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堵塞机理与解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的堵塞机理,利用有机溶剂对井筒的堵塞物各组分进行了分离,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分析了无机物杂质的组成.结果表明,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主要是由于胶质、沥青质的沉积形成堵塞,该沉积与无机杂质协同作用,加剧了堵塞物的形成.为此,研制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堵剂配方体系JD-1,该解堵剂体系主要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渗透剂组成.  相似文献   

2.
O/W乳液型油水井解堵剂是由酸、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油田化学解堵剂。它可同时解除油层中的无机垢堵、油堵和水堵,特别是对于油、垢交替的层状沉淀形成的堵塞物更为有效。它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与地层作用缓慢和渗入地层深度大等优点,是一种"一剂多效"的油水井综合解堵剂。  相似文献   

3.
O/W乳液型油水井解堵剂是由酸、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油田化学解堵剂。它可同时解除油层中的无机垢堵、油堵和水堵,特别是对于油、垢交替的层状沉淀形成的堵塞物更为有效。它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与地层作用缓慢和渗入地层深度大等优点,是一种“一剂多效”的油水井综合解堵剂。  相似文献   

4.
滨南油田属于低孔低渗的复杂断块油田,岩石中存在高岭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在开采过程中储层遇水易发生粘土膨胀,堵塞地层,造成渗透率下降,注水压力升高,注水困难的严峻局面。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开采现状及问题,将兼具防膨性能及驱油性能的表面活性剂(LY剂)引入本文,对该剂进行了性能研究。LY剂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防膨率为26.67%;腐蚀速率为2.5g/(m2·h),小于石油行业规定标准值6g/(m2·h);对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注表面活性剂后平均压降为28%,平均驱油效率为8.62%。LY剂可提高驱油效率,同时抑制粘土颗粒的水化膨胀及分散运移,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结合滨南低渗透区块储层物性、敏感性及表面活性剂具有的特性,分析了该表面活性剂驱技术在滨南低渗透区块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解除气井有机沉积物堵塞用的解堵剂JD-3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静  范小松  戚杰 《油田化学》2002,19(4):309-310,339
新场气田气井堵塞物为有机垢 ,含微晶蜡~ 6 5 %、胶质~ 2 5 %、有机杂质~ 10 %。针对该气田井下有积液气井研制了由蜡乳化剂、胶质乳化剂、全氟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溶剂组成的水分散性解堵剂JD 3。讨论了对该气田气井解堵剂的要求和解堵机理 ,介绍了所研制产品的特性。室内测试表明 ,在动态下稠状堵塞物瞬时间即在JD 3中溶解、分散 ,硬块状堵塞物和矿物石蜡溶解分散稍慢 (<5 0min ,15℃和 4 0℃ ) ,生成的溶液 分散液在用等体积 7× 10 5mg L盐水稀释时不凝聚不生成沉淀 ,加等质量 7× 10 4 mg L盐水稀释的JD 3即使在 10℃下仍能缓慢溶解、分散堵塞物。JD 3不腐蚀橡胶密封和油管钢材。在 3口气井上进行了 13井次解堵都获得成功 ,单井每次注入 30~ 10 0kgJD 3,解堵作业后气井气压上升 ,产量增加 ,解堵作业有效期 10~ 4 0d。表 2。  相似文献   

