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质量》2013,(Z2):3-3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各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参照《大纲》要求抓紧编制各地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2013]98号)的解读,以及针对各个地区排水设施普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切实可行的排水(雨水)防涝规划编制技术路线。主要为精细型(严格按照《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和《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开展)、基本型(规划框架大致按照《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和《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开展,部分内容省略)、整合型(基于已有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尽可能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靠拢),以期指导各地排水(雨水)防涝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各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参  相似文献   

4.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利用水力模型来指导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截至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编制完成了该规划,但是模型的使用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以多个城市的研究报告为分析样本,从基础资料收集、模型参数率定、建模尺度、河道水位衔接、规划方案模拟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模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以杭州市高新区排涝模型应用为例,探索了排水防涝规划中雨水管网和河网耦合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23号文件与36号文件,明确提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的建设要求,并要求各城市2014年编制提交当地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为更好地指导各地规划的编制工作,2013年6月住建部发布《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但由于排水防涝系统极为复杂、新的综合规划要求高、编制时间紧、基础数据缺乏、相关的规范标准滞后、新技术和方法的积累薄弱,各编制单位对该规划的内涵、目标、系统构建等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困惑。结合多年实际项目经验与研究成果,针对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配套标准的制定、大-小排水系统构建、老城区的提标与改造、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应用、径流减排与污染防治等综合目标的结合及系统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新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中与水力模型相关的要求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水力模型在进行排水系统现状分析以及参与规划方案设计方面的诸多优势;结合试用水力模型软件的体会,提出目前水力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及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排水防涝的编制工作要基于水力模型进行,以龙海市为例,研究水力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编制工作的应用。结果表明水力模型可对城市的排水能力及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并可直观展示结果,对后续防涝系统措施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Digital Water Simulation)是基于SWMM和GIS技术的可视化建模与动态模拟评估工具,支持一维管网与二维地表的动态耦合模拟计算,完整反映排水管网整体运行负荷变化规律和城市内涝风险。系统按照《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建城[2013]88号)的要求,存储与管理排水系统相关数据,模拟结果满足《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建城[2013]98号)和新修订的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模型相关技术要求。该系统可有效支持排水系统的规划、改造、现状评估诊断和城市内涝风险分析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参考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结合上海市政总院在上海、南京、宁波、厦门、西安、昆明、温州、南通、扬州、昆山、盐城、衢州、曲靖、大同、武威、漳州、本溪、锦州等30余个城市的相关规划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了基于内涝防治数学模型的内涝防治规划编制方法,并分别以江苏南通和福建厦门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尺度和片区尺度的编制案例。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6月住建部发布《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来,截至2015年7月4日,全国已有接近一半的城市编制完成该综合规划,至今已有更多的城市完成该规划。在很短的时间内且相关规范标准缺位的情况下,编制这样一个高标准、高要求的综合规划,涉及许多新的理念、方法、技术和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困难重重。因此,需要客观审视综合规划的内容和质量。简要分析综合规划编制背景和编制概况,以全国16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排水防涝规划文本为研究对象,剖析综合规划在大排水系统建设、合流制改造、雨水管网提标、径流污染控制等几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志森 《城市住宅》2015,(12):97-101
以泉州东海组团为例,按照《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以Infoworks ICM软件对东海组团在遭遇防涝标准暴雨条件下的模拟结果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东海组团的内涝风险评估与高、中、低风险区区划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海组团整体内涝风险较小,内涝高、中风险区分别为75.4和51.7公顷,主要集中在东干渠下游及虫寻浦等地势低洼地带。  相似文献   

12.
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相关要求,结合重庆市山地城市特征及内河水系的总体分布,分析综合规划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综合规划的总体技术路线,并通过重庆市主城区约5 473 km2的综合规划实践过程与规划成果,从编制单位的组织与分工、基础资料收集、暴雨强度公式修编与设计雨型分析、排水能力及内涝风险评估、规划目标与标准的确定、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结合等规划各阶段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排水专项规划相比,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增加了内涝风险评估、径流控制、防涝系统规划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编制难度。根据原先对于福建省城市防涝问题的研究,结合福建省几个城市防涝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体会,讨论了内涝防治标准、排水水力模型以及与其他规划衔接等内容,并提出几点心得与同行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极端天气的增加,影响城市安全的内涝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排水规划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状城市安全的需要,顺应时代要求,编制更高标准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以沈阳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编制为例,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期为今后同类规划的编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四会市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对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的现状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各分区排水体制,并探讨了雨水管网规划和防洪系统规划,对类似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会市地理位置优越,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中国柑桔之乡、中国玉器之乡。近几年来,四会市城市发展十分迅速,而一直以来四会市城区内多个片区,在暴雨后依然存在内涝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编制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对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四会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内涝现象的频繁出现,国家提出了编制排水防涝规划的要求。与传统的排水规划相比,排水防涝规划增加了内涝风险评估、数学模型计算、径流控制、雨洪利用等多个新内容。如何在规划中落实上述要求,并使其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是本轮排水防涝规划编制的难点。以武汉市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编制为基础,探讨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城市径流控制章节编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中,城市内涝已经成为阻碍市民正常出行、影响人们财产安全的关键问题。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是解决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当前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国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按照《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建城[2013]88号)的技术要求,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信息平台,并构建了排水设施普查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对海量排水设施数据的标准化存储和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录入、查询、校验和分析等功能,为城市排水管理部门完成城市排水设施信息普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还为下一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模型和编制排水防涝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以《长兴县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为例,介绍在新大纲要求下雨水排涝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模型使用的一些方法和心得。通过将建模过程划分为大尺度整体模型和小范围详细模型两个层次分别建模,在提高建模阶段工作效率、缩短建模所需时间的同时,也使模型的精度能满足要求、模拟结果更贴合实际,并根据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温建筑技术》2021,(3):75-75
为落实城市人民政府排水防涝主体责任,确保2021年城市安全度汛,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全国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及重要易涝点整治责任人名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要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切实履行排水防涝安全职责,把治理城市内涝作为保障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组织城市排水、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运输、气象、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部门,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