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汽车减振器外壳结构特点,通过工艺分析提出通过正向挤压和侧向挤压复合工艺实现热挤压一次成形的新工艺的解决方案和设计路线,设计了减振器外壳热挤压模具。凸模头部采用平底锥形设计,可以降低单位挤压力;凹模采用挤压筒和挤压凹模的组合结构,可以解决凹模加工工艺性问题及便于零件的退卸料;并论述了模具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为确保模具符合热挤压实验的要求,对模具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通过实验方法成形出了表面光滑无缺陷、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均符合要求的筒形件,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触头成型工艺分析与挤压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铜铬触头成型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用不同的热挤压成型工艺方案对材料的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对比,运用活动凹模对异型静触头进行了热挤压,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套筒零件实用的热挤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论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及凹模与凸模设计。该模具通过更换凸、凹模,便可生产不同规格的反挤压杯形挤压件,提高了模具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高压开关触头座挤压成形工艺及模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开关触头座属于带凸缘筒形件,采用热挤压成形工艺可一次成形该件机加工用毛坯。工艺及模具结构简单,效率高,与原工艺相比材料利用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ZF16触头座的热挤压成形工艺,确定新的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反挤压-冲底-加热-正挤压。与常规机加工相比较,采用两次热挤压工艺生产触头座具有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铰链座锻件形状特点,详细分析了锻件采用可分凹模闭式精密模锻工艺方案的可行性,采用塑性成形模拟软件Deform_3D对铰链座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副适用于中小批量的水平可分凹模闭式精密模锻模具。模具不仅能保证工艺稳定,而且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转向节热挤压模具寿命普遍低下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形速度对热挤压系统力、热两方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转向节热挤压过程中,最大挤压力、凹模应力集中区最大主应力、挤压锻件最高温度、模具表层最高温度均随成形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这对如何减缓模具失效、提高模具寿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组合拉深模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1所示模具为组合型多次拉深模。该模具的结构有如下特点。 1.工作零件可方便更换此模具除了上模固定座8和模架之外,其余零件都是活动的,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拉深凸模6用螺栓7固定在上模座8上,凹模9用螺钉16固定在下模座上,并用圆锥销15定位,凹模套13用螺钉14顶紧。凸模柄与模座孔的配合,凹模9与下模座之间的配合,凹模套13的外径与凹模9的配合都统一采用 H7/f6。更换凸模6、凹模套13、顶杆5时可以不卸下模架,缩短了更换模具的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6,(2):386-388
根据铝合金连接座零件壁厚不均匀的结构特点,采用挤压铸造成形工艺,设计出凹模下压式挤压铸造模具,利用凹模的下压动作使液态金属在足够的比压下塑性流动、补缩和结晶凝固,余料存于凹模底部不影响铸件尺寸精度要求,解决了成形过程中出现的浇不足、冷隔、裂纹缺陷,生产实践表明,凹模下压式挤压铸造模具能够满足企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SUV汽车整体侧围拉伸模制造工艺方案,结合模具特点,介绍了拉伸模制造中的上、下模座的加工,下模本体加工,修边凹模镶块的加工,型面扣料加工,模具型面、修边凹模镶块刃口、翻边凸、凹模的研配,从中提出了加工技巧,对同类模具的制造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压开关触头座外形为非回转体的挤压成形工艺,介绍了采用两道工序挤压模结构及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方法,挤压成形的零件尺寸及形状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模具结构简单,变形力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B2钢(4Cr2MoVNi)在热挤压模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热挤压模具的失效形式,确定热挤压模具应具备的材料特性,根据汽车轮毂轴管热挤压工艺特点和B2钢(4Cr2MoVNi)同5CrMnMo材料特性对比,最终得出B2钢在热硬性、热韧性、高温热稳定性等方面远远高出5CrMnMo,热挤压模具采用B2钢寿命高出5CrMnMo十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车用空调压缩机罩体支架的冷挤压成形工艺及冷挤压模具设计 ,采用工艺试验的方法确定挤压坯料尺寸。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修正的Archard磨损模型,对G3镍基合金热挤压成形工艺中挤压模具磨损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热挤压模具形状和磨损深度的映射关系。以模具表面磨损深度均匀分布为目标,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提出了一种集三者为一体的G3镍基合金热挤压模具型腔优化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模具型腔经过优化后,最大磨损深度值降低约30%,磨损深度沿锥模表面分布更均匀,表明这种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挤压模具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气门顶杆热挤压模失效形式。通过几种热加工模具材料的对比试验 ,并借助扫描电镜、显微镜观察 ,分析了气门顶杆热挤压模的微观组织 ,指出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 ,从而为提高热挤压模具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边形铝型材热挤压模三维热力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多边形铝型材热挤压模为研究对象进行三维热力耦合分析,找出了导致热挤压模分流桥产生裂纹的原因,选取热挤压模主要结构参数作为优化对象进行了优化,经过59次迭代计算,获得最优结构参数,节点最大等效力值下降了33.5%。几何参数优化后的模具经生产检验,模具寿命得到了提高,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压开关零件LW8-35SF6铝合金拉杆的热挤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与传统的加工工艺相比,新工艺采用杆部反挤头部正挤的复合热挤压工艺进行生产,使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铝合金拉杆零件进行了实际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对直径为90 mm、高度为85 mm的棒料进行热挤压成形是可行的,设计制造的挤压模具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采用新工艺增加了坯料尺寸精度,坯料重量减轻72%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为在小设备上成形变形程度较大的长杆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