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培亮  李伟涛  范德国 《金属制品》2020,46(3):29-30,34
网状渗碳体对盘条拉拔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满足用户对LX82A盘条网状渗碳体的要求,降低网状渗碳体不合格率,将加热炉加热段温度由980~1 010℃提高到1 020~1 050℃,均热段温度由1 110~1 140℃提高到1 140~1 170℃,改造2#、3#风机,风机风量由1.56×10~5 m~3/h提高到2.2×10~5 m~3/h。结果表明,通过工艺调整使网状渗碳体不合格率由6.5%降到2.5%,有效改善了盘条网状渗碳体级别。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胎圈钢丝用盘条组织性能均匀性,以?5.5 mm C72DA盘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佳灵"装置,改造风冷线跌落段,并对辊道速度优化调整,降低了盘条的同圈强度极差,使盘条的索氏体组织更加均匀,方向性更好.经用户使用,改善后的盘条拉拔性能更加优良,钢丝抗拉强度过程能力指数Cpk更高,钢丝的扭转等韧性指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使φ5.5 mm C82DA胎圈钢丝用盘条的脱碳层深度不大于0.03 mm的比例由78%提高到85%以上,对影响盘条脱碳层深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措施:加热Ⅰ段温度由1 030~1 070℃设置为1 040~1 060℃,均热段温度由1 090~1 130℃设置为1 100~1 120℃,浮动范围都由40℃缩小为20℃;钢坯待轧时,加热Ⅰ段温度由1 040~1 060℃降低为1 010~1 030℃,均热段温度由1 100~1 120℃控制为1 050~1 070℃,控制空燃比不大于1.82,炉压控制在6~8 Pa。采取控制措施后,盘条脱碳层深度不大于0.03 mm的比例由原来的78%提高到89%,提升了盘条质量,更好地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4.
姜洪刚 《金属制品》2021,47(5):35-38
通过对SWRH82B盘条拉拔杯锥状断丝的检验分析,发现断丝的主要原因是钢丝心部遗传有铸坯疏松、缩孔缺陷.铸坯中心偏析、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及盘条心部出现的网状渗碳体、马氏体组织同样可能造成断丝.盘条力学性能指标的控制及拉拔工艺参数的设定也会影响盘条的拉拔性能.针对不同的问题,分别提出对应的工艺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胎圈钢丝用C82DA盘条存在拉拔断丝率高、平均弯曲值低等问题。顶吹转炉通过“双渣+低温出钢+高拉碳”工艺,特别是采取特殊的熔池全过程强制冷却制度,达到转炉终点钢水w(C)≥0.60%的条件下,w(P)≤0.008%出钢,满足C82DA成分控制要求。转炉使用含铝低的Mn-Si合金,精炼炉使用低铝Fe-Si,将钢中全铝控制在10×10-6以下,有效改善C82DA非金属夹杂物大小和形态。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低过热度浇铸以及二冷强冷等技术应用,确保盘条金相组织中索氏体化率达到85%以上。对连铸过程控氧控氮,将钢中w(O)、w(N)控制在20×10-6以内,降低AlN及TiN夹杂物,C82DA钢的洁净度提高对改善质量效果明显。确保了在现有工艺装备条件下生产的C82DA盘条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丝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以0.30 mm冷拉镀黄铜成品钢丝为例,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研究拉拔钢丝扭转性能的影响因素。对于相同直径的钢丝,抗拉强度越高,扭转性能越低;对于相同抗拉强度级别的钢丝,C72DA,C82DA,C92D2材料生产的钢丝扭转性能相近;镀黄铜钢丝的加热时间过长或过短、温度过高或过低,拉拔钢丝的扭转性能降低;不同湿拉工艺拉拔的钢丝扭转性能相近;湿拉成品道次后采用矫直器,可以改善拉拔钢丝的扭转性能;拉拔钢丝在250℃以上温度且1 min以上时间进行回火处理,钢丝的扭转性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严士兴  徐亮 《金属制品》2021,47(5):31-34
SWRH82B盘条从13.0 mm拉拔至5.06 mm出现杯锥状断裂.对断裂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及断口组织形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源都在钢丝心部产生,并且心部大部分有异常组织,主要为网状渗碳体或条带状马氏体组织,该异常组织是造成钢丝拉拔过程中杯锥状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82B盘条异常组织在拉拔过程的变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察82B盘条的组织,发现异常组织(马氏体、网状渗碳体)在拉拔时造成纤维裂纹,夹杂物不造成纤维裂纹,异常组织超过一定的尺寸会造成拉拔断丝,提出消除或减轻82B盘条异常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C82DA胎圈钢丝用盘条表面产生红锈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炼钢过程中硅质量分数控制在0.10%~0.15%;连铸坯轧制前彻底除鳞;冷却水中杂质和油含量一定要低,而且要做到每天检查一次水质;冷却喷嘴间隙由8 mm改为6 mm;清扫喷嘴反向空气压力由原来的1.9 MPa提高到2.1 MPa,彻底清除盘条表面的水和附着物;吐丝温度控制在(900±10)℃。改进措施后生产的盘条表面红锈彻底消除,改善了盘条表面质量,满足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Φ12.5 mm YL82B盘条心部网状渗碳体级别不合格.为了提高YL82B一检合格率,减少盘条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断丝现象,对形成盘条心部网状渗碳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通过降低连铸坯中心偏析、合理制定加热制度、加大轧后风冷冷却强度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抑制了盘条心部网状渗碳体的析出.改进后Φ12.5 ...  相似文献   

