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烃化合物是重要的燃料和工业原料,主要通过高级烃类的裂解和重组获得。然而,由于低碳烃在理化性质方面的相似性,传统方法难以对其高效的分离。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可以通过结构和功能的调控,实现对低碳烃的精准识别,从而获得高纯度烃类产物。本文,我们综述了功能MOFs材料对常见低碳烃分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炼油企业生产的干气数量庞大,从炼厂干气中回收C_2及更重的轻烃资源对炼化一体化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炼厂干气回收工艺技术主要有深冷分离、油吸收分离和吸附分离。深冷分离法优点是产品回收率高,纯度高,但其制冷系统流程复杂、投资大、能耗高、对原料要求高,涉及到的专利技术多,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油吸收分离法优点是回收率较高,流程简单,制冷系统简单,但该方法能耗较高。变压吸附分离(PSA)技术优点是能耗低,流程相对独立,但其C_2组分回收率相对较低,富C_2产品气中甲烷含量相对较高。各种方法均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了兼顾高回收率、高品质、低能耗的要求,结合PSA法与油吸收分离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了采用一段PSA复合常温油吸收的新工艺。以某炼厂干气为例,用流程模拟软件对一段PSA复合常温油吸收工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回收率高、产品气纯度高、能耗适中的优点,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甲醇装置净化工序采用的是鲁奇公司设计的阿米索(Amisol)脱硫工艺,该工艺是低温甲醇洗的改良法.Amisol溶剂为60%甲醇、40%二乙醇胺(其中含有2%的水).Amisol气体吸收过程是一个化学吸收过程,在常温和加压下进行,吸收剂为有机混合物,借助气液相之间的浓度梯度进行传质,从而从气体中脱除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组分.  相似文献   

4.
对某厂低压含烃特殊原料气进行低温甲醇洗工艺设计,该原料气属于低压进料,且含有苯等有机烃类。针对原料气具体特点,设计了2套低温甲醇洗工艺,工艺Ⅰ是采用传统11塔低温甲醇洗方案,工艺Ⅱ采用9塔低温甲醇洗方案。借助Aspen Plus模拟分析表明,2套工艺均能达到净化要求,工艺Ⅱ较工艺Ⅰ有较好的节能及净化效果。对以后低压含烃特殊原料气的净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化工行业低温甲醇洗酸性气中硫化氢含量偏低、烃类含量偏高,容易造成硫回收装置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应用醇胺类吸收再生工艺进行预处理,提前将烃类脱除和H2S提浓,提高硫回收装置的运行率、硫回收率和稳定性,从溶剂选择、方案介绍、应用流程、费用分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催化脱氢-烷烯分离工艺、SHOP法生产α-烯烃的副产物、低碳烯烃齐聚等多种获取高碳内烯烃的途径。简析了国内外高碳内烯烃用于合成聚内烯烃(PIO)、与α-烯烃共齐聚生产聚烯烃润滑油的现状。由内烯烃齐聚而成的PIO结构与聚α-烯烃(PAO)类似,具有PAO的基本特性,即高粘度指数、低倾点、良好的热安定性及氧化安定性。目前,已在空气压缩机油、发动机油等领域得到应用。高碳内烯烃与α-烯烃(尤其是不适合生产PAO的α-烯烃)共齐聚(混合比依据内烯烃和α-烯烃的碳数、组成选定),可使齐聚产物的低温流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高碳内烯烃来源广泛且在工业上的重要性不如α-烯烃,因而高碳内烯烃用于合成聚烯烃润滑油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C1化学的低碳烯烃合成反应机理研究进展。常规FTO路线的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取低碳烯烃工艺产物组成受ASF分布规律限制,副产物CH4、饱和烷烃选择性高,目标产物C=2~C=4选择性很难突破58%。基于MTO催化机理的核壳型Fe Mn K@SAPO-34双功能催化剂,CO最高转化率可达92.4%,总低碳烃(C2~C4低碳烃)选择性高达69.2%,C=2~C=4低碳烯烃选择性最高值达46.6%,CH4选择性最低值仅为10.5%,CO2选择性最低仅为16.8%;基于乙烯酮中间体机理的OXZEO双功能催化剂在400℃、2.5 MPa、H2/CO=2.0的反应条件下,可实现C2~C4低碳烃类总选择性94%、C=2~C=4低碳烯烃选择性80%,且CH4选择性可进一步降低至2%。此外,CH4高温分解、CH4氧化偶联、CH4无氧转化、CO2加氢等技术,也为低碳烯烃的合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从含有更多重烃的油田气体中去除重烃成分很有必要。基于此,以某特定油田伴生气为例,对轻烃回收工艺进行了优选和设计,分别对浅冷工艺、丙烷辅冷+膨胀机组+低温吸收(DHX)法等四种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采用丙烷辅冷+膨胀机组+低温吸收(DHX)工艺才能满足轻烃中C3组分收率不小于96%的要求,同时针对实际工况进行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装置设备的选型与计算,以期对后续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普遍应用LSP工艺将低温分离器凝液直接进脱甲烷塔塔顶造成回流中重烃含量多、冷凝吸收效果差、乙烷回收率低的问题,提出2种低压(<2. 2 MPa)外输气乙烷回收工艺:改进流程GAL,脱甲烷塔塔顶回流为低温分离器部分气相;改进流程FSP,部分原料气作为脱甲烷塔塔顶回流。研究了不同油田伴生气气质、不同原料气中CO2摩尔分数对2种改进流程能耗、回收率的影响,以及原料气分流比对改进流程FSP能耗、回收率的影响。通过HYSYS软件对2种改进流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2种低压外输气改进工艺中FSP工艺对原料气中CO2含量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微波快速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富烃生物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叙述了有效氢碳比(H/C_(eff))及催化剂对微波快速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富烃生物油的影响。指出可通过提高热解原料H/C_(eff)、选择合适催化剂来调节生物油烃类组分;着重介绍了不同H/C_(eff)生物质原料、HZSM-5催化剂等影响因素,并对微波快速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富烃生物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