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金属世界》2006,(4):F0003-F0003
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期间,承钢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6.93亿元,是“九五”的2.86倍。累计产钢903.08万吨,产铁882.71万吨,产钢材840.35万吨,生产钒产品1.99万纯,分别是“九五”的2.08倍,2.04倍,2.65倍和1.67倍。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3.34亿元,累计实现利税26.35亿元,其中利润7.35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73倍,2.53倍和2.50倍。  相似文献   

2.
《铸造设备研究》2007,(2):53-54
一、“十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简况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约150家铸造机械企业的数据看,我国铸造机械行业在进入“十五”的前两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不是很快,但仍然高于国民经济GDP的增长速度,而后三年主要经济指标都全面快速增长,且增速高于机床工具全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铸造机械全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3.
杜锋 《上海金属》2007,29(4):60-61
钢铁业以其资源、能源密集,生产规模和物流量大,工序流程长等特点,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成为环境污染大户。  相似文献   

4.
《铸造纵横》2006,(12):30-33
铸造机械,是机床行业的四大主机之一,在机械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 “十五”期间,铸造机械行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机床工具全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为基础机械不可缺少的铸造机械,在国家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实施振兴装备制业的大环境下,铸造机械行业仍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应当也能够继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各行各业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指明了方向。“十五”期间,湖南有色金属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68家。2005年全省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5万吨,比“九五”期末增加42.6万吨,增长51.6%;销售收入410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35.5亿元,增长450%,形成了从采、选、冶到深度加工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继续保持着主导地位和重要影响。但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大而不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优、创新能力差、产业集中度低、矿业秩序混乱、环保压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  相似文献   

6.
记者日前在“中国钨工业科技创新报告会”上获悉。中国钨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方案经过讨论正式出台。中国钨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孔昭庆对规划做了详细介绍。规划总结了钨工业“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十一五”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做了充分的分析,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提出了完成规划的政策措施建议。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十一五”期间,中国钨工业的发展目标,为企业完成目标提出了合理的政策方案。据悉,“十一五”期间钨工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控制钨品总量,推进产业重组,优化钨品结构,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开发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环保达标、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提高我国钨工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吉祥 《上海金属》2007,29(3):60-61
据山东省冶金创建资源节约型行业会议的资料、数据表明,山东钢铁工业在“十五”期间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由2000年的730万t、635万t和682万t发展到2005年的3211万t、3184万t和3008万t,平均年增长分别达到34.48%、38.28%和34.55%,在全国省市中的排位分别上升到第2位、3位和4位。济钢和莱钢都发展成千万吨产能的大型钢铁企业,全省钢铁业实现了超常发展,与此同时,全行业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焊接》2006,(4):7-7
1、关于“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尽管“十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机电产品出口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出口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出口结构尚待优化,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还较低,高精尖产品出口规模小,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批技术比较密集、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拳头产品;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研发及其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