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上海市苏州河的桥梁调研发现,桥梁空间分布不合理,过河交通量以机动车为主,桥上慢行驻留空间舒适性差等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倡导慢行驻留导向的桥梁规划与设计理念,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从建构慢行驻留桥梁的合理间距、建设适应快慢交通的桥梁体系、建立桥梁与过河吸引源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苏州河桥梁布局的完善建议;从实现人车和谐、复合多样驻留功能、创建丰富过河路径、促进历史桥梁的风貌保护和现代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苏州河桥梁通行空间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杨春侠 《规划师》2013,29(5):107-111
1引言城市桥梁慢行驻留空间是指除了满足机动车快速通过之外,可供行人和自行车慢速通行,或者配置了休息、观景、购物及餐饮等功能,供人们短时间或长时间驻留的桥梁空间。城市桥梁慢行驻留空间在机动化时代的现代社会趋于衰落。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引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需求快速上升.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更新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可行路径,而城市旧城区滨水空间更新往往面临多方面问题.结合上海市苏州河公共空间慢行贯通案例,针对目前旧城滨水公共空间岸线断点多、情况复杂、防汛墙过高、腹地不足等特点,从断点处理、桥梁建设、堤岸改造与分段控制4个方面提出相应慢行贯通策略,同时提出相应贯通保障机制,借此为类似城市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慢行交通复兴浪潮日益显著,然而在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中,慢行出行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步行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空间存在与城市活动规律不匹配、不满足交通出行需求等问题,慢行交通的路权分配不充足.针对城市中心区活动特点,从发展多模式交通的综合视角出发,探索中心区多层级慢行路权的建立方法,并通过统筹整合街道空间,实现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繁重的城市建设任务吸引大量异地务工者涌入城市。零散工是其中一个群体。本论文通过对西安市内零散工多方位的调研,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探讨城市零散工"驻留空间"的缺失问题,并为零散工城市驻留空间的设立提出建议。最后对驻留空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的营造——以杭州市武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行交通为目前的交通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发展方向,它是把与生俱来的步行交通和大众化的自行车交通等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不同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城市中日益恶化的交通问题,慢行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也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以杭州武林地区为例,着重探讨人车矛盾最为突出的商业区慢行系统的特征,以及营造城市商业区慢行系统关注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侯雯  徐永利 《华中建筑》2022,(10):150-153
自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战火一路向北,蔓延了大半个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恢复城内秩序,太平天国实行了一系列军事化管理政策,城市变成战争的堡垒。太平军败退后,城市不再像以往一样迅速恢复,空间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该文以苏州古城为例,回顾太平天国在苏州的战火,剖析当时太平天国政府对苏州古城实行的城市管理措施以及太平天国战败后苏州古城的修复演变,重新勾画出太平天国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图景。  相似文献   

9.
黄建清 《山西建筑》2004,30(23):35-36
针对当前丽水市城市体系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城市规划体系的经验,从编制城市动态规划方案、优化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城市体系规划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两个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实例,指出亚热带地区山水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地理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或户外空间进行评价,适用于公共空间、公园绿地等方面的评估。使用后评价(POE)能以老年人的视角评估慢行空间及设施的使用情况,并为其适老化更新提供相关依据。文章以POE为主要研究理论,结合使用者行为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场地考察法对居住区慢行空间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了适老化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琬乔  张译文 《四川建材》2016,(4):166-167,169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缓解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出行压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已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及慢行出行系统,但对于大部分已经以机动车为主导但公共交通发展尚为欠缺的中小型城市来说,慢行出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以慢行出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或多交通模式出行为导向的慢行系统设计成为"路权归还行人"的主要方式。由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构成的慢行网络是依托机动交通路网而形成的街道网络,而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及街道网络结合地形地势等环境特点发展,因此其慢行网络也具有三维特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酉阳县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中以慢行为导向的街道网络形态研究,并基于该研究对酉阳县慢行系统设计的实践进行实验性探索。本文以空间句法及GIS平台分析为主要量化研究工具,分析研究范围内以慢行为导向的街道网络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及具体控制措施,从而指导相应慢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3.
滨水工业遗产既是遗产,也是城市景观。从滨水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出发,探讨城市景观的共享性,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改造的3个特征和共享的5个特性。对上海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其共享性有待提升。并指出以共享为导向的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将对城市景观的发展做出新的引领和呈现  相似文献   

14.
江浩波  宋孟坤  肖扬 《风景园林》2022,29(10):122-129
城市滨水区品质提升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意义重大。既有滨水区品质评价研究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动互动视角,而基于视觉感知的人与自然环境被动互动视角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基于街景分析技术,构建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体系,对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进行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发现,上海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线性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有待提升。由此以期为城市高品质发展和精细化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顾纲  李冠元 《城市建筑》2021,(2):17-21,35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已蔓延至中小城市,而慢行交通由于其具有便捷、环保的特点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正在由传统工业向旅游商贸转型,对于慢行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其慢行系统建设存在诸多普遍问题,主要包括分级体系错位分配、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知识、知识社会和知 识经济等一系列概念和理论的内涵进行讨 论,分析了知识相关事业发展对城市区位 结构调整的主要要求。从空间支持系统的 构建出发,总结了提高知识空间品质需要 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闵 行区黄浦江两岸战略研究》相关案例,对基 于知识的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支持系统 构建的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最后,文 章探讨了知识城市理论对于我国城市转型 升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苏州河滨水区域现阶段两个城市更新案例的调查,对上海滨水工业旧区的城市可持续更新现状作了初步研究.并分析和讨论现有更新模式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的核心,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座城市发展并延续的灵魂。目前众多城市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城市人文价值与内涵,传承城市文脉,打造城市品牌,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文化建构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文章结合临安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项目,以公共艺术规划为视角探究新城文化建构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现代城市设计手段逐渐应用于名城保护与研究中.文章以苏州十全街为例,通过城市设计视觉维度切入,从图底关系、围合感、街道立面设计、景观等层面分析总结了苏州线性地域特色空间的三类特征:街随河走、屋顺河建的同轴线并置空间;以水埠、桥、广场、转船湾等为代表的结点空间和淡雅素洁、轻巧宜人的小尺度街巷空间,为名城地域特色空间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慢行所倡导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应当成为城市设计未来的导向,以回应我国“车本”的城市发展趋势和慢行主导的出行模式的现实。本文尝试对慢行网络导向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构建,并对达州市莲花湖片区城市设计实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