6.
针对曙光油田超稠油的特点,在原有解堵工艺基础上改进油层解堵剂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超稠油油层解堵处理剂的最佳配方:酸液为5%HF+10%HCI,添加5%的粘土稳定剂以及三元表面活性剂、助排剂、乳化剂、互溶剂和渗透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体系能够较好地解除油井的无机物堵塞、有机物堵塞以及稳定粘土矿物。现场应用表明,与未实施同类井对比,注汽压力平均降低1.4MPa,油汽比提高0.09,有效改善了油井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延长化182 井组长6 油层在实际采油开发过程中注采比不理想以及开发井低产、低能,地层水矿化度 和钙镁离子高导致常规表面活性剂失效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抗盐性表面活性剂驱油剂。该剂在不用螯合剂和稳 定剂的条件下,将两性-非离子Gemini 表面活性剂(PPM-12)、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12)与十二烷基 二甲基氧化胺(OB-2)复配而得。对复配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和性能进行了优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 总加量为0.3%时,PPM-12、AES-12、OB-2 较适宜的质量比为4∶1∶1~1∶1∶4,油水界面张力均能达到10-3 mN/m 数量级,在最佳配比2∶1∶3 下的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2×10-3 mN/m。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抗盐性能、乳化 性能和驱油效果均较好。经岩心6 次吸附后的油水界面张力仍在10-3mN/m数量级;其在油田钙镁离子浓度范围 内可达10-3 mN/m数量级,镁离子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钙离子,钠离子影响最小。当驱油体系加量≤ 0.25%时,乳化分水时间≤2894 s,且油水界面清晰。复配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在高盐低渗油藏的平均采收率增 幅达10.3%,在类似油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水易于形成O/W乳状液。在稠油乳化降黏过程中,油水乳化需要低的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的大小与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和温度有关,不同的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同,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胶束浓度时油水界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表面活性剂在活性温度下,性能最好;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很好地改善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利于稠油乳化和形成的乳状液稳定,但并不是所有的乳化剂之间都可进行复配。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注入压力上升的现象,导致部分井注入困难,主要原因是聚合物在地层中的吸附与滞留,而采用目前的压裂与化学解堵技术治理有效期都相当短.复合型防堵剂由单分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油剂、螯合剂组成,其主要防堵原理为:注入地层后洗去储层表面油膜并吸附在岩层表面,形成单分子膜,膜的形成可大大减少随后注入的聚合物吸附,螯合剂能与地层中高价阳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物,防止其与聚合物交联,生成堵塞物.室内防堵评价实验表明,注聚后分子膜防堵剂可减少压力升幅0.15 MPa,现场试验证明,采取防堵措施的注聚井注聚后平均单井注入压力上升幅度比未采取措施注聚井的低1.3 MPa.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原位乳化动用剩余油机理,通过乳化相行为评价方法和微观图像研究了矿化度、油水比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油/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KPS-202在拟稳态下形成的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微流控技术研究了石油磺酸盐原位乳化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增加,乳状液由水包油型变为双连续相再变为油包水型。在矿化度为7.5数15 g/L时形成的双连续相乳状液对应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随油水比的减小,中间相乳液的体积分数增大;随着油水比的增加,析水率明显降低,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使得中间相乳液的体积分数增大,稳定性增强。KPS-202/聚合物二元体系原位乳化后可明显驱动膜状、角隅状和柱状的剩余油,比界面张力和黏度相同却不发生乳化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AF-16/聚合物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11.4%。乳化有助于剩余油的分散和运移,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图20表1参15  相似文献   

11.
双液法解堵剂HGA-2用于解除高凝高粘低渗油层中有机质、无机盐及粘土等多种沉积物造成的堵塞,具有酸化、溶解和放热放气等多种功能。该剂的B剂为表面活性剂OP-10和NO2-盐(3.3 mol/L)水溶液。A剂为O/W型乳状液,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有机胺(3.5 mol/L)及盐酸(15%)组成。简介了HGA-2的解堵机理。实验筛选了A剂的前二个组分。通过单剂筛选和复配,确定有机溶剂为体积比1∶2∶4∶2的苯、甲苯、二甲苯、石油醚混合物,其静态溶蜡速率(mg/mL.min)高达0.91,在乳状液中体积分数为0.3;表面活性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主乳化剂及HLB调节剂,为质量比0.35∶0.5∶0.6∶0.4的ABS、OP-10、Tween-20、Tween-80混合物;配成的乳状液(A剂)稳定时间10小时,溶蜡速率2.10,与碳酸盐岩样的反应具有明显的缓速性。A、B两剂各30 mL混合反应时温升65℃,排气1320 cm3,将黑蜡涂层快速剥离、分散、溶解。表6参4。  相似文献   

