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某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某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地质灾害现状分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两方面对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自特点就其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某地下通道工程为背景,首先对评估区已有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对象进行了现状评估,通过分析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并以此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分级综合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四川荣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瑛 《山西建筑》2009,35(2):96-97
结合遥感解译和室内分析统计等综合手段,基本查明了荣县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发育条件,并根据全县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对荣县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分区与评价,从而避免和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马显春  石碧波 《山西建筑》2005,31(15):59-60
结合近年来西安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对未来十年西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了探讨,对西安市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建立西安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促进西安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磨英飞  李轶  劳伟 《四川建材》2006,32(4):232-235
在南宁市第三系膨胀岩土分布区,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频繁,为了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对该区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阐述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红艳  杨丽明 《山西建筑》2009,35(2):102-103
针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对深埋长隧道工程开挖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行了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措施评价,探讨了广东公路地质灾害的特点,指出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时,应从成因、特点、防治措施及措施效果等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孟令军 《山西建筑》2012,38(1):62-63
以江边水电站为例,基于工程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综合分析了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根据不同灾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目前地质灾害评价模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采用频率比模型进行了密云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分区。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然后综合考虑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GIS平台,实现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相似文献   

9.
杨智琴 《山西建筑》2010,36(22):139-140
针对稷山县境内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介绍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对稷山县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该县治理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管道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原则和步骤,采用ArcGIS平台对忠武管道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研究,对管道沿线滑坡地质灾害等级进行了划分,为管道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闫水玉  刘鸣 《室内设计》2013,28(6):57-63
山地环境脆弱性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是山地城市规划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石棉县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山地城市规划应对策略,提出了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镇体系适应性布局、中心城区空间规划灾害应对(选址,密度分区,防灾空间建设)、建设用地灾害点安全治理为主线的系统性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工程地质分区是保证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建筑物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工程场地作为区域的规划单元,根据其所具有的复杂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然后针对各个地质分区提出岩土治理方案,对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宝鸡石鼓阁景区的边坡问题勘察和分区治理方案以及建成后效果为例,对该边坡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作一阐述和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分区是保证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建筑物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工程场地作为区域的规划单元,根据其所具有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有助于正确评价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及地基基础方案的合理性,对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芜湖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厂房工程场地为例,结合勘探、土工试验成果研究,建立工程地质分区模型,依据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等要素对该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为该工程的设计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广州市某规划核心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开展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综合确定各规划分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和地质环境质量优劣,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规划分区的地基条件和施工条件,开展各类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对比分析和研究,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基坑工程等,根据各规划分区工程建设适宜性与经济性,合理调整规划布局,降低后期城市建设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涛  梁乃兴 《山西建筑》2008,34(6):122-123
根据云南省地形地貌构造特点,对该省进行地形地貌三级区划,分析研究了三级自然区划上的土基回弹模量E0设计参数,通过对设计参数E0的收集、整理,确立了不同土质在不同自然区的土基回弹模量E0的范围,为公路设计提供一个较精确直接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6.
孙秋华 《建筑与文化》2016,(12):174-175
调查了嶂石岩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以嶂石岩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为例,研究地质公园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其功能区划分为管理区、旅游观光区等5个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进行了项目策划。该功能分区有利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嶂石岩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多创新区划技术中的一种,“叠加区划”技术广泛应用于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地方城市的区划法规中,并在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在比较传统区划、叠加区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差异性的基础上,指出叠加区划技术在完善中国控规环境保护体系方面更具适用性与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叠加区划应用于控规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实施要点,为明确控规环境保护职能、完善控规环境保护体系架构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玉霞 《山西建筑》2011,37(35):20-21
结合大同县荣森原生态度假村现状对其开发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项目开发基础,提出了准确定位和旅游理念,阐述了相应的规划原则,并对分区规划,绿化规划及交通规划等内容作了介绍,以期指导该度假村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露天矿边坡引起的岩土工程风险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对露天矿边坡灾变机理的研究,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环境和现场勘察资料,选取坡度、高程、地质岩性、地下水位、地质构造为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露天矿边坡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等级划分.通过危险等级区划图,确定出边坡不稳定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1%,需特别注意,应采取加固监测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以松新黑水河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统计、地质环境分析、典型滑坡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断裂构造、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6个与滑坡发生相关的要素作为危险性评价因子。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采用自然断点法的数据分类方法,运用频率比——面域模型,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松新黑水河地区滑坡危险性分区为:高危险区、中等危险区、低危险区3个区域,所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分别为32%、5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