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茜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7.62%,LC50值2.633 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69.05%.  相似文献   

2.
厚果鸡血藤提取物对两种同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业成  徐汉虹 《农药》2004,43(3):106-108
测定了厚果鸡血藤种子和根提取物对褐飞虱和桃蚜两种同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这两种害虫有很高的触杀活性,对桃蚜有一定的胃毒活性。用不同溶剂提取时,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活性明显高于甲醇提取物的活性。用相同溶剂提取时,种子提取物的活性比根提取物活性高。对褐飞虱、桃蚜的触杀活性及对桃蚜的胃毒活性均以种子三氯甲烷提取物最高,种子三氯甲烷提取物对褐飞虱、桃蚜的接触LD50值分别为0.25、0.03g/头,对桃蚜的胃毒LC50值为1342mg/L。四种提取物对两种害虫的毒力顺序为:种子三氯甲烷提取物>根三氯甲烷提取物>种子甲醇提取物>根甲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7种农药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亚军  石宝才  康总江  王泽华  朱亮  魏书军 《农药》2012,51(4):296-297,311
[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活性最高,LC50值为8.2728 mg/L,其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值为23.2278 mg/L,啶虫脒的LC50值为29.2927 mg/L,吡虫啉和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分别为46.0487、48.9797 mg/L.螺虫乙酯各测试质量浓度处理后48、72 h时的平均死亡率仅为8.9%、11.2%,高效氯氰菊酯测试质量浓度达2000mg/L时,24 h校正死亡率仅为37.97%.[结论]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  相似文献   

4.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节蓼对麦长管蚜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均匀设计法研究了节蓼全草的不同提取液对麦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对麦长管蚜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水蒸汽蒸馏液对麦长管蚜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乙醇浸提液对麦长管蚜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3.01 mg/L;水蒸汽蒸馏液对麦长管蚜24、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6.51、25.64 mg,L.丙酮浸提液对麦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苦参生物碱杀虫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袁静  吕良忠  丛斌  张宗俭  王凤宇 《农药》2004,43(6):284-287
以桃蚜等9种试虫为供试靶标,研究了苦参根提取物和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野靛碱的杀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9种试虫中,苦参根提取物对蚜虫的活性最高,其对蚕豆蚜的LC50为20.635mg/L;即使在最高剂量为4000mg/L时,也不能直接杀死粘虫、小菜蛾和棉铃虫。4种生物碱对朱砂叶螨活性均较低,LC50均大于2500mg/L。野靛碱是4种生物碱中杀虫活性最高的,对淡色库蚊、桃蚜、蚕豆蚜、褐飞虱和家蝇的LC50分别为172.431mg/L、207.667mg/L、85.212mg/L、266.179mg/L和763.224mg/L;而且对褐飞虱、桃蚜和家蝇的活性高于苦参根提取物,苦参碱对蚜虫的活性高于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槐果碱对淡色库蚊、褐飞虱和家蝇的活性高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相似文献   

6.
龙葵绿果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龙葵绿果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升高.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7.62%,LC50值4.798 g/L.5种萃取物对小菜蛾杀虫活性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分,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3%和73.33%.  相似文献   

