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2019,(11)
[目的]筛选出对Q型烟粉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复配组合。[方法]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阿维菌素与6种杀虫剂单剂对Q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毒力及其复配后的增效作用,并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供试药剂中,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显示了较高毒力,LC50值分别为1.27、0.82 mg/L和1.15、0.68 mg/L。阿维菌素与吡虫啉、苦参碱、藜芦碱等3种药剂复配(有效成分1∶1)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增效作用较强,共毒因子分别为125.60、152.11、104.53和125.65、106.99、114.83。最佳配比筛选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苦参碱、藜芦碱复配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增效作用均以有效成分1∶4的比例最好,其共毒系数分别达到915.45、543.87、349.72和780.00、520.48、306.52,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1∶4)]的复配组合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效可分别可高达92.99%和90.36%;与主干药剂阿维菌素相比,防效分别提高3.86%~7.67%和6.59%~14.95%。[结论]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以有效成分1∶4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是田间进行Q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的最佳复配组合,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阿维菌素、氟虫腈等7种药剂及相关混配对B型烟粉虱的毒力及增效作用.结果显示:在7种药剂中阿维菌素和氟虫腈对烟粉虱显示了较高毒力,LC50值分别为1.122 9、3.081 3 mg/L,毒力倍数较毒死蜱分别为125.0和45.6;在新烟碱类药剂中啶虫脒对烟粉虱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7.1195 mg/L;啶虫脒和阿维菌素1:5和1:10的质量浓度比混配LC50值分别为1.3881、1.0647mg/L,显示了一定的相加作用;啶虫脒币口氟虫腈1:2和1:4的混配LC50值分别为3.765 3、1.5831mg/L,其中1:4混配共毒系数达到了219.79,显示了较高的增效作用;啶虫脒和毒死蜱1:4和1:8混配的LC50值分别为21.813、25.730 mg/L,共毒系数分别为135.68、177.16,有较高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学祥  叶正和  陈聪  苏贤岩 《农药》2015,(3):220-222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稻飞虱的良好药剂配方,采用玻管药膜法测定哒螨灵和仲丁威对稻飞虱的联合毒力,并加工成悬乳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哒螨灵对灰、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0.252、0.744 mg/L,仲丁威对灰、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10.541、7.255 mg/L;哒螨灵和仲丁威按质量比1颐1、1颐2混配对灰飞虱共毒系数分别为141.85、125.04,增效作用明显;按质量比1颐1、1颐2、1颐4混配对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0.67、189.57、148.70。35%哒螨灵·仲丁威悬乳剂175 mg/L施药后3、5、7、10 d校正防效分别为93.7%、87.2%、89.0%和82.5%,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结论]哒螨灵和仲丁威组合是防治稻飞虱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桶混助剂对30%螺虫乙酯·噻虫胺悬浮剂的增效作用。[方法]以桃叶为靶标,测定SP-017助剂、Silwet 806、罗普瑞助剂对30%螺虫乙酯·噻虫胺悬浮剂表面张力、接触角、持留量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桃树桑白蚧药效试验。[结果]30%螺虫乙酯·噻虫胺悬浮剂桶混罗普瑞助剂后,表面张力与接触角均减小,持留量增加。罗普瑞助剂以667~1000 mg/L(制剂用量)桶混使用时,对桃树桑白蚧的防效显著提升。[结论]罗普瑞助剂可显著增强30%螺虫乙酯·噻虫胺悬浮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5种杀虫剂对柑橘锈壁虱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并评估药剂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分别于2020、2021年开展了5种药剂对柑橘锈壁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0%呋虫胺悬浮剂100.0 mg/L的防效在药后1 d为73.54%~75.51%,药后14 d达到最高,为86.48%~90.30%;50 g/L虱螨脲乳油25.0 mg/L、10%虱螨脲悬浮剂33.3 mg/L、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16.7 mg/L的防效在药后21 d达到最佳,分别为83.51%~84.79%、87.19%~89.98%、86.17%~88.00%,其中10%虱螨脲悬浮剂和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的防效在药后28 d仍维持在80%以上。[结论]上述4种药剂的防效均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20%呋虫胺悬浮剂的速效性较好,10%虱螨脲悬浮剂和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持效性更佳,可在柑橘上优先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彭  黄新培  谢忠能  余晔  辛建忠  王春生 《农药》2012,(10):760-762,770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稻茎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水稻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3.52、1.60 mg/L,LC90值分别为31.27、21.50 mg/L,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用量50、75、100 g a.i./hm2于药后3 d的防效达61.6%~97.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7~14 d的防效达84.2%~99.2%,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结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较好药剂,推荐用量50~75 g a.i./hm2,重点喷施水稻茎基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室内毒力,在田间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成虫的LC50值为1.89 mg/kg;田间药效试验中,10%烯啶虫胺AS 100 mg/L对柑橘粉虱药后1、3 d防效分别为98.75%、96.04%。[结论]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9,(12)
