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为了评价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环境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氟菌唑及其代谢物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其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在梨中的半衰期为3.0~5.0 d,氟菌唑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0.1~13.9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35%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85.7~428.6 mg/kg连续喷药2~3次,施药间隔期为10 d,药后14 d,土壤中残留量为0.020~0.051 mg/kg,梨中残留量为0.020~0.085 mg/kg。推荐35%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在梨上使用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5)
[目的]对噻呋酰胺在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中噻呋酰胺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在花生植株中的半衰期为9.1~11.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0~14.0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按施药剂量为182.25、273.375 g a.i./hm~2,连续喷药3~4次,施药间隔期7 d,喷药后7、14、21 d土壤中噻呋酰胺残留量为0.01~0.190 mg/kg,花生仁中噻呋酰胺残留量均0.01 mg/kg。[结论]27%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在花生上按推荐剂量使用噻呋酰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25%己唑醇·三环唑悬浮剂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25%己唑醇·三环唑悬浮剂在水稻稻杆、谷壳、糙米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己唑醇和三环唑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5×10-11、5.0×10-10g,在水稻稻杆、谷壳和糙米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均为6.25×10-3mg/kg.长沙和杭州两地残留消解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在稻杆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44、7.07 d;三环唑在稻杆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67、7.70 d.最终残留实验表明:25%己唑醇·三环唑悬浮剂按推荐剂量1500 g/hm2,分别施药2次和3次,在距最后1次施药后的第21天或水稻收获,此时收获的糙米中己唑醇和三环唑的残留量均未超过MRL值,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7,(9)
[目的]通过2年3地的田间试验及残留检测,明确唑胺菌酯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方法]消解动态试验按剂量300 g a.i./hm2施药1次;最终残留试验按300 g a.i./hm2(高剂量)和200 g a.i./hm2(低剂量)分别施药4、5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唑胺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结果]2年3地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唑胺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86~5.63、4.61~13.25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唑胺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20~0.380、0.020~1.134 mg/kg。[结论]建议唑胺菌酯在黄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8 mg/kg;20%唑胺菌酯悬浮剂按其推荐剂量200 g a.i./hm2在黄瓜上施用4次,安全间隔期为3 d。  相似文献   

5.
嘧霉胺在番茄中的残留研究及安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嘧霉胺在番茄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番茄上的安全使用进行了评价。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嘧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3~10.1 d,药后21 d消解91%以上,在番茄中的半衰期为2.1~2.5 d,药后5 d消解92%以上;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在番茄上用于防治番茄疫病,以577.5、866.25 g/hm2有效成分剂量,连续喷药3~4次,喷药后3 d收获的番茄中嘧霉胺残留量为0.043~0.352 mg/kg,均低于美国规定的嘧霉胺在番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因此,按照推荐使用剂量在番茄上使用,按采收间隔期3 d收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啶虫脒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新刚  董丰收  杨爽  郑永权  姚建仁 《农药》2007,46(10):693-695
应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研究了20%啶虫脒SP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啶虫脒在苹果中半衰期为2.2~5.1d,在土壤中为0.14~2.6d。用量0.2g/L,施药一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d收获苹果中啶虫脒残留量小于0.12mg/kg,建议20%啶虫脒SP在苹果上防治绣线菊蚜最多使用一次,用量为0.1~0.2g/L,安全间隔期为21d。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药》2015,(3):40-42
研究了人参和土壤中王铜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样品加入浓硝酸和高氯酸加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检测。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30%王铜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 700 g/hm2时,王铜在人参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3 d和9.4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当30%王铜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1 800~2 700 g/hm2,施药次数为1~2次,收获期人参和土壤中王铜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093 5~1.232 7 mg/kg和0.339 9~0.649 4 mg/kg。30%王铜悬浮剂用于防治人参黑斑病,最高有效成分用量为1 800 g/hm2,生长期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8 d。建议王铜在人参(干)中的MRL值为50.0 mg/kg。  相似文献   

8.
陈晓兰  蔡翔宇  冯良军  邓全道 《农药》2021,60(2):123-127
[目的]利用田间农残试验方法,研究阿维菌素在罗汉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为该农药在罗汉果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罗汉果和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结果]在消解动态试验中,阿维菌素在罗汉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4~2.6、3.2~4.8 d;在最终残留试验中,末次喷施药后14 d阿维菌素在罗汉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 mg/kg。[结论]该药属于易消解、低残留的农药,建议在罗汉果种植过程中使用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各种病虫害时,喷药剂量为7.5~15 g a.i./hm2,最多喷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9.
谢云峰  于建垒  宋国春  李瑞娟  王金信  毕亚玲 《农药》2012,51(5):369-371,374
[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丙炔(噁)草酮在马铃薯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丙炔(噁)草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9~13.6 d,在马铃薯植株中原始沉积量较低,无法计算半衰期;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80%丙炔(噁)草酮可湿性粉剂按施药剂量为216、324 g a.i./hm2,喷药1次,收获期马铃薯块茎中丙炔(噁)草酮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土壤中丙炔(噁)草酮残留量为0.0393~0.0695 mg/kg.[结论]推荐80%丙炔(噁)草酮可湿性粉剂在马铃薯上使用安全间隔期为收获期.  相似文献   