7.
罗兰  徐路明  姜姗  袁忠林 《农药》2012,51(7):531-532,538
[目的]从植物中筛选对萝卜蚜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方法]用冷浸提取法,以萝卜蚜为供试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并对鸡爪槭等3种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鸡爪槭乙醇提取物24、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2.34%和81.61%;陆英和棕榈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88%和83.65%。鸡爪槭、棕榈和陆英48 h对萝卜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26.08、147.96、159.53 mg/L。相对毒力顺序为鸡爪槭>棕榈>陆英。[结论]鸡爪槭叶具有潜在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8.
山蒟(Piper hancei Maxim)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存柱  徐汉虹 《农药》2012,51(2):141-143,147
[目的]研究山蒟的杀虫活性,以丰富植物源农药的来源.[方法]采用胃毒法测定山蒟对家蝇的胃毒活性,浸渍法测定山蒟对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山药的石油醚萃取物表现较强的杀虫活性,石油醚提取物1 g/L处理家蝇12、24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66%、90%,处理家蝇12、24、36 h后的LC50值分别为1.4000、0.5000、0.2000 g/L,接近于处理36h后鱼藤酮的LC50值(0.08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12h后的LC50值分别为2.4127、10.5163 mg/L,活性分别高于对照药物鱼藤酮的3.1727、21.5100 mg/L.[结论]山蒟具有较好杀虫活性,经检索未见相关文献曾报道山药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麻疯树种子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李静  吴芬宏  陈延燕  陈放 《农药》2006,45(1):57-58,65
在室内测定并比较了3种麻疯树种子提取物对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桃蚜、菜青虫和米象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种子油、种子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3种害虫都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对桃蚜的触杀活性LC50分别为5.1154、2.0796、13.9882g/L;对米象的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8.0243、3.0701、24.3458g/L;种子油和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胃毒活性LC加分别为18.1043、3.0796g/L,此外这2种提取物对菜青虫也显示出较强的拒食活性;而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对菜青虫无明显胃毒活性,拒食活性也很弱。麻疯树种子提取物对3种害虫的相对毒力顺序为乙醇提取物〉种子油〉石油醚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皮无水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含量,并研究其对豌豆蚜的毒杀活性。取核桃皮无水乙醇浸膏,分别采用水、50%的乙醇及无水乙醇3种溶剂,分别配制成浓度为0.20 mg/mL、0.40 mg/mL、0.60 mg/mL、0.80 mg/mL、1.00 mg/mL、1.20 mg/mL的溶液,观察蚜虫在不同浓度和时间的死亡数目。实验结果表明:核桃皮提取物中胡桃醌含量为0.012 mg/mL,核桃皮无水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条件下,对豌豆蚜均有毒杀活性,其中无水乙醇配制的杀虫剂在浓度为1.40 mg/mL,时间为36 h时的杀虫效果最好,杀虫率达95%,表明核桃皮有一定的农药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型杀虫剂sulfoxaflor的合成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Sulfoxaflor是由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为了研究其杀虫活性,探索了其合成方法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以四氢吡咯、正丁醛和4-乙氧基-1,1,1-三氟-3-丁烯-2-酮为起始原料制备了sulfoxaflor,经核磁、红外验证其结构。生测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结论]选取了较佳的合成路线,对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用于害虫抗性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刘鹏飞  兰杰  李志念  关爱莹 《农药》2020,59(4):256-257,269
[目的]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杀菌剂。参考文献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期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通过环氧化物开环方法制备了氯氟醚菌唑,并采用活体盆栽测定方法测试了氯氟醚菌唑及对照化合物杀菌活性。[结果]化合物结构经1H NMR确认,氯氟醚菌唑在测试质量浓度下对黄瓜炭疽病、玉米锈病具有中等防效,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防效。[结论]氯氟醚菌唑对白粉病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以期为先导寻找新的杀菌化合物或研发高效混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化合物HNPC-A8008[5-(3-氯烯丙基)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对几种鳞翅目害虫的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HNPC-A8008对鳞翅目害虫黏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48 h的LC50值分别为0.73、0.94、1.14、25.70 mg/L;在剂量为15、30、45 g a.i./hm2时,药后1、3、7 d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防效分别超过了81.41%、89.80%;在剂量为30、60、90 g a.i./hm2时,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防效分别超过了66.99%、72.32%。[结论]新化合物HNPC-A8008在室内对多种鳞翅目害虫表现出很高的毒杀活性;对小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4.
陈彦  刘培斌  杜颖  王凯  马云龙  董怀玉 《农药》2021,60(2):143-146
[目的]筛选出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低毒、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法筛选12种杀虫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室内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呋虫胺的杀虫活性最高,在24、48 h的LC50值分别为0.5026、0.2159 mg/L;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和毒...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风险分析及抗性生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茚虫威是一种新型二嗪类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探讨了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理。[方法]采用饲料浸毒法对斜纹夜蛾敏感种群3龄幼虫经过13代11次抗性选育,测定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及抗性机理。[结果]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达到69.6倍。测定选育抗性种群3龄幼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选育种群羧酸酯酶活性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分别是选育前的3.7倍和2.5倍,差异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为选育前的1.1倍,差异不显著。[结论]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有关,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卤虫(Artemia salina L.)为模式生物对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对10种不同作用机制的14种杀虫剂进行了生物筛选试验.[结果]14种供试杀虫剂中有13种对卤虫有显著的毒杀效果,作用于以γ-氨基丁酸为神经递质传导系统的化合物及蜕皮激素类似物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用卤虫筛选杀虫剂活性的方法简便,对多种作用机制的杀虫剂灵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头翁提取物的抗TMV活性,为从植物中开发抗病毒类生物农药提供依据.[方法]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了白头翁提取物对TMV的生物活性.[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 g/L时,白头翁石油醚提取物对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钝化0.5 h后,其抑制率达65.19%,对TMV的初侵染和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处理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46.67%和23.53%.  相似文献   

18.
小桐子油粕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喷雾接虫法、药膜法和点滴法对小桐子油粕粗提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桐子石油醚浸膏EC和小桐子乙酸乙酯浸膏EC对小菜蛾3龄幼虫、豆蚜和甘蓝蚜虫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小桐子乙酸乙酯浸膏EC对甘蓝蚜虫的72 h致死率达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