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物助凝除藻及其对残余铝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与不同粒径的天然粘土矿物复合混凝对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并对残余铝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复合除藻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C.当PAC浓度为14 mg/L,矿物浓度为24 mg/L时,粒径为160目的矿物与PAC复合除藻效果最好,浊度和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7.8%和96.6%.两者复合后形态发生变化,胶体态铝含量相对增加,溶解态铝含量相对减少,总残余铝量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纳米Mn O_2强化石英砂和锰砂过滤去除水中痕量重金属铊,考察了去除效能以及竞争性Ca~(2+)和络合性腐殖酸(HA)对强化过程的影响。投加48μmol/L的纳米Mn O_2对常规石英砂过滤体系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由于锰砂本身具有良好的过滤去除效能,在相同的纳米Mn O_2投加量下并没有表现出很好的强化能力。竞争性Ca~(2+)和络合性HA对强化混凝有一定影响,投加5 mmol/L的Ca~(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痕量重金属的去除效能,10 mg/L的腐殖酸则显著抑制了重金属的去除,大大增加了出水中残余Tl的浓度。总体来看,高价态铊由于受到腐殖酸的络合作用,强化过滤去除效能较低,即氧化过程不利于强化过滤去除痕量铊。  相似文献   

3.
采用BDXN-90芳香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处理水中的微量酚类雌激素,考察了操作压力、原水污染物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等因素对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技术是去除水中微量酚类雌激素的有效方法,纳滤膜对4种不同酚类雌激素的截留率均大于90%;在不调节原水pH值及离子强度的条件下,截留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五氯酚、4-壬基酚、双酚A、2,4-二氯苯酚;影响膜过滤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操作压力、离子强度和pH值,原水中酚类雌激素浓度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大;膜过滤的最佳条件为:操作压力为0.4 MPa,pH值为11,电导率为0 mS/cm.  相似文献   

4.
混凝/膜过滤过程中泥饼层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膜过滤过程可以分离、浓缩污水中有机物,有望实现生活污水的直接处理。但混凝/膜过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泥饼层对膜污染的影响复杂。通过超滤杯过滤试验,证实了混凝/膜过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泥饼层可以提高膜通量,并能增强有机物截留效果,减缓膜的不可逆污染。在泥饼层过滤模式下,四次过滤后膜通量能够恢复到初始通量的85%,这对设计有自动水力清洗设备的膜混凝反应器的长期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给水厂可能存在的金属污染风险,该文研究了陶瓷膜对水中金属铅、铬(六价)、铊和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发现:200nm和50nm陶瓷膜能有效去除重金属Pb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大于90%;对Cr6+、Tl的去除效果差,对Ni的有部分去除效果;单独配Pb溶液陶瓷膜过滤对Pb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合配制几种重金属溶液再陶瓷膜过滤。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控制供水系统中的无脊椎动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微孔滤布过滤对氯接触池出水中无脊椎动物进行截留,结果显示5μm孔径的滤布对其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总去除率可维持在85%以上,对轮虫的去除率达到94%以上,对线虫的去除率也可达到70%以上。综合考虑对不同种类无脊椎动物的截留效果以及微孔滤布运行情况,建议在采用5μm孔径的微孔滤布截留无脊椎动物时,将进水流量控制在5. 5 m~3/(m~2·h)以内,水头损失控制在50 cm以内。  相似文献   

7.
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如何去除天然有机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凝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避免这些物质进入膜孔内部,改善沉积在膜表面滤饼层的过滤性能和水中颗粒、胶体的迁移性能,提高膜通量。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溶解性有机物,利用超滤(UF)膜截留粉末炭,可达到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还能防止膜污染。试验结果表明,混凝/PAC/UF组合工艺对水中UV254、UV410、TOC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5%、84%,同时能改善膜透水通量、降低膜的吸附阻力、延长过滤周期、有效减少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针对银川贺兰山水厂水质氨氮污染特征,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对贺兰山水厂工艺处理流程各关键环节水中氨氮浓度进行监测。计算得出贺兰山水厂的相关工艺流程对水中氨氮的去除率,探讨水厂处理工艺对氨氮去除的最佳环节和效率。实验发现贺兰山水厂的常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消毒过程是去除水中氨氮最关键的两个环节,其中高效滤池过滤对水中氨氮含量平均去除率为21%,高效滤池过滤配合加氯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平均去除率为43%。  相似文献   

9.
马明扬 《供水技术》2021,15(4):17-20,26
以东北地区某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考察污水厂进水、二沉池出水以及深度处理出水中各形态磷的组成和含量,比较分析了A2/O生物处理和混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对各形态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中颗粒态磷占总磷比例较大,溶解性活性磷酸盐占溶解性总磷的87.5%;经过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性总磷占比较大,其他溶解...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性炭/超滤膜(PAC/UF)组合工艺去除饮用水中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考察了EE2初始浓度、过滤速率、PAC投加量、水体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及有机物等因素对PAC/UF组合工艺去除水体中EE2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UF对EE2的截留效果极差,截留率约为5%;PAC/UF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EE2,且去除率随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会降低组合工艺对EE2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