10.
5%己唑醇在水稻中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明  罗逢健  陈宗懋 《农药》2004,43(4):181-183
根据2000-2001年(杭州、北京)己唑醇在水稻中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的研究表明,己唑醇主要分布在水稻叶、杆、壳上。正常用量下75g(有效成分,下同)/hm2,喷药后30d米中的残留量为0.032-0.116mg/kg,平均为0.074mg/kg;施药60d后米中的残留量(仅杭州2001年)为0.027mg/kg,其它均为未检出。稻叶半衰期:T1/2=8.8d,稻杆半衰期:T1/2=11.2d,稻壳半衰期:T1/2=7.9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水稻中的己唑醇残留量3次>2次>1次。  相似文献   

11.
井冈霉素在水稻和土壤上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良伟  徐秋红  王彦辉 《农药》2012,51(4):284-286
[目的]评价井冈霉素在水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和环境安全性.[方法]2009-2010年进行了11%井冈·己唑醇悬浮剂在水稻田残留试验.样品用甲醇与水(体积比9∶1)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UV)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井冈霉素在湖南长沙、福建莆田、广西南宁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2.9、1.5~1.6、1.7~1.9 d;在稻田水中半衰期分别为2.9~4.3、2.3~2.9、1.8~3.0 d;在水稻植株中半衰期分别为1.7、1.6~1.7、1.6 d;收获水稻中井冈霉素的残留量均未检出.[结论]推荐剂量下11%井冈·己唑醇悬浮剂在水稻田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评价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并制定合理使用方法,在天津、南京同时进行残留动态试验。[结果]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中半衰期为5.2~7.8 d,土壤中半衰期为7.6~10.3 d;试验条件下,双炔酰菌胺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3、5、7、10 d,葡萄中残留量为未检出~0.066 mg/kg。[结论]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在葡萄上合理使用方法:以有效成分质量浓度125~167 mg/L喷雾3次,安全间隔期3 d;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中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2 mg/kg。  相似文献   

13.
啶酰菌胺在葡萄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评价啶酰菌胺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并制定合理使用方法,在天津、南京两地同时进行了啶酰菌胺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啶酰菌胺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9.9~12.0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2.7~41.5 d;试验条件下,啶酰菌胺在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3、7、14 d葡萄中的残留量为0.142~2.445 mg/kg。[结论]50%啶酰菌胺WG在葡萄上合理使用方法为:以1 000倍液喷雾3次,安全间隔期为7 d;啶酰菌胺在葡萄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10 mg/kg。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和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了虫酰肼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并用定点法对其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虫酰肼在苹果中的回收率在94.4%~10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3.6%;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93.0%~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1%~2.6%。虫酰肼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16~4.63 d和4.81~5.77 d,急性膳食风险和慢性膳食风险商值均小于100%。虫酰肼在苹果上有效成分用量建议为100~133.3 mg/kg,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21 d。  相似文献   

15.
热带气候下联苯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热带气候下联苯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萃取净化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测得第一次试验,甘蓝中半衰期为7.70d,土壤中半衰期为10.55d,第二次试验,甘蓝中半衰期为8.97d,土壤中半衰期为12.29d。以最大推荐施用剂量和2倍最大推荐施用剂量施用,不同处理测得在最后一次施药后7d甘蓝样品中最大残留量为0.052mg/kg,土壤样品中最大残留量为0.193mg/kg。分析结果表明联苯菊酯是一种使用安全的杀虫杀螨剂。  相似文献   

16.
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允成  赵云和  朱杰丽  张宇  范志先 《农药》2006,45(2):119-120,1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了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812.5g a.i./hm^2)测出在玉米植株上的残留量较低,施药后14d的残留量仅为0.08mg/kg;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7.02mg/kg,半衰期为2.1d,据施药后第14d采样,消解率为72%。利谷隆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花中的残留,对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01~10.0mg/kg时,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籽、土壤和棉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5%~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1.4%~9.2%。噻苯隆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3.4 d、11.1~16.8 d。敌草隆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3.3 d、11.4~18.9 d。当540 g/L噻苯·敌草隆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97.2~145.8 g/hm~2,喷雾施药1次,棉籽中噻苯隆和敌草隆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0.01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采用GC-ECD测定了精吡氟乙草灵在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喷施10.8%精吡氟乙草灵乳油2025mL/hm2(218.7ga.i./hm2),白菜上原始沉积量0.9852mg/kg,土壤中原始沉积量0.8914mg/kg;白菜上半衰期为5d,土壤中半衰期为10d。在白菜上的最终残留量低于最大允许残留限量值(0.1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