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明确新型杀菌剂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烟台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良好,第3次施药后14 d,30~90 g a.i./hm2处理防效仍在88.62%以上,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25 g a.i./hm2)。[结论]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是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较为理想的新型药剂,值得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姜大光  纪明山 《农药》2022,(4):289-291
[目的1明确吡唑醚菌酯与氟硅唑混用防治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药效、对花生的安全性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雾法,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花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吡唑醚菌酯与氟硅唑混用(吡唑醚菌酯12%,氟硅唑3%)有效成分用量112.5~135 g a.i./hm2,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防效可达80%...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上烟粉虱防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烟粉虱高工效的施药方式,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京郊温室中,应用热力烟雾机、常规喷雾、静电喷雾、超低容量喷雾和灌根5种施药方式防治番茄上烟粉虱。[结果]应用热力烟雾机施药对烟粉虱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用柴油作稀释剂时,防效在75%以上。应用热雾剂防治烟粉虱,防效在82%以上,减少1/3用药量,防效与常规常量喷雾施药方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热力烟雾机在烟粉虱的田间防治中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5,(5)
[目的]为明确37%苄嘧磺隆·唑草酮·炔草酯WP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小麦返青后、拔节前,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杂草防效和对小麦影响。[结果]37%苄嘧磺隆·唑草酮·炔草酯WP的田间推荐用量为77.7~99.9 g a.i./hm2。施药28 d后对杂草株数总体防效达90.30%~99.02%,鲜质量总体防效达93.06%~99.42%。[结论]37%苄嘧磺隆·唑草酮·炔草酯WP能有效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50%烟嘧磺隆·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水分散粒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烟嘧磺隆·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水分散粒剂的推荐用量为97.5~195 g a.i./hm2。施药28 d后对杂草总体防效可高达98.17%。[结论]50%烟嘧磺隆·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水分散粒剂能够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并对玉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啶虫脒不同施药方法在甘蓝中的残留及其对蚜虫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为供试植物.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测定啶虫脒在植株内的“生物抽提”作用及其对蚜虫的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后第3d,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量为1.093mg/kg,第21d残留量降低到0.016mg/kg;灌根后第3d,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量为0.033mg/kg,第21d残留量为0.043mg/kg,且残留持效期较喷雾法延长10d以上。施药方法不同,啶虫脒对蚜虫的防效也不同,喷雾法施用啶虫脒对蚜虫的短期防效优于灌根法(7d以内),但“持效期”较短;喷雾施药7d后,其防效大幅下降;而灌根法施药后第7~21d内.对蚜虫的防效一直保持在67%以上,在此期间可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5,(10)
[目的]明确60%草甘膦·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WP对桉树林地杂草的防治效果、最佳田间使用剂量及对桉树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行间定向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0%草甘膦·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WP推荐剂量为1 687.5~2 250 g a.i./hm2,施药后30 d对杂草总体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超过93%,防效优于50%草甘膦SP、56%2甲4氯钠SP和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单剂,且对桉树安全。[结论]60%草甘膦·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WP能够有效防除桉树林地杂草并对桉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8,(12)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575、0.1512、0.5639 mg/L。田间试验表明,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田间对火龙果茎和果实溃疡病最高防效分别达89.07%、92.72%。[结论]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田间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5,(1)
[目的]测定25%唑菌酯·氟吗啉SC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结果]从内蒙古及齐齐哈尔3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唑菌酯·氟吗啉SC处理剂量为225、375ga.i./hm2时,施药4d后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别达81.4%~82.3%、85.6%~86.2%,与其单剂20%氟吗啉WP 300 g a.i./hm2及72%霜脲·锰锌WP 1 080 g a.i./hm2处理的防效相当或更优,且处理的新叶更干净,新叶病斑较少。[结论]25%唑菌酯·氟吗啉SC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较为理想的药剂。考虑到用药成本,推荐田间用量为225 g a.i./hm2。  相似文献   

10.
李凌云  栾炳辉  陈敏  王培松  王英姿 《农药》2020,59(7):523-524,536
[目的]评价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方法]2016—2017年喷雾法于山东省海阳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33~66 g a.i./hm~2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药后9 d防效为88.15%~92.84%,末次药后11 d防效为89.75%~94.86%,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0%环氟菌胺悬浮剂。[结论]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之一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成螨的生物活性LC50为0.87 mg/L,优于联苯肼酯、丁氟螨酯和腈吡螨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唑醚螨腈悬浮剂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在60~75 g a.i./hm2剂量下,药后1 d防效为90.8%~92.1%,药后14 d防效为92.3%~97.1%。[结论]唑醚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有效防治草莓二斑叶螨。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6,(12)
[目的]明确42.4%唑醚·氟酰胺SC在推荐使用剂量下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效果,为生产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MRT"法进行方差分析,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3次施药后10 d,42.4%唑醚·氟酰胺SC 112.5、150 g a.i./hm~2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效为86.33%~90.17%;42.4%唑醚·氟酰胺SC 75 g a.i./hm~2与300 g/L氟唑菌酰胺SC防效相当,高于250 g/L醚菌酯EC和50%啶酰菌胺WG的防效。[结论]42.4%唑醚·氟酰胺SC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发病初期施用,推荐使用剂量为112.5~150 g a.i./hm~2。  相似文献   

13.