11.
胎圈钢丝用C82DA盘条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满足用户对C82DA盘条不同强度的需求,设计两种生产新工艺:在原C82DA盘条生产工艺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进精轧机温度由780~810℃调整为750~780℃,盘条抗拉强度提高约20MPa,面缩率稍有下降,晶粒度细0.5~1.0级;进精轧机温度由780~810℃调整为840~870℃,盘条抗拉强度降低约25MPa,面缩率有所提高,晶粒度粗0.5~1.0级。金相检验表明,原工艺和新工艺的盘条金相组织、索氏体含量和中心碳偏析均符合YB/T170—2000的要求,分析认为晶粒度的变化是导致盘条抗拉强度产生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用户对C82DA盘条高强度的需求,设计C82DA盘条生产新工艺:在原有C82DA盘条生产工艺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精轧机温度由(880±10)℃调整为(820±10)℃,吐丝温度由(880±10)℃提高到(910±10)℃,生产线第2~第4台风机开启频率由36 Hz提高到40 Hz,第5~第12台风机开启频率由30 Hz提高到32Hz。采用新工艺生产的盘条平均抗拉强度为1 178 MPa,提高约60 MPa;断面收缩率稍有下降;晶粒度细约0.5级,珠光体片层间距平均减小约0.17μm;盘条金相组织、索氏体含量和中心碳偏析均符合YB/T 170—2000要求。分析表明,晶粒细化和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是导致盘条抗拉强度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螺旋肋预应力钢丝用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南龙 《金属制品》2009,35(6):53-55
φ12.5 mm的螺旋肋预应力钢丝用SWRH72B盘条在拉拔至φ6.25 mm时出现断裂。对时效和拉拔工艺进行分析,时效时间超过60 d,拉拔工艺合理。对盘条化学成分、断口和非断口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分析,化学成分符合技术要求,断口和非断口处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均较低。对非断口和断口处进行金相、中心偏析分析,非断口处的金相组织为索氏体和少量铁素体,断口处的金相组织为索氏体、少量铁素体和心部网状渗碳体,试样断口处中心碳偏析为4.0级。由碳偏析引起的心部网状渗碳体是造成盘条拉拔断裂的主要原因,减少坯料的碳偏析可以消除拉拔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SWRH82B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自义 《金属制品》2010,36(4):67-70
预应力钢绞线用SWRH82B盘条拉拔过程中易断裂。对冶炼、连铸、轧制等过程进行分析,提出SWRH82B盘条的质量要求:碳质量分数波动小于0.03%,化学成分均匀,夹杂物为MnS,S iO2等可变形夹杂及少量铝酸盐,尺寸一般应小于30μm;对SWRH82B盘条用坯料进行检查、修磨和精整;连铸时严格控制钢的成分均匀性、钢水过热度、二次冷却等,采用结晶器和末端电磁搅拌以减轻碳偏析;盘条索氏体化率达到85%以上,控制盘条心部渗碳体和马氏体等异常组织。造成盘条拉拔断裂的原因主要有时效期短、断面收缩率低,表面结疤、增碳,盘条心部出现网状渗碳体和马氏体以及表面擦伤等。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盘条合格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SWRH82B盘条异常断口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探讨同炉同批同工艺的SWRH82B盘条拉拔脆断产生原因。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有2根试样断面收缩率不合格,其中1#试样为11.00%,2#试样为25.9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脆性断口形貌,并对金相组织分析后得出结果:(1)1#试样脆断主要原因是钢中存在大型铝酸盐夹杂物和网状渗碳体组织,使得盘条的强度和塑性均显著下降;(2)2#试样网状渗碳体很少、很薄,而且索氏体率很高,断面收缩率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塑性变形时产生的位错堆积引起应力集中,表现为纤维区大、剪切唇厚和螺旋台阶。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证明结果与两试样断裂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SWRH82B盘条拉拔横裂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雍治文 《金属制品》2009,35(1):44-46
用于制作预应力钢绞线的SWRH82BΦ13 mm盘条拉拔到Φ5.02 mm时产生横向裂纹。采用扫描电镜、大型金相显微镜对拉拔横裂纹试样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横裂纹的原因之一是盘条表面增碳。碳富集较轻部位出现网状渗碳体,局部碳富集区严重的出现莱氏体。通过采取结晶器和末端电磁搅拌,自动液面控制技术,防止浇注时卷渣,配合低过热度浇注、恒速浇注、合理比水量可消除表面增碳。  相似文献   

17.
82B盘条异常组织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82B盘条的异常组织,针对马氏体及网状渗碳体问题,以直径12.5 mm的82B盘条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马氏体的形成原因:(1)C,Mn,Cr等元素的偏析,形成局部马氏体或心部马氏体;(2)轧制控冷工艺不当,冷速过快所致.提出消除或减轻82B盘条异常组织的建议:合理调整炼钢电磁搅拌位置以减小铸坯成...  相似文献   

18.
宁方峰 《金属制品》2011,37(3):13-15
扭转是影响胎圈钢丝质量的关键性技术指标之一。胎圈钢丝用线材的质量要求:晶粒度不小于6级,非金属夹杂物中A、C类夹杂不大于1.5级,B、D类夹杂不大于1.0级,索氏体体积分数不小于80%。线材尺寸精度按GB/T 14981中C级精度控制。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4°时,压缩率应大于20%;工作锥角度为12°时,压缩率应大于18.5%。影响钢丝扭转值的因素还有工作区长度和模芯粗糙度,研究了1.55 mm钢丝扭转值和铅温的关系,确定铅液温度为400~4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