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人口老年化迅速发展,城市老人的居住问题愈来愈突出。本文总结了国内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及居住建筑设计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对老年住宅的需求,论述了老年住宅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遗存是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引证,也是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值得珍惜和利用的物质资源。文章根据目前城市产业遗存利用的现状,在研究具体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中国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指出深化认识、丰富再利用模式、加强规划引导和完善机制保障等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乡村产业建筑遗存再利用实践的案例思考,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从宏观层面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产业建筑遗存再利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加深对乡村工业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改造;综合考虑后再开展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等乡村产业建筑遗存再利用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始建于1937年的天津第一热电厂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处于城市中心区,紧邻海河,是天津市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天津第一热电厂为天津市及周边省市的供电、供热做出了巨大贡献。天津第一热电厂记录了天津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构成了天津城市历史的印记。因此,对天津第一热电厂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第一热电厂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德国鲁尔区、英国泰特艺术馆、纽约苏荷区等进行案例分析;阐明了适合于天津第一热电厂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模式与类型,为今后天津第一热电厂和类似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我国乃致世界21世纪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城市老人居住问题将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而越来越突出。本文根据国外实践和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伦理的老年家庭居住模式。在剖析了老龄人居住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老龄住宅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滨水区的重要特征之一,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产业遗存的再利用工作中值得高度重视。本文以黄浦江滨水区的城市更新为例,探讨了文化策略在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的实施途径与现实意义,指出城市产业遗存的再利用需要从文化形态上加以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这将会导致城市中人均占有的空间比例越来越少,使得本就严峻的住房问题更加棘手。为了缓解人口问题给城市带来的压力,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居住微空间化”的解决办法。本文旨在研究微空间在住宅建筑中的现状、发展以及未来,对未来人均占有空间和住宅模式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并认为居住的微空间化是未来住宅模式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结合2006年建设部举办的中国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对新型中小套型住宅进行设计研究.在对城市居住现状及社会居住需求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租赁"这一市场需求为设计出发点,借鉴高新产业园孵化器的概念,提出"居住孵化器"的设计理念,探讨一种新的居住方式及空间模式.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部分中小套型住宅可以成为一种过渡产业,减轻中低收入人群和青年群体的居住负担;多样性与多适应性的设计手法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提高住宅的利用率;精密设计、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成为中小套型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住宅发展史的回顾,结合上海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对城市住宅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居住理念、居住模式、开发模式的转变,围绕城市经济、文化、产业、生态的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强调城市住宅的发展也受到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受当时社会科技水平的制约;但住宅发展的方向必定是高效率、高质量、节能高效、环境友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和住宅发展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06年建设部举办的中国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对新型中小套型住宅进行设计研究。在对城市居住现状及社会居住需求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租赁”这一市场需求为设计出发点,借鉴高新产业园孵化器的概念,提出“居住孵化器”的设计理念,探讨一种新的居住方式及空间模式。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部分中小套型住宅可以成为一种过渡产业,减轻中低收入人群和青年群体的居住负担;多样性与多适应性的设计手法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提高住宅的利用率;精密设计、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成为中小套型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片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中城市设计方法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城市设计在片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相关的工程实例,从解决新旧关系、功能、空间等矛盾出发,对原有场地、空间进行保留、拆除和新建从而构成一个新的有生命的场所,来探讨片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的策略,并阐述了片状工业遗产适应性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武昌沿江地区实施性规划开展了有关工业遗产的子项研究。以现状调研为基础,确定了武昌沿江地区工业遗产保护和与利用的总体思路,以保护为前提、以文化为指引,通过功能置换、景观重塑,及以传承工业记忆为核心的特色文化板块建设,以实现地区整体复兴。重点介绍了四美塘特色文化板块的景观意向设计与若干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实践,并引发对当前工业遗产再生实践和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需要回答好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政府利益如何不受损,即近期土地出让金不减少,这是工业遗产留下来的重要前提;二是开发企业利益如何不减少,这是工业遗产利用由被动变主动的关键;三是公众利益如何有保障,这是规划师的核心责任。从实践来看,土地收益问题是政府决策工业遗产采用"精细利用"还是"推倒重来"的关键环节。因此,应从经济平衡视角切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谋求政府、企业与市民三者共赢发展。目前,我国处在工业区更新较为剧烈的时期,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尚未成为决策者们的共识。以沈阳红梅味精厂为例,论述其"抢救式"规划实践的思路与过程,以期为当前这一特殊时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毅杉  夏健 《工业建筑》2008,38(4):27-31
城市工业遗产是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多元角度的研究,目前我国从城市整体角度研究,特别是从整合城市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相对比较匮乏。从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角度对其保护与再利用进行探讨,提出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的整体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勤  孟海 《工业建筑》2014,(10):176-180
近年来,随着技术革新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很多传统产业基地逐渐出现衰退,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城市工业遗产,而关于其保护与更新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外先进的保护经验基础上,探索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重庆工业发展脉络,分析出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息息关系,探讨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对于工业遗产的正确态度。从实践出发,针对当前重庆城市规划建设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和矛盾,探索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对策,提出保护和再利用的基本思路、措施和方法,平衡保护和开发的碰撞,在利与情的博弈中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为城市的文化进程树立正确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地城市传统工业基地走向衰弱,大量的产业建筑被抛弃、闲置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论文以绵阳市朝阳厂工业遗产保护改造项目为实际案例,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出发探索该理论在山地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对朝阳厂工业遗址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在融入城市空间结构、探索适宜的功能转化形式、传承保护工业文化、保护山地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共生策略。希望能为山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上海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上海越来越多的老厂房经过改造再利用重归现实生活,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全面概述了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并分析了其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带动老工业地区复兴这种保护与再利用思路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8  
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从工业遗产的认定与登录、保护与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并在此框架下立足国情,梳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甄别潜在的工业遗产,便于进一步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最后展望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重新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Targeted at the fragility of culture-led regeneration as a result of market frustrations and policy inst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 to re-examine the prospects of culture-led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s at the local level through the taxonomy of three signatures—The Beijing 798 Art Zone, The Shanghai M50 and The Guangzhou Xinyi International Club are chosen as different, yet representative case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ransformed creative clusters.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nd statuses of these pioneer culture-led regeneration projects, the pap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and confirms the model of practice for the reincarn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by creative clusters in the local context of the cities. Ultimately, the analysis of this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response to the cultural demands of the post-industrial era; however, it brings forth the inevitable challenges beyond economic dimension, from 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 The analysis further identifies those underlying reasons of unsustainability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cultural value” of urban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