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江汉油田新沟咀组地层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马王庙、荆沙地区现场所使用的钻井液、固井液、射孔液对新沟咀组岩心损害进行室内评价,通过静态、动态评价试验,测定煤油渗透率恢复值,阐述了“三液”对新沟咀组地层的伤害现状、程度、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意见。  相似文献   

2.
江汉新沟嘴组油藏注入水水质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沟嘴组油藏注入水与地层及其流体不配伍、造成储层伤害严重的问题,文章根据新沟嘴组储层的基本特征,总结出了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注入水配伍性及其对储层伤害的研究,建立了新沟嘴组注水水质指标体系,并配套了水处理药剂,明显改善注入水水质。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层序序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目的层新沟嘴组的旋回结构,建立了新沟嘴组浅水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展布研究.提出了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对该凹陷新沟嘴组的油气勘探.尤其是岩性油藏的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建新地区新生界地层自上而下依次第四系平原组,上第三系广华寺组,下第三系荆河镇组、潜江组、荆沙组、新沟嘴组、沙市组。主要目的层新沟嘴组岩性为棕紫色、棕红色、灰色泥岩与石膏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间夹灰色粉砂岩。在对建新地区地层层序和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气测、测井、试油等多项井筒技术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显示,提出建新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Ⅰ、Ⅱ、Ⅲ油组均可发育有含油圈闭,油质以轻质油为主。  相似文献   

5.
东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的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等资料,对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含油层系新沟嘴组一荆沙组的原油来自新沟嘴组下段成熟和高成熟烃源岩,第二含油层系潜江组的原油,一是来自本组未成熟烃源岩,二是来自下伏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江陵凹陵油气勘探可以在新沟嘴组和潜江组寻找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又可在荆沙组和潜江组寻找“古生新储”的次生油藏。  相似文献   

6.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火山岩年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江汉盆地下第三系23个重武岩样品K-Ar同位素年龄测定,并按不同层位进行等时线处理,表明各组样品的年龄分别为潜江组四段41.0Ma、荆沙组45.5Ma、新沟嘴组51.2Ma、沙市组62.4Ma,与所处的地层时代基本一致。据此,编制了与火山活动事件紧密相关的江汉盆地早第三纪地层地质年代表。  相似文献   

7.
在对潜江凹陷建新断鼻地层层序和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气测、测井、试油等多项井筒技术资料综合评价了该构造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显示,提出建新断鼻新沟嘴组下段Ⅰ、Ⅱ、Ⅲ油组均发育有含油岩性圈闭,油质以轻质油为主。  相似文献   

8.
江陵凹陷是在前白垩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白垩-第三系断坳型沉积凹陷,有较大勘探潜力。应用地震层位标定、放大剖面精细解释小断层、水平时闾切片和方差体等物探解释技术对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圈闭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并对有利目标区进行了优选。确定了李6井、沙26x-8井、沙30井、沙305井、路18井等勘探井的井位,其中沙30井、沙26x-8井成功获得工业油流。研究加深了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油藏构造的认识,提高了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沟嘴组油藏是江汉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潜力区,如何提高新沟嘴组油藏的开发效果也一直是广大油田工作者重点攻关的对象。分析总结了新沟嘴组油藏注水开发特征,并深入分析开发特征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新沟嘴组油藏剩余油分布有利区域,结合目前现状,认为注水调整是下步工作的重点,油井适时压裂是挖潜的主要途径,而酸化工艺在新沟嘴组的运用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沉积微相与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反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体的沉积结构和几何特征,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波阻抗反演和层速度分析等可以有效地预测储层发育区。为此,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利用这一研究思路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储集性能评价。①对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因素进行了分析;②利用去砂试验和合成记录进行了高精度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③利用正演模拟和地震反射结构分析进行了沉积微相识别;④利用波阻抗反演和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储集体储集性能评价。在新沟嘴组下段发现了2个前积式反射结构和1个透镜状反射特征的分布区,分析认为,它们分别是水下分流河道侧向加积和河口坝沉积微相的地震响应。分别在2个砂体上部署了探井,均在新沟嘴组发现了油层,并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页岩油地质评价资源量为3.6×108 t,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其中地质评价Ⅰ类有利区陈沱口凹陷有多口井在新沟嘴组新下段Ⅱ油组泥质白云岩中获得油流。由于页岩油井通常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实现经济开采,因而地应力研究对该区水平井储层压裂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维地应力建模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提升井间地应力预测效果,传统的有限元方法由于方法本身的限制,井间预测效果较差,有必要利用地震资料反演技术来提升井间地应力预测的效果。针对该区页岩层矿物组分多、局部发育硫酸盐岩、地应力条件复杂的问题,首先对新沟嘴组页岩层开展基于实验室测量值约束的精细测井评价,其结果与岩心全岩X衍射测量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选择自相容近似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流程,对目标层的弹性参数进行了正演模拟,正演结果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然后,基于地层压力、实验室测量的岩石力学性能参数和测井解释结果,依据不同岩性的动静态关系,采用有效应力比值和构造应变法计算井的地应力参数。最后运用基于地震叠前反演技术的三维地应力建模方法,使用与一维地质力学建模相同的相关性和参数约束,建立了新沟嘴组页岩油的三维地应力模...  相似文献   

