作为骨胶产品,即使内在质量完全没有问题,检测完全合格,甚至大大地高于标准的规定,但如果外观质量不好,色泽很差,用户也难以接受。因为色泽差,用户甚至还可能怀疑产品的内在  相似文献   

3.
熏骨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概述骨胶生产中熏骨操作是提胶前对原料预处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熏骨的好坏,不但影响到骨胶产品的外观质量,且直接影响到提胶的难易和控制粘度的高低,熏骨方法的改进对产品质量和原材料消耗影响极大。我厂在这方面作了反复试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提高骨胶质量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1.熏骨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提高产品外观质量,色泽、透明度、疏松骨质结构,为衔接工序提供合格的原料。方法——(1)亚硫酸浸泡法或二氧化硫熏骨法;(2)盐酸浸泡法(现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4.
改善明胶色泽和透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色泽和透明度是明胶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明胶外观颜色的好坏将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是用户较为敏感的“一见钟情”的第一指标。一般来说,质量较好的明胶,其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是透明或半透明微带光泽的粉粒或薄片,它溶于热水后成为一种澄清透明的带有粘性的无异味液体。目前判断明胶色泽和透明度的好环一般是应用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一定浓度的明胶液(比如6.67%),测定透过率的大小来衡量其质量的好环。透过率  相似文献   

5.
<正> 骨胶生产历史悠久,然而由于骨胶原受热变性的复杂性,对这一过程的研究远远没有完成,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专利性,也使我们很少能找到有关骨胶生产工艺的有价值的文献,特别是论述如何控制骨胶原的热降解过程,以及采用何种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骨胶产品的物理性能(如凝冻强度、粘度等)。  相似文献   

6.
我厂用池炉生产硫碳黄料着色的玻璃瓶罐,此种黄料的颜色一般以琥珀色为最佳。但在实际生产中,颜色常有变化,有时呈黄绿色,有时呈灰黑色,颜色的不稳定对制品的外观质量及操作成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怎样控制好硫碳黄料的色泽稳定呢?下面是我厂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李程碑  解彬 《应用化工》2012,41(2):286-289,293
影响异噻唑啉酮(卡松)杀菌防腐剂质量和外观色泽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机杂质、环化条件、过滤条件,金属离子含量、保护液制备等。按照优化条件,环化温度在5~20℃,可得到无色透亮的高品质异噻唑啉酮(卡松)防腐剂。  相似文献   

8.
氧化法与物理吸附法相结合,以骨胶为原料,过硫酸钠和酸化凹凸棒土为脱色剂,得到浅色的骨胶胶黏剂。研究了m(水)∶m(干骨胶)为1.3∶1时,过硫酸钠质量、酸化凹凸棒土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骨胶色泽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骨胶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钠质量分数为9.3%,酸化凹凸棒土质量分数为8.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经最佳工艺制备的骨胶胶黏剂脱色率为71.13%,稳定性良好,同时骨胶的性能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颜色变化是喷气燃料质量变化最为直接的外观质量指标;概述了喷气燃料中烃类化合物、非烃类组分、含氮杂原子化合物、含硫杂原子化合物和含氧杂原子化合物等颜色变化不安定组分;简介了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机理和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引发剂正丁基锂质量改进及其在热塑性弹性体SBS工业生产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生产设备与工艺的改进,正丁基锂质量指标如总锂含量、活性、氯丁烷含量、外观色泽和共价氯含量都达到美国FMC公司同类产品的标准,分别为总理质量分数(20.25±0.2)%、活性≥97.0%、外观为无色或微黄色无悬浮物透明溶液和w(共价氯)≤0.1%。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引发剂正丁基锂产品质量与美国FMC公司的相当,完全能够取代进口产品应用于热塑性弹性体SBS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研究了水性免中涂工艺采用色漆一遍成膜工艺后涂膜的外观质量及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调整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 去年,我国骨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比往年大为下降,特别是在欧美市场,面临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形势。这种形势的出现,据初步分析,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1.欧美经济不景气,促使对工业原料性的商品骨胶的需求大大减少。1982年是英国经济最糟糕的一年,至5月下旬,失业人口猛增至350万以上,银行利率高达13%;而美国利率更高达16%。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直接威协到各行各业的生存。用胶行业开工不足,不敢大量库存骨胶,而是随用随买,并且尽量使用骨胶的廉价代用品——淀粉胶、合成胶。美国达林公司在正常年景时,每年进口骨胶、皮胶3万多吨,而1982年只进口约1万吨,并且尽量签订短  相似文献   

