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川西地区作为西南油气分公司主力区块,当前陆相浅层和中深层气藏已步入开发后期,为满足建设百亿气田需要,海相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迫在眉睫。川西新场构造上的海相预探井新深1井做为探索新场构造马鞍塘组储层、雷口坡组顶风化壳储层发育情况及其含气性的重点井。其特殊井身结构和复杂地质条件,导致在钻井过程中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川西海相深层勘探开发步伐。通过2009-2011年深井提速提效应用效果,结合新深1井新工具、高效PDC钻头及新技术现场应用,有效的形成了川西海相深井钻井工艺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2.
川西地区深层钻井普遍存在钻井周期长、钻速慢、钻井成本高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川西深层气藏的勘探开发。而合理地根据所钻地层性质选择钻头类型是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的有效途径。针对川西地区钻井技术现状,通过调研众多优选钻头方法,以钻井地质条件分析及各类钻头选型优缺点剖析入手,并结合各钻头特性分析及已有钻井资料统计分析,评价出适合川西致密地层的钻头选型,即在蓬莱镇、遂宁组、沙溪庙组、白田坝组、千佛崖组地层使用PDC钻头,在须家河组地层宜使用牙轮钻头,但可继续尝试采用新型PDC钻头。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深层气藏的快速、高效钻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纵波激发、三分量接收的三分量地震勘探对于四川盆地川西凹陷深层须家河组高致密的裂缝气藏的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和油气藏描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三分量地震采集在川西地区已广泛开展.本文根据多年野外三分量地震勘探采集生产实践介绍了在三分量地震勘探中从观测系统设计、设备检测到整个野外采集施工中的具体实用操作技术,对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手段做了细致的描述,采用这些施工方法在野外生产中已经获取了高品质的转换波资料.  相似文献   

4.
深层石油储层作为我国石油能源储备的主要富集区,是我国石油勘探和开采的重要区域。而在深层石油储层勘探开发的过程中,钻井是其中的一项核心环节,就当前深层石油储层的勘探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我国深层石油储层的勘探钻井技术正在朝着钻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深层石油储层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深层石油储层油气富集区勘探的注意事项及相应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紧接着就我国深层石油储层的勘探钻井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后对我国深层石油储层勘探钻井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取心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分析,电镜扫描,压汞法等技术,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渗透率,孔隙度等方面研究分析了须二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川西北地区须二段储层为致密性砂岩,呈低空低渗,孔隙间连通性差。该研究结果为该段储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渗透钻井液研究及其在川西深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从丽 《化工时刊》2009,23(6):62-65,75
随着川西地区油气层开采逐渐向深层发展,钻遇地层越来越复杂,对钻井液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非渗透钻井液是一种新型钻井液体系,它能有效封堵漏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扩大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减少压差卡钻等。对非渗透钻井液的组成、性能特点及其作用机理作了简要说明,重点介绍了非渗透处理剂WST-100的室内性能评价,及其在封堵漏层、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储层保护方面的现场应用,并针对非渗透处理剂WST-100存在的不足,对其今后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川西气田属于低渗~致密碎屑岩气藏,圈闭类型复杂,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气井自然产能低,开采效益极为低下,压裂改造往往是气井获得工业性开采价值的必经之路。保护储层的压裂液技术作为储层改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正确评价储层、提高压裂增产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大量研究和现场实践,目前川西气田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配套的低伤害水基压裂液体系,为川西气田的高效压裂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川西须家河组属于低渗致密砂岩裂缝性气藏,以水平井开发时钻井液既要满足水平井对钻井液的要求又要加强储层保护。本文在分析裂缝特征及损害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抑制剂、暂堵剂、防水锁剂等处理剂优选,建立了川西须家河裂缝性气藏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室内实验表明该体系性能优良,储层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桥口构造含凝析气区储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桥口地区是东濮深层凝析气藏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对桥口深层凝析气藏的研究有利于带动整个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在对该区储层的成岩作用及物性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认为在这一地区主要发生了压实压溶、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最后根据王允诚教授对砂岩储集岩的分类评价方案,将该区的储层分为四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0.
