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相分离温度的测定,考察了一系列乙酸酯作助溶剂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低温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27~36 ℃范围内,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对M15,M30,M50,M65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皆有一定的相稳定作用,且随着烷烃中碳数由1增加到5,其作用效果增强;在各体系中,乙酸丁酯和乙酸戊酯相对于其它乙酸酯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起到了较好的相稳定作用,-20 ℃时乙酸戊酯作用效果最好,加量约15%时保持体系处于相稳定状态;通过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的相稳定作用的研究,探讨了烷氧基异构化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相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甲醇-汽油相稳定性实验,分别考察了一系列正构醇作助溶剂对甲醇-汽油体系相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正构醇加量-相分离温度曲线线性回归方程,对其影响规律进行探讨。实验表明:在温度-25~40℃,C_3~C_8正构醇皆对M15(表示甲醇在甲醇-汽油体系中体积分数为15%)、M30、M35、M50、M65、M85甲醇-汽油体系有一定的助溶效果;正构醇结构以及甲醇比例对相稳定性都有显著影响,助溶效果随醇碳数的增加而增强,一般情况下,碳数大于5时才能达到最佳助溶效果;甲醇比例一定时,不同正构醇加量与其对应的体系相分离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曲线的线性回归趋势线相关系数R~2值大都高于0.99;随着正构醇HLB值减小其对相同甲醇比例的甲醇-汽油体系相稳定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研究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加入甲醇对直馏汽油裂化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进料方式的反应过程,分析加入甲醇后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甲醇与直馏汽油同时进料相对于单独的直馏汽油裂化,气体产率增加,并可维持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产物汽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降低,烯烃含量略有增加,芳烃含量增加。对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碳酸二甲酯-甲醇-正庚烷三元体系的汽液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碳酸二甲酯 甲醇、碳酸二甲酯 正庚烷、甲醇 正庚烷二元体系汽液平衡实验数据,利用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运用C语言用Wilson状态方程模拟推算了碳酸二甲酯 甲醇 正庚烷三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并对数据进行了关联。为建立以正庚烷作为恒沸剂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 甲醇二元共沸体系提供了必要的VLE数据。  相似文献   

5.
杨传  付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4):273-276,287,267
本文结合统计缔合流体理论(PC-SAFT),把纯流体关联而得的分子参数作为输入,对某一确定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碳-甲醇二元体系相平衡进行研究,并且分析温度、压力和两相密度对界面性质的影响,并对PC-SAFT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多效精馏分离甲醇-水体系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甲醇回收工艺的高能耗问题,本文提出了分离甲醇一水体系的双效、三效和四效精馏工艺流程。利用ASPENPLUS化工模拟软件中的RADFRAC模块和WILSON热力学计算模型,系统模拟了多效顺流、多效逆流分离不同甲醇浓度的工艺。以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各塔顶甲醇蒸出量为决策变量,确定了各种回收工艺的最佳条件(包括塔压分布)。利用ASPENPLUS软件中的流体力学计算模块,计算出各塔的设备参数,包括附属冷换设备的面积。并以多效精馏与单塔精馏总费用的相对值最低为目标函数,确定分离甲醇一水体系的最佳方案为三效顺流精馏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与单塔工艺相比,处理浓度分别为70%、80%和85%的甲醇物料时,节能分别为57.8%、57.5%和58.0%。  相似文献   

7.
针对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对甲醇质量影响尚不明确的情况,以市售环氧富锌底漆、黑色环氧抗静电防腐涂料以及胺类固化的环氧树脂为防腐原料,将甲醇溶液存放于含这些树脂的容器中,利用高锰酸钾试验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甲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时间和环氧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醇能够渗入这三种树脂中,使树脂溶胀并溶出胺类固化剂、锌粒子、黑色导电颗粒到甲醇溶液中,导致甲醇溶液受到污染,甲醇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用经Ellis汽液平衡釜验证的自制汽液平衡装置测定了甲醇-正丁醇二元液系在不同温度处恒温时的压力与组成的汽液平衡数据,计算了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这不仅为二元混合液系的压力组成测定提供了研究装置,同时充实了压力组成实验数据,还丰富了二元液系的热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相合成气制甲醇-异丁醇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涛  牛玉琴  钟炳 《天然气化工》1999,24(3):21-24,28
研究了固定床反应器中Zn-Cr、Cu-Zn-Cr催化剂在超临界条件下由合成气合成甲醇、异丁醇的催化性能。以正C11~C13烷的混合物为超临界介质,在反应温度360~410℃,合成气压力75MPa,进气空速1700~3000h-1、介质压力145~246MPa范围内,考察了温度、空速和介质压力对超临界相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升高,CO转化率增加,醇类选择性降低,异丁醇含量增加达最大值后降低,但反应温度对2种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不同;超临界相反应产物分布明显不同于气相反应,甲醇含量降低,异丁醇含量提高,乙醇等醇的含量也大幅度提高。在1700~3000h-1空速范围内,合成气空速增加,CO转化率降低,醇类选择性增大,异丁醇含量亦增加,提高空速,有利于异丁醇的形成;超临界介质压力的变化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很大,介质压力从临界压力以下变到临界压力以上,CO转化率和醇选择性均发生显著变化,在临界压力附近有突跃  相似文献   

10.
以自制的高结晶度ZSM-5分子筛(硅铝摩尔比500)为催化剂,在甲醇制丙烯(MTP)固定床反应评价装置上,考察了水热处理、反应温度、原料甲醇配比(占总原料的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对甲醇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经过550℃,10 h的水热处理后,催化活性提高,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丙烯收率先增加后降低,最高值可达48%; 优选出的MTP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70℃,原料甲醇配比64%,原料液时空速3 h-1,此条件下甲醇转化率稳定在99%以上,丙烯收率则约为47%。  相似文献   