12.
大港孔店油田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本源茵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大港孔店油田分离出一株嗜中温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dgbs25,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鉴定,该茵与根癌土壤杆菌最为相近;该菌株在含有烃类物质的培养基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其最适温度为42℃,最适pH值为7;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培养液的表面张力从69.72mN/m下降到35.23mN/m,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3.6g/L,对柴油的乳化活性最大达到68%,对液蜡的乳化活性可达到100%.该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可应用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二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甜菜碱型(S1)、阴离子型(S2)、脂肽生物型(S3)、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4)4种表面活性剂分别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组成二元复合体系,通过测定体系的黏度、油水界面张力、乳化性与岩心驱油实验,分析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对体系黏度有影响,但影响很小,最终决定体系黏度的是聚合物。4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双亲结构,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N/m,促进油水乳化。二元复合驱的采收率较单一聚合物驱采收率高。S4/HPAM二元体系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2.4×10-3mN/m,形成的油水乳状液黏度最高,稳定性最强,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玉门油田严重存在的油层堵塞问题,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19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助剂乙醇和电解质氯化钾复配的方法,研制成MY-1油层解堵剂。该堵剂能解除水堵、乳化堵塞与高界面张力堵塞。采用MY-1油层解堵剂在玉门油田进行了两年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明15块地层条件下,开展了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起泡剂复合驱体系对明15块原油黏度及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体系与原油形成乳状液的转型点分别为含水30%和40%;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体系可降低原油黏度,改善油水两相的流度比;现有破乳剂可实现乳状液良好破乳,不存在后续水处理困难。矿场试验表明,目前含水条件可满足形成O/W乳状液,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降黏作用,减小油井产出流程回压,同时减少产出液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6.
曙光油田超稠油具有明显的4高1低特征,生产中存在周期短、回采水率低、注汽压力高等问题。经室内优选,以表面活性剂、有机扩散剂及高温粘土稳定剂为主剂,制得超稠油复配处理剂,并对其驱油、乳化、耐温、防膨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配处理剂具有良好的驱油、乳化、耐温及防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冯耀忠  张志玉 《试采技术》2007,28(2):25-26,24
为了降低油井含水和提高原油采收率,论述了油井选择性堵水机理和俄罗斯研制并成功采用的水玻璃+惰性无机填料,原油重质馏分+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硅酸铝盐酸溶液和三氯化铝+尿素等4种油井选择性堵水新工艺的堵剂组成,堵水机理,施工过程和矿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石油科技工作者加强了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和提高驱油效果措施研究,认为乳化作用是提高复合驱增油效果的主要机理之一.依据矿场技术需求,以大庆油田A区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油井采出液和开采曲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乳化作用对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可与原油发生乳化作用,生成油水乳状液,乳状液在岩心多孔介质中运移所产生的"贾敏效应"导致渗流阻力增加,提高注入压力,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变好,乳化作用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即流压减小;采出液含水率对乳化类型影响较大,W/O型乳状液向O/W型乳状液转型的临界含水率在60%左右;采出液油水相中都溶解了部分表面活性剂,原油中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乳化作用和提高乳状液稳定性.对矿场生产数据分析表明,储层内油水乳化作用愈强,乳状液稳定性愈好,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降水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9.
(4)其他常规稳定剂,如季铰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膨润土制得的水基乳化钻井液稳定剂和纤维素,在45℃下用NaOH进行初始碱解,冷却后在硫酸钠存在下,用一氯醋酸钠使之烷基化而制得的适合作钻井液稳定剂的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加浮选剂T-80混合成抗冷冻稳定。2.抗温稳定剂(1)以磷酸三丁酯处理的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和羟氨基磷酸,可以使粘土钻井液热稳定性达到220℃。而以造纸行业亚硫酸盐废液生产的饲料添加剂用于粘土钻井液,可使其热稳定性达到240℃。(2)丙烯基聚合物与羧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20.
辽河超稠油乳化降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辽河超稠油的常温输送和制备乳化燃料油,用HLB值11.5的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将酸值5.89mgKOH/g、含水9.0%、30℃粘度1415Pa·s的辽河混合超稠油乳化成油水体积比70∶30的水包油乳状液。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乳化药剂组成(g/L,以水相计)如下:碱2.0;混合表面活性剂5.0;促进剂1.0;助剂3.0。用该组乳化药剂制备的油水体积比70∶30水包油乳状液,30℃、28.68s-1粘度为40mPa·s,另加入1.0g/L稳定剂可使乳状液粘度降至30mPa·s;如将乳化药剂中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改为11.0,则制得的乳状液粘度升至124mPa·s,其稳定性则增大。这3种水包油乳状液的流变性都比较接近牛顿流体,在20~80℃下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较小。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