[目的]为筛选出对梨园梨木虱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及其混配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测定试验3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梨木虱的田间防效。[结果]单剂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4.8~74.7 mg/L处理7 d时的校正防效为56.98%~85.81%,20~35 d时的防效为92.77%~100%,产卵抑制率65.50%~85.91%;5%阿维菌素微乳剂25.0 mg/L、7 d时的校正防效98.68%,20~35 d防效显著下降至52.42%~59.44%,抑制产卵率为64.78%;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效和产卵抑制率显著低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5%阿维菌素微乳剂。阿维菌素与螺虫乙酯复配后,显著提高对梨木虱的产卵抑制率;5%阿维菌素微乳剂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复配后,校正防效显著增加,持效期由7 d增至35 d,产卵抑制率显著增加至83.70%以上。[结论]防治梨园梨木虱时,可使用螺虫乙酯单剂、阿维菌素+螺虫乙酯或阿维菌素+呋虫胺混配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烯啶虫胺与氯噻啉复配的可行性,并明确其复配后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测定烯啶虫胺、氯噻啉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活性水平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当烯啶虫胺与氯噻啉之间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1、2∶1、3∶1、4∶1时,都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最佳配比为2∶1,共毒系数(CTC)达到159.6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烯啶虫胺·氯噻啉(2∶1)混剂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4.75%,明显优于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79.12%)、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70.73%)和3%啶虫脒微乳剂(70.54%)3种对照药剂。[结论]烯啶虫胺与氯噻啉按照2∶1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7,(3)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桃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977、5.8498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的相对毒力是吡虫啉的5.86倍。辽宁和陕西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4~48 mg/L对桃蚜防治效果达99.0%以上;山东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8 mg/L对桃蚜防效达85.0%以上。[结论]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田间分别在露红期和落花后各施药1次,整体的防治效果可持续近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5,(3)
[目的]指导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用药。[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结果]吡虫啉、噻虫嗪、三唑磷、毒死蜱、溴氰菊酯、氰虫酰胺、阿维菌素、吡蚜酮、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0.863 7、0.721 6、13.627 0、6.069 0、18.965 4、9.734 6、4.818 6、12.140 1、0.628 9 mg/L,这9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成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1.225 5、0.958 9、16.512 6、3.651 4、22.126 9、10.940 7、5.571 4、13.117 7、0.945 2 mg/L。[结论]吡虫啉、噻虫嗪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相对毒力极高。若虫和成虫对同种药剂敏感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5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兰  李新杰  袁忠林 《农药》2014,(10):756-758
[目的]筛选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5种药剂对麦蚜的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10%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6%烟碱·苦参碱CS、22%氟啶虫胺腈SC和25%噻虫嗪SG对麦长管蚜的LC50值分别为30.34、19.30、3.93、11.22、21.63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噻虫嗪SG和10%吡虫啉WP速效性好,药后1 d的防效均大于80%;22%氟啶虫胺腈SC、25%噻虫嗪SG和3.6%烟碱·苦参碱CS持效性好,药后7 d的防效达87.6%~92.8%。[结论]3.6%烟碱·苦参碱CS、22%氟啶虫胺腈SC、25%噻虫嗪SG和10%吡虫啉WP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5,(12)