11.
碱-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相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采用乳化筛选试验法制作活性图,对碱-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PS)驱油体系相性质所作的研究。讨论了活性剂、碱对体系相性质的影响及相性质与界面张力、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碱-原油体系中加入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可使活性区加宽,体系最佳含盐量提高。过量碱在体系中起电解质作用。一价阳离子对相性质的影响次序为 K~ >Na~ >NH_4~ 。最佳体系的界面张力可达到很低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稀土金属碘化物或氧化物对铱基羰基化催化体系进行改性,并考察了改性后的催化体系的羰基化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稀土金属碘化物对Ir-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羰基化反应活性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对Ir-I和Ir-Ru-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羰基化反应活性明显提高。其中,当采用Nd2O3对Ir-Ru-I催化体系进行改性时,在CH3COOCH3含量10.0%(w)、H2O含量3.9%(w)的条件下,甲醇羰基化反应速率可增至15.5 mol/(L.h)。Ir-Ru-I催化体系经稀土金属氧化物改性后,气相副产物CH4和CO2的平均生成速率增大,液相副产物丙酸的平均生成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韩晖 《石油化工》2014,43(5):523-529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常压下碳酸二甲酯(DMC)-甲醇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考虑最低共沸点和甲醇沸点间汽液平衡数据的权重关系,回归得到了NRTL模型的二元交互参数,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甲醇气相组成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3%,温度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4%。提出了氨-甲醇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在尿素醇解法制备DMC分离工艺中的重要性,对文献报道的氨-甲醇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Wilson模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所得参数可在较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使用。对碳酸二甲酯-甲醇体系、氨-甲醇体系所建立的模型可靠,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油砂沥青等超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相渗规律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非稳态热水驱实验,利用JBN 方法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探究温度对油砂沥青相渗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含油砂沥青储层而言,油相相对渗透率较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很小,油水相对渗流能力极不平衡;随温度升高,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小,油水相对渗透率都增大,两相共渗区间扩大;超高的原油黏度和胶质沥青质含量是造成油砂沥青相渗规律有别于稀油的主要原因;高黏油相对水相的阻碍作用使水相相对渗透率远小于油相相对渗透率;温度升高,原油黏度减小,胶质沥青质解吸,进而影响油水分布、润湿性及水相黏性指进程度,引起渗流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中外35个CO2驱油藏注入气体组分、油藏温度、原油组分、注入气体临界温度和最小混相压力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的基础上,结合高斯过程回归(GPR)与差分进化算法(DE),建立了预测CO2-原油体系最小混相压力的新模型——GPR-DE模型.利用统计误差和图形误差评价GPR-DE模型的精确度,利用实验数据和敏感性分析对模型结...  相似文献   

16.
卫红梅  王峰  赵宁  魏伟 《石油化工》2014,43(2):169-175
采用Aspen Dynamic软件,在加压-常压双塔分离碳酸二甲酯-甲醇(DMC-MeOH)共沸物稳态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固定回流比的动态控制方案(FRCS)。用进料流量、进料组成的扰动对FRCS的动态阶跃响应特性进行模拟验证。模拟结果表明,FRCS对加压塔的两种扰动的抑制效果均很好,对常压塔的抑制扰动的效果稍差一些;当进料流量增加20%时,常压塔塔底产品MeOH纯度由最初的99.50%(w)经10 h波动后降为98.60%(w);进料组成中DMC含量增加20%时,常压塔塔底产品MeOH纯度由99.50%(w)降为99.42%(w)。FRCS基本上可满足加压-常压两塔塔底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共沸特性,利用ASPEN PLUS对其分离过程采取双塔萃取、隔壁塔萃取及单塔萃取进行模拟。通过WI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出合适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而考察共沸体系在不同萃取剂下的相对挥发度,最终选择乙二醇作为萃取剂。对三种塔型进行模拟,得出隔壁塔萃取方式不仅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的纯度比另两种塔型要高,而且萃取剂回收率接近100%。由于副塔没有再沸器,隔壁塔在能量利用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共沸特性,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其分离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采用Wi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考察了共沸体系在不同萃取剂下的相对挥发度。选择乙二醇作为萃取剂,对双塔萃取、隔壁塔萃取以及单塔萃取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隔壁塔萃取方式时,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的纯度更高,且萃取剂的回收率约为100%;由于副塔没有再沸器,在能量利用方面也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陈红萍  郑小满  梁英华  赵新强 《石油化工》2014,43(10):1149-115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Fe-Zr-O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SEM-EDX、TEM、XRD和NH3-TPD等方法对Si-FeZr-O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组成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Fe-Zr-O催化剂催化CO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Si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减小且孔分布集中;当n(Fe)∶n(Zr)∶n(Si)=5∶1∶2时,存在便于传质的5~11 nm的孔且孔体积最大,催化活性最高;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是引入Si后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Si的加入所形成的锆硅和铁硅固溶体可与铁锆固溶体协同作用,提高Si-Fe-Zr-O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两个系列不同晶相的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载体,研究氧化铝晶相和粒度对α-氧化铝载体的影响。采用XRD,TG-DSC,SEM等方法对载体坯料及载体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原料氧化铝的晶相会影响焙烧过程中氧化铝的晶相转变过程,从而改变载体的晶体形貌及尺寸,进而导致吸水率和比表面积等物性的变化;氧化铝的粒度也会对载体物性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氧化铝原料的晶相及粒度,可实现载体晶体形貌及尺寸的调控,在一定范围内调控载体物性,实现载体的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