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端行波故障定位原理简单,但受行波波速的不确定、输电线路长度差异以及行波波头到达时间记录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定位误差。在常规双端行波故障定位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算法,通过记录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刻、参考端记录的故障点反射行波和对端母线反射行波到达时刻,解方程组得到不受波速和线路弧垂影响的故障定位结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行波故障定位装置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配置原则对电网中的变电站配置行波定位装置,然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将配置过程和优化过程有效结合后提高了初始配置方案的质量,缩小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寻优范围,从而提高了求解速度。实际系统的配置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适当的优化配置可以在不影响定位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定位装置的布点,从而有效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发生了故障后,故障点将产生向两侧变电站母线运动的行波,利用GPS记录两侧行 波波头到达的时间,可实现输电线路精确故障测距。根据这一原理研制成功的输电线路行波 故障测距装置XC-11已投入试运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分析了输电线路重合闸暂态行波的产生机理和传播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重合闸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原理,即E型现代行波测距原理,并详细分析了这种原理的4种运行模式,即标准模式、扩展模式1、扩展模式2和综合模式。然后,对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断路器触头反射波的识别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EMTP仿真和实测暂态波形分析表明,利用重合闸暂态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原理是可行的,并且通过与其他行波测距原理配合使用,能够提高永久性故障的测距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基于故障稳态量的常规故障定位及基于故障暂态行波的行波定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文中对常规定位模型进行改进,既简化了计算,又提高了精度;同时对行波定位进行改进,采用专用行波传感器,提高GPS同步时钟精度与采样频率,并利用小波变换进行行波波头检测,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把常规定位和行波定位有机结合,研制了输电线路故障综合定位系统。动模实验、高压冲击试验和RTDS试验都表明该综合定位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很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情况下,由于雷电流幅值差异较大,有可能导致雷击点与短路点位置不同,这就影响了行波测距的精度。此时,雷电波在短路点发生反射,而利用雷电波和短路点反射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计算雷击点与短路点的间距。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已知雷击点时,通过计算雷击点与短路点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短路点定位的新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可能影响该短路点定位的相关因素。EMTDC仿真及实例验证证明了所述短路点定位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网络结构的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网中环路的存在会影响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间与行波传输路径的匹配,影响故障点位置的计算。为此,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网络结构的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对于故障线路不包含于环路的情况,利用Floyd算法搜索故障点到网络中各节点的最短路径;对于故障线路包含于环路的情况,确定环路中初始行波到达时间最大的节点为解环点,并提出了剔除无效路径的时间判据,将复杂故障网络简化为辐射形网络。在辐射形网络中,运用基于整个电网的故障行波定位算法,实现全网综合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适用于任何结构的电网,能够有效弥补现有行波网络定位算法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应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了单端和双端行波法故障测距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诸如母线,行波源,过滤电阻等因素对行波测距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对每种算法的测距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理论实现了行波测距,大量仿真表明,本方法有效且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9.
行波波速的不确定性往往给行波故障测距带来较大误差。目前消除波速影响的单、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中,常存在折反射后的行波衰减至不可测量的问题,此情况下该方法将失效或存在很大误差。在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不受波速影响的输电线路三端故障测距方法,检测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故障线路本端、对端以及相邻线路对端共3个母线测量点的时刻,由这3个时间参数得到的故障距离表达式中消除了波速的影响和线路弧垂造成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且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单端行波测距新方法,可有效提取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特征并消除行波色散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解决了如何定义行波到达时间和选取行波传播速度的问题。大量测距结果证实,采用小波变换技术的单端行波测距法的测距结果在可靠性和测距精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在单端行波测距法能够使用的条件下,测距精度能够满足现场对精确故障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探索综合利用故障初始电流、电压行波线模分量实现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的新方法。根据不同配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分别提出了“电流-电压”、“电压-电压”和“电流-电流”3种双端行波测距模式。简要分析了小电流接地故障及相间短路故障的行波特征,阐述了故障行波信号的获取、故障过渡电阻、配电网混合线路、多分支线路以及行波波头的准确标定等影响故障测距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利用线路末端配电变压器传变电压行波,解决配电线路末端行波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具有很高的精度,但需要高速A/D采集、大量数据存储、复杂的行波 波头辨识,且对发展性故障、近距离故障的测量处理比较困难。提出采用专用行波波头检测 传感器、高精度的GPS时钟及存储行波波头时刻的高效存取方法, 设计了行波波头记录仪 。在每个变电站只需安装一台记录仪,与调度通信,构成输电网GPS行波测量网络,直接测 量故障行波波头到达各个变电站的准确时刻,由调度进行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的两类基本原理,即D型双端行波原理和A型单端行波原理,并总结了实现行波故障测距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构皮滩水电站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4种行波测距算法,并从理论上对这些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反射波法的测距精度较高,但是反射波波头难以准确检测,容易误测距;零模波头法的测距精度略低,但实现简单,受干扰较少,结果可靠性高;双端测距建议直接使用第1个线模波头,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无需引入零模分量的双端测距算法。EMTP仿真结果表明所述观点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行波保护的历史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早期行波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利用小波变换分析行波的故障特征,研究行波保护新原理,把光互感器、DSP技术应用于行波保护系统等,为今后的行波保护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运行工况较为复杂,故障选线可靠性和故障测距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问题,结合行波接地故障选线及测距原理,研究了基于行波法的配电线路故障选线及测距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河南油田下二门变电站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故障选线定位测距方法能够准确求出配电网接地故障段的故障参数,并能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测距,提高了配电网故障选线排除效率和测距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从工程的角度论述了小波的基本特性、有限支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以及相应的离散小波变换算法,进而将小波分析法用于输电线路故障暂态行波信号的压缩,并对信号压缩比以及重构误差随压缩级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求一种信号压缩的自适应优化方案。文中所采用的算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理论和GPS授时同步采样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不受负荷电流、运行 方式、过渡电阻、线路分布参数和系统拓扑结构的影响,不依赖于故障类型,并且消除了线路长度误差的影 响。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要求尽快查找到故障并进行处理后恢复供电。这就要求定位装置有尽可能高的精度。故障定位精度的高低除了受所采用的算法原理影响外,还受对所采集的数据的处理方法的影响。文中输电线路故障定位采用R-L模型的微分方程算法。由最小二乘法获得的估计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具有最佳的统计特性,辅助变量法在噪声系统模型未知情况下具有一致性的估计,故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后,再运用辅助变量法进行修正。经过数字仿真和静模试验,结果比较稳定。说明该算法抗干扰能力较强,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混合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与电缆混合线路单端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分2步确定故障点:首先根据故障行波的传播特性,提出新的判据以确定故障区段,此判据根据特征波的逻辑运算结果确定故障区段;然后在定段的基础上再实现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