[目的]明确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在防治水稻纹枯病上的可混性。[方法]采用室内联合毒力、盆栽试验法。[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5个配比的供试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5∶1的配比抑菌效果最好;盆栽试验表明:相同质量浓度下,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悬浮剂5#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高于其他配方。[结论]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和环氧虫啶混配对水稻褐飞虱的协同杀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静  郁季平  陈杰  邢家华  施顺发  张芝平  徐海燕 《农药》2014,(11):840-841,844
[目的]评估阿维菌素和环氧虫啶对水稻褐飞虱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二者混配的增效作用,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阿维菌素与环氧虫啶比例为1:1~1:12时均为增效作用,比例为1:8时共毒系数为140.80,增效作用最显著;将2种制剂进行桶混,药后7 d,25%环氧虫啶WP 45 g a.i./hm2+1.8%阿维菌素EC 5 g a.i.hm2,25%环氧虫啶WP56 g a.i./hm2+1.8%阿维菌素EC 7 g a.i./hm2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3.7%和88.4%。[结论]阿维菌素和环氧虫啶混配防治水稻褐飞虱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240 g/L氟啶虫胺腈SC防治番茄上烟粉虱的效果。[方法]采用温室和大田试验方法,测定240 g/L氟啶虫胺腈SC对番茄上烟粉虱的防效。[结果]温室中,240 g/L氟啶虫胺腈SC使用量72~108 g a.i./hm2时,3~14 d烟粉虱成虫、若虫防效均达90%以上。大田中,108 g a.i./hm2使用量对成虫和若虫3~14 d防效分别达86.8%和70.4%以上;72 g a.i./hm2效果较差。[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SC可有效防治温室番茄上烟粉虱,大田使用时要采用较高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对小菜蛾联合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采用浸液法研究了阿维菌素与毒死蜱联合混配对小菜蛾的毒力作用。[结果]结果表明:2种药剂单用时阿维菌素毒力高于毒死蜱,24 h时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LC50值分别为380.6794、2,274.0142 mg/L。24 h内两药剂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比例为1∶2.22时,48、72 h后的共毒系数可高达983和998,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2种药剂混配后表现为较强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噻呋酰胺与咯菌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最佳复配比例。[方法]采用盆栽法评价噻呋酰胺、咯菌腈及各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用孙云沛法评价各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噻呋酰胺与咯菌腈1:1和1:4时EC50值分别为13.74、13.9 mg/L,CTC值分别为163.98和187.67,增效明显。综合考虑药效和成本,选择噻呋酰胺与咯菌腈1:1制成25%噻呋酰胺·咯菌腈SC,田间试验表明,在60 g a.i./hm2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90.6%,优于对照药剂噻呋酰胺和井冈霉素。[结论]噻呋酰胺与咯菌腈混配对水稻纹枯病有优异的防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烯啶虫胺对柑橘绣线菊蚜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评价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对柑橘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用Potter喷雾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3%啶虫脒乳油对柑橘绣线菊蚜的LC50值分别为5.51、4.51 mg/L,两者毒力大体相当;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质量浓度25 mg/L于药后1~14 d的防效达88.7%~100%,与3%啶虫脒乳油15 mg/L防效相当;质量浓度为15、20 mg/L的速效性稍差。[结论]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是防治柑橘绣线菊蚜的理想药剂,在蚜虫种群密度较低时,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15~20 mg/L,在种群密度较高时使用25 mg/L,重点对新梢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19.
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马铃薯上桃蚜的更好药剂,在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都有较好的毒力,其中3.15%阿维·吡虫啉EC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730 4 mg/L;其次是5%高效氯氟氰菊酯ME、33%氯氟·吡虫啉SC、3.2%阿维菌素EC和9%噻虫·高氯氟SC,LC50值分别为0.873 1 mg/L、1.384 9 mg/L、1.855 3 mg/L和2.660 7 mg/L;22%氟啶虫胺腈SC、30%噻虫嗪SC和20%噻虫胺SC的LC50值分别为5.782 8 mg/L、5.8653 mg/L和6.279 3 mg/L;20%吡虫啉SL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低,LC50值为22.895 2 mg/L。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7,(1)
[目的]明确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为药剂生产及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测定不同剂量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对韭蛆的田间防效。[结果]对韭菜灌根1次,14 d后各处理的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350、1800 g a.i./hm~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效均达90%以上。[结论]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800 g a.i./hm~2的对韭蛆防效好,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