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某扩改工程中隧道施工为背景,通过对CRD方案和台阶方案进行技术性的比较与选择,论证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为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方案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窝山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短台阶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大窝山隧道进口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采用短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进行作业的施工技术,并提出了质量控制要点,总结了七步开挖法施工的优点,从而使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完全处于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锋 《山西建筑》2007,33(11):345-345,356
结合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张茅隧道的施工,通过模拟短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应力应变过程,以及对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在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短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和具体施工要点,解决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诸多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奥法施工理念,详细介绍了付罗坡二号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大断面段开挖方法、爆破设计参数优化和洞室变形监控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大断面黄土隧道修建过程中开挖施工引起变形收敛值大、无法保证围岩稳定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并借助ABAQUS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的力学特性,保证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某隧道出口段强风化千枚岩地层中拟采用的传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与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相应施工方法下隧道围岩发生的变形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更有利于控制隧道施工期间所引起的围岩变形,可适合于强风化千枚岩地层中隧道出口段的施工。  相似文献   

7.
鲍海荣 《四川建筑》2012,32(2):228-229
结合郑西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张茅隧道采用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对初期支护型钢的受力和位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主要施工步骤,及型钢的受力特点和对施工影响较为重要的工序。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大断面软弱围岩开挖技术,详细论述了隧道开挖使用的三台阶七步法的工艺流程、适用条件和施工控制要点,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为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大断面软弱围岩开挖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齐银强 《四川建材》2022,(1):124-126
以彬县隧道工程为例,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地质特性、开挖方案、机械配置,合理优化三台阶,充分发挥机械效率,有效排除水干扰,实现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快速施工,解决富水软弱泥质砂岩下仰拱施工速度制约掌子面进度的问题,对今后类似围岩下隧道施工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三台阶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活宝山隧道施工使用三台阶法钻爆开挖为例,介绍了软弱围岩三台阶法的钻爆开挖、支护、喷锚等施工工艺,并与CRD法作了简单比较,指出三台阶法在大断面软弱围岩中能够保证安全,且降低造价,缩短工序循环时间,具备较大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启光 《山西建筑》2010,36(33):324-325
探讨了三台阶七步法在软岩隧道中的应用,对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护、步距控制、监控量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与双侧壁导坑开挖法、CRD法等进行了比较,总结归纳了该法的优点,以期更加完善的推广应用该工法。  相似文献   

12.
李洲 《建材世界》2014,(3):110-112
详细介绍了短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技术特点,并对其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施工安全、质量控制等进行分析,并以全长6015 m新屋基隧道开挖为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软围岩开挖时存在的软岩、断层等难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法比较隧道跨度W、埋深h、高跨比λ、隧道开挖技术以及机械掘进尺寸对施工工程因素作用下上软下硬地层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当软硬地层组合不同时,比较W、h、λ和地层隧道的软硬地层分界面中关键的位置参数β同地层隧道上部较软的地层参数Ds与地层隧道下部较硬的地层参数Dx对这三者同隧道地质因素以及隧道工程因素彼此相互作用为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在稳定性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研究只有h因素变化时对上软下硬地层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隧道的破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W和埋深h属于隧道工程因素给上软下硬地层隧道自身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里面最关键的,影响第二的是高跨比λ;当隧道在开挖后自身稳定时,W是影响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共同作用下隧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反之是Ds软硬分界面改变了上软下硬地层隧道的破坏模式,当为深埋隧道时,上部较软地层是最薄弱的地方,实际工程中要加强支护。  相似文献   

14.
 偏压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是多方面影响因素叠加的结果。结合武广高铁尖峰顶隧道下穿地表高压输电线塔的工程实践,首先对隧道施工前后地层变形监测和分析提出控制大变形的工程措施,然后采用综合统计和理论分析,研究地形条件、地层产状、隧道和通道施工、地面荷载、地表坍塌造成的地层变形与建筑物位移的关系,最后以流固耦合数值分析为手段对影响地层变形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 偏压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下穿工程,地表地形引起的地层变形是影响地表建筑物水平位移和倾斜的主要因素;(2) 地层变形叠加效应对建筑物倾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方向性,当多重因素引起的地层变形产生互逆方向位移叠加时对控制建筑物倾斜有利;(3) 软岩顺层斜坡地面下的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地层变形在垂直于隧道轴线两侧呈非对称分布,变形最大区域位于向山坡侧;(4) 从影响地层变形长期效应上看,因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增量波动大但收敛快,地表地形引起的地层变形在施工后仍持续发展,成为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长期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考虑隧道施工过程中周边地层变形的时间–空间发展过程,研究了隧道不同位置多工作面同时施工条件下地层变形的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进一步讨论了隧道对向施工、背向施工、纵向施工分部前后间距等施工因素影响下隧道周边地层变形的变化规律。在双向对向施工条件下,地表上方出现的正曲率和拉伸变形比单向施工时约大一倍,对地表建筑设施不利,隧道施工中应避免在有重要建筑设施地段交会贯通;隧道不同开挖分部纵向间距应大于一倍的开挖影响半径。研究成果为隧道施工中采取工程措施控制地层变形,保护隧道周边建筑管线设施的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应力软岩地层中时常发生的隧道塌方事故,以某铁路隧道Ⅳ级较软围岩洞段为研究对象,在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与地应力测试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该隧道进行有限元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开挖方案进行优化,并在优选方案的基础上对锚杆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开挖进尺越大,开挖扰动越大,围岩的变形位移量越大;(2)采用预留核心土法比采用全断面法和三步台阶法更有利于隧道稳定;(3)锚杆加固法在高应力软弱围岩中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隧道的开挖稳定性及安全支护提供参考,并对类似高应力软岩隧道的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侯敏 《山西建筑》2012,38(21):181-183
为有效的控制浅埋段的围岩变形,将浅埋段开挖方法由两台阶改为三台阶七步法,并缩小施工步距;明洞段(泥石流沟)地质为砂质黄土,大开挖可能会导致边坡的坍塌和滑坡,将明洞段采用半挖方式和明洞暗作,为以后过泥石流段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黄土是特殊地层 ,大规模修建黄土隧道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故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还不够成熟 ,特别是浅埋、富水、软弱地段黄土隧道施工更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通过采用超短台阶上弧导坑开挖 ,多层小导管——钢拱超前支护和加强监控量测等综合措施成功通过了浅埋、富水、软弱地段 ,达到了国内黄土隧道施工的先进水平 ,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王鑫  张泉  徐亚利 《工程勘察》2010,(2):19-24,89
本文以某大断面土质隧道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台阶法、弧形导坑法和中隔壁墙法三种土质隧道常用开挖方法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弧形导坑法为适合本工程的较优施工方法,进而结合其在隧道施工中的监控测量结果,得到了大断面土质隧道施工期间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发展规律和变形特性,为围岩稳定提供了可靠信息,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并通过施工期实际监测结果与相应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类比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开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波 《施工技术》2004,33(10):28-30
研究公路隧道几种常用开挖方式对围岩的变形量、应力场、塑性区以及洞周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从力学的角度选择最适合在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地层的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