张睿  许辉  唐剑锋  王红艳  王开运 《农药》2013,(8):596-598
[目的]明确氟醚菌酰胺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和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进行室内保护和治疗毒力测定。[结果]氟醚菌酰胺保护和治疗EC50值为6.70、15.06 mg/L,而氟吡菌胺为7.66、9.68 mg/L。田间发病初期,25%氟醚菌酰胺悬浮剂375 g/hm2(制剂用量)喷雾后10 d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98.29%。发病后连续使用2次,间隔10 d,防效达97.74%和83.59%。1 687.5、562.5、270、135、67.5 g/hm2(制剂用量)的氟醚菌酰胺药液喷雾对黄瓜幼苗安全。[结论]氟醚菌酰胺可用于生产实践中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刘鹏飞  兰杰  李志念  关爱莹 《农药》2020,59(4):256-257,269
[目的]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杀菌剂。参考文献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期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通过环氧化物开环方法制备了氯氟醚菌唑,并采用活体盆栽测定方法测试了氯氟醚菌唑及对照化合物杀菌活性。[结果]化合物结构经1H NMR确认,氯氟醚菌唑在测试质量浓度下对黄瓜炭疽病、玉米锈病具有中等防效,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防效。[结论]氯氟醚菌唑对白粉病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以期为先导寻找新的杀菌化合物或研发高效混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2019,(11)
[目的]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安全有效药剂,分别选用5种生物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多抗霉素WP 2次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0.34%,0.3%丁子香酚SL 2次药后7、14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67.11%和77.38%,2种药剂的防效均分别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SE和100 g/L氰霜唑SE以及其他处理药剂。[结论]10%多抗霉素WP和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与其他保护性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9,(4)
[目的]筛选防除宁夏水稻田稗草的合适除草剂。[方法]选用6种除草剂进行田间茎叶喷雾试验,测定对稗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观察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50%二氯喹啉酸WP、25 g/L五氟磺草胺OD、5%嘧啶肟草醚EC、34%敌稗EC对稗草防效较差,30 d株防效分别为55.2%、59.7%~68.6%、68.0%、34.9%,鲜重防效分别为57.9%、60.1%~68.4%、66.4%、34.2%。10%唑酰草胺EC对稗草防效较好,株防效为98.6%~99.6%,但用量大易对水稻产生药害。100 g/L氰氟草酯EC对水稻安全,且对稗草防效好,株防效可达95.7%以上。[结论]氰氟草酯是目前防治宁夏水田稗草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21,60(5):379-381
[目的]探索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对花生叶斑病防效。[方法]依据花生叶斑病药剂防治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结果]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对花生叶斑病有较高的防效,不同梯度剂量下,防效幅度为59.65%~87.16%,与当地常用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比较,差异显著。[结论]200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可用于花生叶斑病防治,在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发展期,吉林省分别为7月上旬和下旬施药2次,适宜用量为75~105 g a.i./hm~2。对花生生长、开花、产量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14%草酮·乙氧氟草醚乳油对棉花田杂草防效和对棉花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效试验表明,14%草酮·乙氧氟草醚乳油的推荐用量为336~504 g a.i./hm2。施药45 d后对杂草总体防效可达94.43%。[结论]14%草酮·乙氧氟草醚乳油能够有效防除棉花田杂草并对棉花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17,(1)
[目的]明确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复配对冬枣炭疽病的防效。[方法]分别采用含毒介质法和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复配比例为3∶5时,共毒系数为198.72,增效最明显。4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C对冬枣炭疽病防效在75.69%~90.44%之间,优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WG和250 g/L嘧菌酯SC,与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相当。[结论]4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C对冬枣炭疽病防效较好,且对冬枣和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抗性多花黑麦草防除技术,为其防除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多花黑麦草对炔草酯等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150+150 g a.i./hm2)于小麦播后1 d进行土壤处理对抗性多花黑麦草防效最好,株防效达60.62%~94.38%,鲜质量防效达97.14%~99.77%。该处理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安全性好。[结论]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150+150 g a.i./hm2)于小麦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对抗性多花黑麦草防效较好,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