13.
专用词“展色”(“colour development”)通常是描述漆膜颜色的质量和均匀性。展色好的意思是在预期的强度下颜色显示出均匀一致,这是可以达到的。当决定颜色的颜料粒子是以均匀和能再现的方式分布在漆膜里。如果这些没有,展色就差,其结果形成各种外观和质量问题。因而,展色是关系到油漆的质量,所以要尽可能做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
杨涛 《塑料助剂》2007,(1):50-51
热变色材料是一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颜色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特种材料。其颜色的改变可以从无色到有色;从有色变到无色;也可以从一种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还有受热后相继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多变色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磷肥生产中,包裹油主要用于改善DAP产品外观质量和防止磷酸铵结块。针对目前由包裹油带来磷肥产品DAP的外观质量不稳定、不均匀的问题,探索了一种对包裹油外观颜色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助于选择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包裹油,以提高肥料外观品质,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检测方法在DAP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岳云德 《水泥》2001,2(2):29-30
通常情况下立窑熟料质量与回转窑熟料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不同而造成。在相同饱和比情况下立窑熟料游离氧化钙、烧失量一般都偏高,外观呈颗粒状,分布不均齐,色泽不一致。这一固有的特点,给生产ISO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带来了困难。首先是熟料的实物质量,在采用少加混合材来提高水泥的ISO强度等级时,出磨水泥的安定性又不可能合格,同时也使生产成本增加,要克服这些问题就须对生产工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立窑熟料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17.
明胶的色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前言 “色泽”是明胶质量指标“外观”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十分直观的指标。“色泽”中的色的深浅人的肉眼很容易分辨,就经验而言,明胶色的深浅也是胶的品种、等级、质量的一个粗判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色泽是明胶内在质量的外在表现。俗话说:“货卖一张皮”,这里讲的“皮”是指外表,此句俗语明确地透析出产  相似文献   

18.
<正> 骨胶副产品——骨粉的烘干粉碎工艺国内三胶行业一般采用以煤或重油做燃料的转窑烘干,然后再经锤式粉碎机粉碎,水分、细度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由于产品受到煤或油烟的污染,影响外观质量,且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除尘工作很难达到环保要求。我厂曾于1976年对骨胶生产线进行过改造,骨胶产量扩大,但原骨粉生产设备远远不适应生产需要,大部分靠日晒支水分,粉  相似文献   

19.
骨胶提胶过程的剖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建国初期,我国骨胶生产工艺基本上是四十年代德国和日本的两种工艺路线,前者原料处理比较精细,后者原料处理比较粗糙,产品质量都比较低。根据1945年 BIOS[1]的报导。四十年代德国骨胶粘度仅为2.8~3°E(173/4%胶液)。五十年代我国骨胶产品也相当于这个水平。当时,骨胶的提胶工艺周期很长,蒸汽消耗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产品粘度也较差。在六十年代,骨胶提胶工艺经各制胶厂的不断改进,发展了快速低压出胶工艺,提胶周期缩短了一半,产品质最有了新的突破,粘度达到了3.4~4°E 以上(15%胶液)。但目前我国骨胶产品粘度仍然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因此,继  相似文献   

20.
据 Japan Chemical Week 报导,日本染料制造厂 Klrokusozai Sogo Kenkyusho 公司生产一种室内染料,能随温度变化而可逆性改变颜色。在Sugito 工厂已建成150吨/年的生产车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在服装方面的需求。新染料的分子结构中有-内酯环,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水平时,内酯环打开,产生色泽。当温度保持较低时,染料是无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