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察溶氧量、补糖及pH值等因素对纳他霉素高产菌株发酵罐生产纳他霉素的影响。以摇瓶发酵结果为依据,确定了发酵罐发酵的最适条件为:控制溶氧在30%~35%,补糖控制在发酵液糖质量浓度约为2g/dL,在纳他霉素大量合成阶段,维持发酵液中的pH值在5.2~5.4。该发酵条件下纳他霉素产量从分批发酵的3.01g/L提高到5.32g/L。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对纳他霉素生产菌株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TUST01进行诱变处理,结合低pH值平板筛选及24孔深孔板高通量筛选获得耐低pH值菌株S.gilvosporeus Y-10。耐酸菌株Y-10在pH4.0平板上生长良好且在pH4.4和pH7.4摇瓶发酵条件下,纳他霉素产量和生物量较出发菌株都有明显提高。在不控制pH值和控制pH6.3的5 L发酵罐条件下,Y-10生物量较出发菌更高,但纳他霉素产量偏低。高生物量表明Y-10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而纳他霉素产量低可能是由于在5 L发酵罐发酵过程中菌体异常上浮导致菌体没有充分利用碳源和氮源。对Y-10的耐酸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比较Y-10与出发菌的胞内三磷酸腺苷水平发现,Y-10较出发菌株有更高的胞内三磷酸腺苷水平,以保证其在酸性条件下的正常生长。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发现Y-10细胞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更低,可能影响了其纳他霉素的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3.
4.
5.
采用最适的培养基条件对纳他霉素生产菌株Streptomyce.natalensis的孢子培养时间、菌种保藏时间、接种孢子浓度、种龄、接种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最适合发酵的种子质量条件,即优化后的斜面保藏培养基(g/L)组成为:可溶性淀粉10.0,酵母浸粉2.0,琼脂15.0,pH7.3;种子培养基(g/L)为:葡萄糖20.0,大豆蛋白胨10.0,酪蛋白胨6.0,MgSO4·7H2O 1.0,KH2PO4 0.5,NaCl 2.0,pH7.3.斜面菌种保藏时间:60d;斜面孢子培养时间:7d;接种孢子浓度:108个/mL;摇瓶发酵种龄:32h;接种量:2%.在此条件下,纳他霉素摇瓶发酵产量为2.12g/L. 相似文献
6.
采用最适的培养基条件对纳他霉素生产菌株Streptomyce.natalensis的孢子培养时间、菌种保藏时间、接种孢子浓度、种龄、接种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最适合发酵的种子质量条件,即优化后的斜面保藏培养基(g/L)组成为:可溶性淀粉10.0,酵母浸粉2.0,琼脂15.0,pH7.3;种子培养基(g/L)为:葡萄糖20.0,大豆蛋白胨10.0,酪蛋白胨6.0,MgSO4.7H2O1.0,KH2PO40.5,NaCl2.0,pH7.3。斜面菌种保藏时间:60d;斜面孢子培养时间:7d;接种孢子浓度:108个/mL;摇瓶发酵种龄:32h;接种量:2%。在此条件下,纳他霉素摇瓶发酵产量为2.12g/L。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研究了纳他霉素在软质乳酪和于酪成熟过程中的降解以及在乳酪表面的渗透情况。纳他霉紊在乳酪中的残留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实验表明,纳他霉素不影响到乳酪的后熟,只停留在乳酪的表面,并在乳酪的发酵后期逐渐消失,纳他霉素的降解速度取决于乳酪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划线,摇瓶复筛等方法从福清近海海域泥土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林可霉素产率较高的链霉菌株6204;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从葡萄糖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条件两及金属离子对菌株6204产林可霉素影响,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10.0%,镁离子质量浓度0.10 g/L,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020%,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菌株6204产林可霉素的含量可达3 907.738 μg/mL,与优化前相比较,林可霉素的含量提高了1 823.082 μg/mL。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裂壶藻突变株的DHA产量,以经过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后所得高产DHA裂壶藻突变株1.6-7-1为研究对象,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发酵罐发酵培养研究不同溶氧水平对突变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C5H8NNaO4和NaCl添加量对该突变株产DHA具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葡萄糖125.46 g/L、C5H8NNaO4 12.44 g/L、NaCl 4 g/L,在此条件下该突变株DHA产量达6.01 g/L,相较于原始菌株提升了49.88%;在高溶氧水平下,突变株生物量高但油脂产量和DHA产量较低,可能是因为细胞优先用营养物质进行自身的生长繁殖,而过低的溶氧水平会抑制能量代谢,减慢细胞繁殖速度。综上,优化发酵条件可以提高突变株DHA产量。 相似文献
16.
以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为发酵菌种,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初筛,获得能够有效提高纳他霉素的产量的植物激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吲哚乙酸、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均能够有效提高纳他霉素的产量,在5.5 mg/L吲哚乙酸、14.8 mg/L赤霉素和20.5 mg/L 6-苄氨基嘌呤的条件下发酵120 h时,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发酵产量可达到1.805 g/L,为对照组的1.63 倍。 相似文献
17.
以链霉菌YLA0作为出发菌株来优化其高产蓝色素的培养条件,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C/N比、p H、培养时间三个单因素,利用Box-Behnken的响应曲面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链霉素YLA0高产蓝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C/N比为14∶1、p H7.63、培养时间169.69 h,得率11.67 mg/100 m L。该条件下的实际值为优化值的97.04%,说明该模型可靠,可用于链霉菌YLA0高产蓝色素培养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19.
高产纤维素酶生二素链霉菌的鉴定与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朽木中分离到1株产纤维酶活力高的NC-7菌株,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初步鉴定为放线菌,链霉菌属,生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mbofaciens)。采用硫酸二乙酯60min与紫外70s、硫酸二乙酯60min与紫外80s的复合诱变方法对NC-7孢子进行诱变,得到产纤维酶活力高的2株菌,即X402菌株、P303菌株,其FPA酶活力分别为2.85IU/mL、2.52IU/mL,比NC-7出发菌株分别提高38.95%、22.44%;CMC酶活力分别为4.83IU/mL、5.29IU/mL,比NC-7出发菌株提高13.21%、23.92%。 相似文献
20.
醋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代谢控制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论述了利用紫外线诱变分离优良醋酸菌的方法及技术,同时通过实验对微生物的代谢机制、代谢控制醋酸菌发酵做了探讨。诱变菌株B9-1的产酸量可达7.55g/100mL,产酸能力稳定。是可进一步诱变提高产酸率并运用于生产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