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随着氢能利用技术的进步 ,更高效率的新型贮氢合金的研制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所谓的高效贮氢合金一般是指容易吸收氢气并且可在常温下放出氢气的合金 ,其贮放氢量高于 3% (质量 )。长的吸 /放氢循环的寿命 ,是贮氢合金的另一个决定其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开发高效贮氢合金 ,日本  相似文献   

3.
氢能够溶解于非晶合金中 ,而且非晶合金吸氢后很少引起脆化 ,特别是含有Ti和Zr的非晶合金由于对氢具有相当高的化学亲和力 ,所以人们对其作为贮氢合金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些研究结果已经证明 ,含钛的非晶合金能够从气相中也能通过电解法吸收氢气。按H/M比值所定义  相似文献   

4.
硼与钠或钾可形成氢含量很高的氢化硼络合物 ,其中有些只限于作为氢化物还原剂来加以利用 ,但也有的物质正在作为高压氢发生剂进行实验研究之中。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开发化学结构简单而且便宜的贮氢供氢材料 ,他们首先开发了氢化硼钠 (NaBH4 )和氢化硼钾 (KBH4 )。作为这些贮氢材料已经确立的制取方法 ,其基本反应式是 (Na2 B4 O7 7SiO2 ) 16Na 8H2 → 4NaBH4 7Na2 SO3,这种产品的市场价为每kg6 0 0 0到 12 0 0 0日元 ,还相当昂贵。在一些国家的研究所和大学还研制了一种称之为…  相似文献   

5.
将纳米技术与贮氢材料结合起来,可显著的改变材料的贮氢性能。本文综述了纳米贮氢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Fe0.85Mn0.15Ti0.9M0.1(M=Zr,V,Ca)合金的贮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Fe0.85Mn0.15Ti0.9M0.1(M=Zr,V,Ca)合金的贮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0.85Mn0.15Ti0.9Zr0.1合金在室温下经几分钟的孕育期就可吸氢,但合金在氢化过程中形成了氢含量很高的α相,导致合金的贮氢量降低,同时还使p-c-T曲线的平台特性变差;Fe0.85Mn015Ti0.9V0.1合金的活化性能进上步得到改善,在室温下几乎不需要孕育期就可以吸氢,但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镁系合金作为下一代基础结构材料受到关注,正在作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的壳体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实际应用。它作为金属结构材料具有轻量,耐久、振动吸收、电导、热导性能好以及良好的再生利用特性。镁还具有贮氢特性,可吸收7.6wt%(质量分数)的氢,与氢的可逆反应可探索用于贮氢及氢的输送。 镁是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与氢结合形成稳定的氢化物相,是金红石型正方晶结构的β- MgH2。氢化物生成焓为-74.6kJ/molH2,脱氢反应要在300℃以上进行,这一温度在实用上显然过高,而且镁对氢分子离解为氢原子的触媒作用极弱,因此,Mg…  相似文献   

8.
(Zr,Ti)(V,Mn,Pd,Ni,Fe)2系贮氢电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r,Ti(V,Mn,Pd,Ni,Fe)2系贮氢电极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合金组元有选择地溶了,致使合金C147主相结构严重畸变,逐渐丧失了可逆贮氢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贮氢电池活化工艺与电池初始容量、充放电比率、电池极化、循环寿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设计贮氢合金时适当添加预防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的合金元素,有利于提高贮氢电池的活化性能。采用适当的活化工艺可以使贮氢电池达到最佳的放放电效率。在研究的最佳活化工艺:活化充电电流为Ic0.4C5A,活化时间为3.0h,放电电流为Id=0.2C5A,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活化次数为6次,经此工艺活经的贮氢电池的容量为246.9h/g,活化时的充放电比率为89%,经过450次充放电循环后,贮氢电池的容量下降28.1%。  相似文献   

10.
FeTi1.3(Mn)y合金的贮氢性能及其吸放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新  潘洪革 《金属学报》1999,35(8):805-808
系统研究了FeTi1.3(Mn)y(y=0,0.013,0.026,0.029,0.052)合金的贮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FeTi1.3合金中添加少量的富Ce混合稀土Mm可以显著改善合金铁活化性能,使未经任何活化处理的合金在室温下经较短孕育的期就能吸放氢。这主要是因为,在合金中分别以β-Ti和颗粒夹杂形式存在的过量的Ti和少量的Mn在氢化过程中首先与氢反应,伴随着的晶格膨胀导致合金中出现大量的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