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 DSP 芯片和14 位A/D芯片MAX125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详细设计了硬件电路的核心部分:交流信号处理电路和AD 转换控制电路,并利用74LVC4245芯片解决了DSP和MAX125的电平匹配问题。本系统还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并详细设计了系统应用程序的任务模块。实践证明,该系统在采集速度、精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且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客观准确地认识智能变电站计量中量化误差的大小及其影响,针对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整个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量化误差进行分析,计算量化误差对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影响。通过分析验证,对于16位的A/D转换器,合并单元中按照LEC 61850-9-2协议组帧的系统中,量化误差很小,完全在误差等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针对雷达信号处理领域需要将雷达回波模拟信号数字化的需求,本文采用A/D专用芯片并行采样、FIFO数据缓存和FPGA时序控制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双通道雷达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为220 MHz.系统实现简单,工作稳定.对系统进行的性能测试表明,I、Q双通道采集到的信号相位一致性能较好,A/D有效位数为6位以上,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适用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4.
∑-Δ调制器分组量化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制器在对变化的交流测量信号实现A/D转换处理时可以省略复杂的数字抽取滤波器、抗混叠前置滤波器和采样保持器,直接转换计算。为充分减少数据冗余,加快转换计算速度,简化电路设计,采用分组量化编码方法。用多个计数器对调制器输出的1bit码流分别连续计数,DSP对计数结果计算处理。通过分组编码,可以方便的对调制器输出数据存储、处理,根据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要求灵活的选择利用前次转换的部分相关数据,而且电路实现和控制容易。给出了原理电路和计算分析结果,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DSP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 DSP 芯片和14 位A/D芯片MAX125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详细设计了硬件电路的核心部分:交流信号处理电路和AD 转换控制电路,并利用74LVC4245芯片解决了DSP和MAX125的电平匹配问题.本系统还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并详细设计了系统应用程序的任务模块.实践证明,该系统在采集速度、精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且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使用通常的单片机、A/D转换器等芯片构造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往往设计周期长,成本较高.ADμC812芯片内部集成了12位多路A/D转换器和D/A输出,能灵活对芯片进行编程,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时间和成本.ADμC812芯片内部装有工厂编程的校准系数,它在上电时自动下载到ADC,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并且可以采用软件进一步校准,从而获得更高的精度,确保最佳的ADC性能.  相似文献   

7.
WIN9x操作系统采用 Vx D方式来管理对于硬件的访问 ,程序的硬件操作能否与该机制相适应 ,对于软件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 WIN9x环境下 Vx D(虚拟设备驱动程序 )及其优点 ,并与其它几种数据采集方法做了比较。分析了在 WIN95/98下 ,通过并行口读取数据采集卡数据的 Vx D开发方法 ,以及有关调试软件 (Soft/Ice)的使用。文中给出了一个程序实例 ,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PTR2000实现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12位精度、八路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电路、通信协议制定及容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TI公司生产的TMS320LF2407 DSP芯片和14位A/D芯片MAX 125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了硬件电路的核心部分:电流电压的信号处理电路和AD转换控制电路.详细介绍了AD转换的控制和实现过程的软件实现方法.最后对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精度、采集速度和同步采样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系统将得到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浮点A/D数据采集原理以及船用捷联惯导系统中基于高性能十六位单片机80C196KC的浮点A/D采集转换电路的设计,浮点A/D转换技术能很好地采集到陀螺的微弱信号,对陀螺的大动态范围信号进行压缩。试验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器人工具坐标系(TCF)标定结果的准确性问题,采用基于结构光的非接触式TCF标定方法对自制串联机器人的TCF进行标定研究及实验。介绍了标定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坐标系、标定原理及结构光视觉成像系统,详细推导了TCF标定算法;阐述了TCF标定实验步骤,以Kinova Mico2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工具上粘贴"十"字标记,并约束"十"字标记的中心与激光投影点重合后的点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值相同,经过多次定位约束后求取平均值作为标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光的非接触式TCF标定方法对工具坐标系的标定结果较为稳定,数据的准确性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模拟电路故障重叠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的模拟电路中,电路故障种类很多,但是测试节点的数目是有限的,导致了不同的故障类之间可能存在重叠现象。对于故障重叠问题,采用常规的马氏距离诊断方法,误诊率会很高。阐述了误诊对后期电路改善的严重后果,说明通过降低故障分辨率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是有意义的,提出在进行故障判定时不仅仅考虑最优值还要考虑最优与次优的优劣程度,结合马氏距离故障诊断方法距离进行具体说明,最后对具体电路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微带电路包含微带线以及电路元件等局部精细结构,采用传统的FDTD方法进行电磁波照射PCB板电磁耦合的全波模拟,因网格剖分得很细,导致网格量大,计算效率低下.将非均匀FDTD方法与多网格集总元件FDTD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FDTD混合算法,模拟了电磁脉冲对带有集总元件微带电路的电磁耦合,能够快速计算得到集总元件上耦合产生的瞬态电压和电流响应.通过与有限积分法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时域混合算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电磁脉冲类型以及微带线线间距对微带电路电磁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奇偶量化的图像水印嵌入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数字图像水印在嵌入和提取过程中要求载体图像和水印信息都具有完整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基于奇偶量化的自适应水印嵌入与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水印信息的二值图像进行Arnold置乱,嵌入到载体图像DCT的中频系数中,利用Watson视觉模型和JPEG量化表共同自适应地调节量化步长,由于采用奇偶量化,水印提取方法简单.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SM_SVDD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工件的非接触长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比不变,利用非标定CCD摄像机与已知特征标记物进行小工件长度测量的新方法.利用摄像机对工件的图像信息进行远距离采集,建立测量模型,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行边缘识别,提取工件与已知特征标记物边缘特征,进而实现工件长度的在线测量,并与经标定摄像机的在线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标定摄像机的同时适应性强,被测工件长度在0~500 mm,测量误差低于0.4%.  相似文献   

18.
杨东东  马红光 《电子测量技术》2010,33(11):94-97,109
电路系统的正常与故障状态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其非线性传递特性发生变化,因而通过检测电路的非线性特征来诊断电路的故障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介绍了一种基于NOFRFs来诊断模拟电路系统非线性故障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NOFRFs模型的故障判据。通过比较实测情况下与正常情况下电路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来判断当前电路是否处于故障状态。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操作简单,计算量小,故可应用于许多实际的工程场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电路中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特定应用功能的模拟电路,按功能进行分类,从实用化的角度研究了其功能故障的诊断方法。以空间电子仪器测试系统中的综合信号处理电路为应用背景,研究了模拟电路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功能故障检测方法,并构造了模拟电路第一级功能模块字典;基于测前迭代仿真的通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改进提出了"6点5段式"模拟电路测前迭代仿真方法,并构造了功能模块电路的第二级故障字典,在功能模块故障检测的基础上实现了故障元件的定位和参数区间识别。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为模拟电路故障字典法在空间电子仪器模拟电路中的故障诊断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模拟电路系统的正常与故障状态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其非线性传递特性发生变化。介绍了一种基于NOFRF来诊断多级级联模拟电路系统的非线性故障方法。该方法用两次幅值不同的信源激励系统,通过分析各级系统的频域输出响应来定位模拟电路系统中的非线性故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应用于许多实际的工程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