川西地区水平井主要为中浅层气藏开发井,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含水饱和度高,平均为38.8%。受特殊井身结构的影响,常规泡排、气举等工艺效果较差,水平井排液较为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川西气田稳产的技术瓶颈。毛细管技术作为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已经在苏里格气田、靖边气田以及川东地区等成功进行了试验[4-7],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解决川西水平井排液难题,亟需引进毛细管排水采气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需求;结合目前国内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欠平衡钻井的技术优势,即欠平衡钻井技术能够减少油气层伤害、评价油气藏、提高机械钻速、同时还具有有效控制漏失、减少压差卡钻等优点。讨论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在钻井成本、储层损害、钻井液选择、完井和测井以及存在不安全的隐患等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指出欠平衡钻井比常规钻井具有更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国外已经发展很成熟;但在国内对欠平衡钻井的认识还不足,发展应用受到制约;建议应建立欠平衡钻井作业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欠平衡钻井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这对国内进一步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工作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套管钻井技术在当今钻井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该技术有效结合了下套管钻井技术和下钻杆钻进技术,能够极大的降低钻井工程实施成本、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地下油污污染等优势,在当今钻井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3.
The Daniudi gas field is typically rich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in China, but its development is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pilot implementation of underbalanced horizontal well drilling technology was used in the H1 gas reservoir to develop the proved reserves effectively. Owing to the limitations of drilling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recyclable nitrogen-foam was ultimately chosen as a circulating medium.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tensive laboratory tests, the optimal foaming agent composed of α-olefin sulfonate and coco amine oxide was selected among six anionic surfactants/zwitterionic surfactants systems. The developed recyclable nitrogen-foam has high salt resistance,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cycle performance, but weaker oil resistance. After the recyclable nitrogen-foam horizontal well drilling technology was used in the H1 gas reservoir, the average rate of penetration of horizontal section increased by 118 %, ignition could be achieved during drilling and natural gas was of great potential for producti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o increase natural gas production capacity in the H1 gas reservoir using recyclable nitrogen-foam horizontal well drilling technology.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provides technical reserves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H1 gas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4.
孙睿 《辽宁化工》2013,(10):1235-1237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属于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油气藏,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开采难度大。现有的钻完井液体系不能满足安全快速钻井和储层保护的要求,进行了该项目的研究。室内对该区块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储层物性、敏感性及水锁等方面的评价,确定了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储层损害因素。通过室内试验优选优化了KCl钻完井液体系,并根据储层孔喉大小分布对该体系进行了广谱屏蔽暂堵技术改造。室内评价表明KCl钻完井液体系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体系的润滑性和抑制防塌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可以满足探井的需要,渗透率恢复率均在82%以上,暂堵深度〈1.1cm且易反排。可满足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是一种高性能的环保钻井液体系,适合于海洋钻井以及深井、超深井等复杂钻井的需要。由于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可以直接向海洋排放等优良的环保性能,以及良好的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组成、室内实验和性能评价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气体钻井技术不但具有避免井漏、泥页岩水化膨胀和储层污染等问题的优点,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提高钻井速度4~8倍,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保护储层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单井产量,特别对坚硬地层、致密储层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气体携屑困难、井眼堵塞等问题一直是阻碍该钻井方式推广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最小注气量的确定。目前多数文献是用地层温度代替环空温度来进行最小注气量计算,但由于气体的PVT效应,温度受压力流速影响较大,若用地层温度代替环空温度存在较大误差。同时,以往最小注气量计算方法均将关键点设置为钻铤顶部,然而本研究中发现井筒内气体的携岩动能并非一定在钻铤顶部最小,井身结构和钻具组合对关键点位置的影响较大。应用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方式,确定的气体钻井最小注气量与现场施工更加接近,在给定工况下,最小注气量误差在0.4%左右。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油基钻井液井筒清洗液,并将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该清洗液对井筒上的油膜有较好的清洗效果,清洗率达90%以上,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8.
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深井欠平衡钻井技术要求,现场采用了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防塌能力强,密度在0.95~0.98 g·cm-3之间,抗温能力达到180℃.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性能,对油气层的损害小,有利于安全快速钻井和发现、保护油气层,性能稳定,易于调节,对录井、测井无影响,能够满足深...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页岩气钻井液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从丽 《化工时刊》2014,(10):40-46
介绍了国内外页岩气钻井液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大部分页岩油气水平井采用油基钻井液,直井或定向井多采用水基钻井液;国内油基钻井液技术较为成熟,处理后的含油钻屑能达到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0.
周乐 《云南化工》2022,(1):125-126
由于高温地热储层的特殊性质,使得常规油气钻井技术作业效率低、成本较高。详细分析了高温地热资源特点,结合高温地热自然环境和应用需求,进一步总结出高温地热高效开发钻井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