12.
新沟嘴组地层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均较差。地层粘土水敏性强,注水难度大,欠注层多。现有酸化、解堵压裂工艺措施效果不理想,有效期短,平均不到6个月,有的甚至无效,措施成本高,每口井施工一次至少8万元以上,应用挤水工艺对水井进行增注,效果好、成本很低、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等资料 ,对江陵凹陷下第三系两个含油层系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含油层系新沟嘴组 -荆沙组的原油来自新沟嘴组下段成熟和高成熟烃源岩 ;第二含油层系潜江组的原油 ,一是来自本组未成熟烃源岩 ,二是来自下伏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江陵凹陷油气勘探可以在新沟嘴组和潜江组寻找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 ,又可在荆沙组和潜江组寻找“古生新储”的次生油藏。  相似文献   

14.
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矿物百分含量分区、岩石碎屑组分特征、地层倾角测井特征等对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物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马王庙地区受到北东向的汉川和北西向的汉水两个方向物源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砂岩百分含量分布特征和沉积环境详细阐述了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各个油组沉积时期不同物源的影响程度,认为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受东北部汉川方向物源的影响,西北部物源的影响次之,两物源影响交汇于马10井—马39井区附近。Ⅲ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受到西北物源的影响较小;Ⅱ油组时期东北物源影响较前期增大,受西北部物源影响变化不大;Ⅰ油组时期仍以东北部物源影响为主,但其影响变小,而西北物源影响范围变大。  相似文献   

15.
<正>《潜江凹陷新沟嘴组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研究》项目是由江汉石油管理局科技处下达,由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完成,2009年获江汉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项目针对潜江凹陷新沟嘴组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发育,但构造复杂、储层变化快、隐蔽性强、难以发现的特点,借鉴了当前国内外寻找构造+岩性油藏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最新成果,对潜江凹陷新沟嘴组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各三级层序等时格架内生储盖组合研究以及各体系域沉积相和储层展布规律研究,对江陵凹陷岩性油藏分布有利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指出了荆州背斜带南翼、万城断层下降盘为岩性油藏最有利分布区,公安单斜带为岩性油藏较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岩性油藏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其成藏控制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筛选分析,提出储层条件是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期处于咸化湖盆沉积环境,硬石膏胶结物含量对新沟嘴组岩性油藏砂岩储层致密化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其中,硬石膏胶结物含量达7.5%是储层物性的临界值,当含量小于7.5%时物性好,当含量大于7.5%时储层物性变差明显,测井解释偏干。可利用古水深与硬石膏含量的关系,划分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鄂深8井于江汉盆地西南缘谢凤桥构造中发现了白垩系油气藏,油源对比表明,白垩系原油与沙市、荆西、花园油田新沟嘴组原油同源,源岩是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生油岩,成藏条件分析表明,谢凤桥构造位于梅槐桥生油洼陷,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该区白垩系储层发育,沙市组、新沟嘴组盐岩、膏泥岩盖层发育,构造形成期早于油气形成期,万城断层使下第三系烃源层与白垩系优质储层相接,是白垩系新生古储型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具有类似新生古储型油气成藏条件的万城断隆带是江陵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虎渡河-资福寺向斜周缘钻井地化资料对新沟嘴组下段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烃源岩特征进行生烃潜力评价及烃源岩平面分布的确认,纵向上主要以Ⅱ油组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为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平面上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天鹅洲—虎渡河—资福寺一带,厚度可达100m。总体评价虎渡河—资福寺向斜陷烃源岩属于中等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在此基础上本次采用盆地模拟的方法进行资源评价,根据资福寺向斜及周缘生烃区域分布面积和生烃强度计算新沟嘴组下段资源号约4700万t。并指出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江汉油区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储层类型油田的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变化关系,结合油田开发工作实际情况,分别总结出潜江组、新沟嘴组油藏的含水变化规律。潜江组油藏含水上升曲线呈S型,控水调整效果好;新沟嘴组油藏含水上升曲线呈直线型,控水调整效果差,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含水上升规律提出了分类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