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对水域瞬变电磁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方法局限性的分析,结合涪江穿越探测实例,提出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地质条件探测,探讨综合物探的工作方法技术、数据采集方法、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等在水域穿越工程应用的特殊性。工程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既可以弥补水域瞬变电磁无法定量计算视电阻率的缺陷,又可以对两种方法的探测结果相互验证,排除由干扰引起的假异常,从而有效地查明了工作区域的地质条件,为顺利施工提供了基础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双护盾TBM施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双护盾TBM的施工环境的分析,明确TBM施工隧道地质预报工作的难点。采用被动源HSP法、主动源ISP法和RTP法进行西藏DXL隧道的综合预报,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综合预报技术在双护盾TBM中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被动源HSP法、主动源ISP法探测掌子面前方地层构造界面分布位置与规模,辅以RTP法探测异常区富水特性,能较好地实现双护盾TBM施工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的预报,有效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铁隧道下穿已有建筑物桩基础的工程越来越多,探测和确定桩基参数是隧道施工的首要任务。针对建筑物旧有桩基及障碍物探测,常规地面物探技术很难保证探测的精确性,且物探方法应用较少,本文采用跨孔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研究建筑桩基的人工宜流电场分布规律与特征。首先简述了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的原理及技术蒔点,对不同尺寸的单桩、多桩桩基进行地电模型的数值模拟。然后将跨孔超高密度电阻率CT法应用在深圳市地铁9号线泥红区间下穿九明大厦桩基探测中,把观测结果进行数值滤波和反演计算,求解出桩基础的介电特性探测剖面,并与桩基地电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校核,最终确认了旧有桩基的直径和埋深,为地下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与以往常用的CT法工作不同,本次研究综合运用了现场CT勘测与理论有限元分析手段,将理论解析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验证了桩基地电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同时解决了工程中桩基尺寸与埋深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盾构区间施工提供详细的桩基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建筑物旧有桩基探测及障碍物探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抛石范围的探测对于港口建设、防汛墙加固改建、滨江改造等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探测对象抛石位于水下,常规的地面探测手段难以实现或取得理想的探测效果。为解决上海市黄浦江沿岸某处水下抛石的探测问题,本文采用了跨孔电阻率CT方法开展探测试验,即通过在水域设置钻孔、并将电极放置入测孔中,充分发挥该方法传输路径简单、信号保真度大的特点。通过现场试验,在六个钻孔内采集了二个断面的视电阻率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反演成像,获得了探测区域内的电阻率分布。在其它验证钻孔的约束下,对探测区域内的抛石分布范围和埋深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探测结果表明,跨孔电阻率CT法可以有效地对防汛墙抛石范围进行探测,可以提供水域内抛石分布范围及顶、底界面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时有发生,给隧道施工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岩溶隧道施工安全,须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钻孔及加深炮孔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用以探测岩溶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将该综合探测技术在贵南铁路九万大山一号隧道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在不同岩溶地质条件下使用不同的预报方法组合方式及预报方案,探清了隧道的溶洞空间分布、充填物特征及岩溶水性质,提高了预报精确度,降低了施工风险。得出结论:在岩溶隧道中积极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进一步查明岩溶隧道掘进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为制订隧道岩溶处理方案及围岩设计变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归屯隧道穿越地表则里村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即本段主要存在一断层、部分地段埋深不大且岩体风化深度较大、线路左线经过村庄内一古建筑、地下水的影响等工程地质问题,选择"以地质法为基础、洞内以HSP与TSP-200进行掌子面探测,地表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对隧道此段进行综合超前预报"。实践证明,采用该综合预报方法满足了施工要求,达到了快速、安全通过隧道特殊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复杂闹市区如何开展物探工作,对地下防空洞实施有效探测,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地质雷达法、地震影像法和瑞雷面波法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喀什少数民族聚集区地下防空洞探测中的应用,并列举实例进行说明,充分反映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下管线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大量使用,深埋管线探测技术成为了一个新课题。结合工程实例,分别将高密度电阻率法、瞬态瑞雷波探测和地震映像等物探方法应用到深埋管线工程探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可为同行业内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顶管沿线的基岩面起伏情况是基岩浅埋地区顶管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采用具有高效、经济、线状勘察特点的综合物探方法与少量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手段,对顶管沿线的基岩起伏情况进行探测,可以实现高效勘察与成果可靠性的有机统一。以广西玉林市某排污干管工程为例,采用瑞雷面波结合地质雷达的综合物探方法对顶管沿线的石灰岩顶面进行连续探测,探测成果与后期钻探验证结果非常一致。实践表明,在浅基岩地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可有效地获取基岩面的起伏情况,为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岩溶地区,富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常是制约隧道正常施工的主要因素。超前地质预报是探查地下工程开挖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降低施工风险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成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文章提出了运用“地质调查法+TSP+TEM+超前钻探”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岩溶地区隧道不良地质情况进行探查,建立了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使用TSP长距离辅助探测技术,以小线圈瞬变电磁法为核心手段,最后再通过超前地质钻孔来验证的综合预报流程。以某岩溶地区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了“地质调查法+TSP+TEM+超前钻探”综合超前预报方法,达到了提高预报准确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