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承压拱在隧道喷锚支护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隧道施工中对于Ⅲ类围岩喷锚支护的参数设计多数是根据围岩位移监测结果,经工程类比确定,没有考虑围岩主体对支护参数的影响.根据锚杆加固机理,从理论上阐述了系统布置锚杆时,由于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共同作用,在锚杆互相作用影响范围之内将形成一个加固后的承压拱.承压拱的厚度与锚杆的长度、间距、围岩的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给出了锚杆加固影响范围系数Kl计算方法,并根据围岩稳定所必须形成的承压拱最小厚度、锚杆加固影响范围系数Kl和锚杆的间距来确定锚杆长度的方法.优化后喷锚支护成本可降低30%.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需要对隧道进行初期支护.本文就隧道工程掘进中的喷锚支护作业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以砂土的特性,锚杆锁定力,喷锚支护施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砂土深基坑采用喷锚支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论述了复合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圳汇鑫大厦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给出了复合喷锚支护结构应用在此工程中的设计和施工工艺,提出了这种支护技术在淤泥土层中使用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围岩特性,采用工程类比法,对软岩顶板的支护方式和材料进行了优化选择,利用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既经济高效,又满足了防火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6.
锚网喷联合支护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围岩特性,采用工程类比法,对软岩顶板的支护方式和材料进行了优化选择,利用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既经济高效,又满足了防火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成都某大厦基坑边坡支护方案的设计、施工情况,论述了土钉墙喷锚支护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竹筋喷锚支护技术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竹筋应用于基坑喷锚支护是岩土工程基坑支护中的一项新兴工艺,适应了当今建筑业朝着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节约了投资。简要阐述了竹筋喷锚技术的设计、施工、节点构造等内容,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表明了该技术具有相当显著的经济优势,使竹子这一古老的建材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再次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110kv送电线路中塔位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喷锚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案、材料要求、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以及现场质量管理和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喷锚板支护结构新技术运用于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依据受力机理分析及计算结果,指出基坑支护中的喷锚板与隧洞支护的喷锚混凝土有本质区别,提出破坏型式界限公式,改进钢筋的配置、喷射层厚度及 设置双垫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钢拱架支撑是地下洞室开挖中的重要支护型式之一,与喷锚支护措施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减小围岩失稳机率.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际,针对不支护、喷锚支护、钢拱架与喷锚联合支护等不同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导流洞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塑性区,喷层、锚杆及钢拱架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喷锚支护相比,采用钢拱架与喷层、锚杆组成联合支护体系能够对围岩变形提供直接抗力,围岩位移和塑性区范围大大减小,各支护材料的应力也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为导流洞围岩破碎洞段施工期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衬砌与围岩是水工隧洞的主要组成部分,外水压力是其承担的主要荷载之一.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例,建立其发电引水隧洞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针对衬砌与围岩有条件联合承载作用特征,对衬砌外围岩变形模量进行折减以反映围岩的作用,并引入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薄层单元量化反映衬砌与围岩有条件联合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与衬砌完全单独承载外水压力计算结果相比,围岩在承担外水压力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且随着外围岩体变形模量的增加,其所分担的外水压力越大;采用薄层单元量化后,衬砌与围岩的联合承载机理更为明确,薄层单元开裂前,围岩承担外水压力较多,薄层单元开裂后,衬砌承担外水压力较多,因而要确保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质量,以提高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四个巷道支护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锚注支护的时间效应,为将锚注支护推广到掘进巷道中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埋地层中修建盾构隧道,特别是围岩表现蠕变特性,研究一种管片衬砌配合压缩层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采用有限差分与离散元的耦合计算方法,进行了管片衬砌壁后注浆、管片衬砌壁后填充碎石可压缩层、管片衬砌配合碎石可压缩层和高强预应力锚杆的支护效果对比研究.从围岩塑性区发展、沉降随时间变化、管片衬砌弯矩和轴力分析了联合支护效果.从碎石可压缩层的压缩变形路径、锚固围岩的位移矢量等角度揭示了联合支护的细观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仅采取管片衬砌配合碎石可压缩层的让压支护手段无法维持管片衬砌的长期稳定;联合支护结构型式既可以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也能够有效吸收围岩的蠕变变形.联合支护的作用机理由两部分构成:碎石可压缩层的让压作用与高强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作用.其中,碎石可压缩层的让压机理主要通过颗粒间相互嵌挤和错动移位作用调减管片衬砌壁后接触力;高强预应力锚杆的加固机理是由锚杆形成的锚固区控制了蠕变变形的过大发展.研究结果对未来盾构工法修建深部高地应力、强蠕变隧道的支护型式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在役双曲拱桥的承载能力与动力特性,对某净跨为36 m空腹式双曲拱桥进行了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及空间有限元分析。测试结构的静态应变、动态应变、挠度、自振频率、振型及加速度等结构反应,计算得出冲击系数。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变校验系数为0.5~0.9,结构具有较好承载力。实测的各阶频率及相应振型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桥梁整体竖向刚度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黑沟隧道裂缝漏水工程整治提出了一整套治水方法 ,并制定工艺流程。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施工工序简单合理 ,操作方便等特点 ,且技术可靠。工程应用表明效果良好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可以在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local scour around vertical large-sized cylinder due to combined action of wave and current,the sour morphology,scour process and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around the cylinders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ocea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n local scour around the cylinder is considered in physical model tes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ncipal effect factors on the scour in fine-sand seabed are wave height,wavelength,current velocity,ratio of diameter to wavelength and ratio of depth to wavelength when the ratio of cylinder diameter to wavelength is from 0.2 to 0.8.In this paper,dimensional analysis theory is utilized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equation for forecasting maximum scour depth around large-sized round cylinder base due to the combined action of wave and current.The results computed with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and found to be in good consistency.The results in this studie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maximum sour depth around analogous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8.
桩基托换的关键在于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连接方法和可靠性能。本文结合某城市地铁隧道穿越高架桥桩基主动托换工程,提出了一种新型连接方式:凿毛+钻孔植筋(植筋胶)+建筑胶喷面的连接形式。设计制作了3个试件,结合面每30 cm×30 cm范围内植入一根钢筋,部分试件梁部箍筋加强,进行了重复静力加载试验。试验分析表明:此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最大可达9.208×10 3 kN/m 2;提高新浇筑梁的箍筋配筋率对提高界面抗剪承载力有较大作用;植筋在新旧结合面抗剪能力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新旧混凝土交界面上植筋所受的力较大,植筋两端受力较小;此连接形式在大轴力桩基托换中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