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的调控体系,是一种现代化的对国民经济和市场进行及时监管和调控的体系,是一种用"调控经常化"来保证"发展健康化"的体系,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科学调控体系.调控的目的,是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在目前调控趋严、市场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洗牌在加速,市场在上演"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在目前调控趋严、市场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洗牌在加速,市场在上演"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主流房地产企业业绩高增长和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3.
继2007年以控制流动性泛滥、开始全面铺建综合住房保障体系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之后,继以6次调息、10次提升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出台"房贷新政"为重点的金融政策对房价进行调控之后,继24号文、39号令等系列土地政策调控、行政调控之后,2008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以下简称"通知")打响房地产调控第一枪为标志,重力揭开了2008年房地产调控一幕:2008年,结合从紧金融政策的土地政策调控将成为2008年房地产政策调控的重头戏、主脉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2012,(8):74-77
下半年,在"稳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政策依然以"稳"为先,"抑投资"与"保刚需"仍将是下半年调控的两大主题。多方压力下投资和开工将延续回落趋势,去库存仍将是开发商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成交量则会随着供给和刚需的双重释放而持续温和回暖,但在依然从紧的调控政策下房价难以出现大幅反弹。此外,保障房建设仍将是年内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胡挺 《城市开发》2012,(2):14-15
<正>回顾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和房地产调控轰轰烈烈,导致房地产市场萎缩,房地产开发企业则迷乱不堪。2012年房地产行业运行的轨迹将会如何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并行不悖地同时提出"促进房价  相似文献   

6.
<正>温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回眸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实践,要巩固调控成果应当特别关注货币政策的动向。  相似文献   

7.
刘志峰 《住宅产业》2012,(12):18-22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十八大"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坚定了信心,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调整期。"没有垮掉的行业,只有垮掉的企业"。调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样面对调控,有的企业发展停止或者是生存困惑;有的企业稳扎稳打稳步增长;还有一些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实现了快速地发展,迅速地壮大,而且发展步伐比较快。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  相似文献   

8.
姚武 《城市开发》2010,(5):14-15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12个月的上涨之后,再次成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核心,且调控政策一道紧似一道.多种政策组成的强大"组合拳"直指高房价和投资、投机行为,而这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也必定造就更长的调控周期.面对此轮"新政寒冬",开发商究竟该如何突围?如何化危机为时机,在"寒冬"的严峻考验下提高企业综合素质,迎接下一个经济上扬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在对传统金融监管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阶段以融资需求侧"三道红线"与供给侧"贷款集中度"强监管为代表的金融调控长效机制的目标导向与压力传导路径;基于对当前金融调控长效机制的认识,建议房地产业从"投-融-管-退"全周期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强化现金流与负债管理,在平衡债务、现金流与利润的整体框架下,应对...  相似文献   

10.
《广西城镇建设》2010,(5):25-26
2010年4月,政府在对飞涨的房地产市场打出"组合拳",各种调控政策相继出炉,这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行动正在加速启动,而且力度较以往轮次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一浪高过一浪的"地王"不断涌现、持续高企的房价、2009年疯狂的房地产市场……这一切让每一个中国人记忆犹新。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几轮调控,尤其是经历了2010年这一场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之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已不再被强调,房地产业的出路在何方?如何厘清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韩伟 《城市开发》2007,(16):37-38
政府通过土地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但"招拍挂"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土地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各种成本太高则不利于土地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国五条"细则出台后,房地产市场急剧动荡,量跌价滞、逆市上涨等悖谬现象不绝于目,调控效果一时难料.在此背景下,各种"民间"调控措施纷出,其中贬低交易税、推崇房产税成为"最强音".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认为,缺乏缜密研究的个税细则使市场对交易税的认知与政策取向产生偏差,并盲目地转向对房产税的依赖,使房地产税制的落脚点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在中央酝酿建立房地产业长效机制的敏感时期,这一倾向势必影响有关部门及业内外  相似文献   

14.
2月16日,北京市落实新"国八条"的细则终于在众目期待中面世,这十五条细则对购房条件的严格限制,被认为是史上各城市出台的限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政策措施。当天下午,北京市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11]8号)公布了北京市落实新"国八条"的十五条细则,通知表示,出台"京十五条"的目的是为了为巩固和扩大上一阶段的调控成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应产生于恰当调控体系上,要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先建立相应的调控体系。在京召开的"两会"上,房地产继续成为热议问题。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改变以往风格,不再只盯房价,着力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国人对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寄予厚望,期望楼市能走出十年调控,措施不断,问题丛生,越调越涨的怪圈。如何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此略述浅见。楼市呼唤调控长效机制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表述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今年的保障房新开工的量要比去年多一成以上,要提高大城市的保障房比例;  相似文献   

16.
王忠 《城市开发》2011,(6):25-27
<正>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每年的"两会"都被视为政策基调的风向标。2010年的三轮调控政策并没有遏制住房价上涨的步伐,最终以"量价齐升"的表现收官。在此背景下,楼市调控毫无悬念地成为2011年地方"两会"热议的焦点,传出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限购、房产税和保障房。因此,未来国家层面上对房地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以来,福州房地产市场最为热闹的事情就是开发商"圈钱"、"圈地"忙。虽然说福州国民经济受到国际金融海啸与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控、调整,已逐渐复苏,不少房地产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新的、更为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入手,论述了房地产在新的调控政策下面临的新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对策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目前的中央调控保持积极的态度,正视挑战、合理应对,从而在房地产"新政"下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五条"实施细则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及其调控又成为一大热门话题。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并未完全显现,有些地方甚至越调越涨,越控越高。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认为,目前房地产调控效果不明显,问题就在于是就房地产论房地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甚至头疼医脚。问题虽然表现在房地产上,但根子却在机制上,调控政策有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有的并未针对问题的要害,执行起来步调也不一致。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看来,房地产调控需要有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4)
针对近年来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客观现实,研究了房价的主要构成及调控现状。研究表明,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房价调控政策出台实施至今,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由此提出完善财政分配体制和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以及税收征管制度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