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原油降凝剂的主要种类及其选择原则、降凝剂应用现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内原油降凝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蜡晶形态结构对原油降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蜡晶的形态变化,对蜡结晶过程中的结构、分布状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用52#、62#、80#蜡配制的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考察了凝点与蜡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沥青质、胶质和大分子降凝剂(PPD)对模拟油降凝、降粘的影响,为改善原油流动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蜡晶的微观形态结构、蜡在油中的溶解性能以及降凝剂的降凝作用与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当降凝剂分子结构与油中蜡的结构匹配时,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凝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模拟油降凝时的临界蜡含量为40%(质量分数),大于该临界值后,凝点随着蜡含量的变化幅度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制备及其降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和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的胺解改性物(MAVA)和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为原料,通过复配制备了一种高凝原油降凝剂(PPD),并对其降凝效果和降凝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凝原油降凝剂对凝点为43℃的胜利原油具有明显的降凝效果,在加剂量为400?g/g时,原油的凝点降低了11℃;由原油中的沥青质和胶质所形成的聚集体结构是原油的蜡晶成核剂,降凝剂可以同原油中的沥青质和胶质结合形成新的沥青质-降凝剂-胶质聚集体结构,该聚集体结构作为加剂原油的蜡晶成核剂,可以改变蜡的结晶方式,延缓蜡晶的析出速率,大幅地降低了原油的凝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目前我国原油降凝剂应用现状、研究成果和应用的种类,综述了降凝剂的工作机理,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加强降凝剂机理研究,开发适用范围更大的新型降凝剂,研究低温降凝剂,降凝剂研究应与输油工艺紧结合等。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及其分子设计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吸附理论、成核理论、共晶理论和蜡增溶理论等降凝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利用计算化学方法、分子模拟技术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等开展降凝机理研究的工作,重点评述了降凝剂分子设计和降凝剂种类,最后对降凝剂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胜利油田潍北86-斜2区块原油含蜡量高,凝点高的特点,通过对用实验室合成的丙烯酸二十二酯/马兰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复配出效果较好的油基清防蜡剂配方,当药剂加量1 000 mg/L时,其防蜡率可达41.46%,溶蜡速率为0.082 9 g·min-1,48℃降粘率为71.80%,凝点降低幅度为7℃。并用该配方对处理前后的石蜡进行红外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峰以及蜡晶微观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石蜡经药剂处理后红外吸收峰面积比值均增大,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减弱。在冷却过程中,通过偏光显微镜发现加剂后原油中的蜡晶由片状、针状等形状不规则的单体形成准球状的絮凝体。并且发现在高于析蜡温度时,降凝剂首先析出并起晶核作用使小蜡晶增多;在蜡晶增长阶段,吸附-共晶机理在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含蜡原油流动性改进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敬加强 《油田化学》2004,21(1):75-78
将配方组分在100℃搅拌1小时,由25号变压器油,50号、60号粗晶蜡或80号微晶蜡(单种蜡或混合蜡)及60号道路沥青(只用在个别配方中)配成了一系列模拟含蜡原油及其加剂油,加剂量400mg/kg,药荆为以聚丙烯酸高碳醇酯为主的商品降凝剂GY1。测定了空白和加剂模拟油的相关特性,考察了20℃下析出的蜡晶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讨论了化学剂改进含蜡原油流动性的机理。加入GY1使模拟油浊点(析蜡点)只下降0~2℃,使30℃时析蜡量增加10%~35%,因此这两点都不是使流动性改进的因素。GY1的降凝效果随模拟油中蜡的标号增大、含量减小而增大,降凝效果较好时,在接近凝点温度下的屈服值降低率和降粘率也较大。降凝、降粘的共同切入点是抑制蜡晶形成网状结构或拆散蜡晶网状结构。化学剂改进含蜡原油流动性的机理是改变蜡晶表面性质。促使蜡晶长大,形成形状对称性高的蜡晶聚集体。图12表3参6。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EVA的醋酸乙烯含量、熔融指数对含蜡原油的降凝影响的研究,探讨EVA对含蜡原油的最佳加入量以及不同的结构表面活性剂对原油降凝剂抗重复加热和抗剪切能力的作用,BEM降凝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含蜡原油蜡碳数分布之间的关系等.研制的BEM降凝剂广泛用于鲁宁线、中洛线等多条管输管道.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及其分子设计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吸附理论、成核理论、共晶理论和蜡增溶理论等降凝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利用计算化学方法、分子模拟技术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等开展降凝机理研究的工作,重点评述了降凝剂分子设计和降凝剂种类,最后对降凝剂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原油降凝剂的结构性能应用为基础,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降凝机理,包括共晶理论、晶核作用理论、吸附理论等,认为对不同的降凝剂来说,降凝机理取决于其化学结构;阐述最影响降凝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油组成和性质,相对分子质量,胶质-沥青质等9种。  相似文献   

11.
加剂长庆原油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佳加剂条件筛先,长庆原油添加30ppm的降凝剂GY3,其凝点,反常点和低温表观粘度有大幅度降约,当重复加热温度低于60℃时,重复加热会对加剂原油的低温流变性产生不利影响,重复加热温度越低,影响越大,当高速剪切温度低于30℃时,高速剪切将恶化加剂原油的低温流娈性,特别是在原油的析蜡高峰区高速剪切,会使原油的低温流变性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原油降凝降粘剂EMS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张付生  王彪 《油田化学》1995,12(2):117-120
由EVA、MVA和表面活性剂复配成功了一种复合型降凝降粘剂MES,它对大庆、江汉和冀东石蜡基原油均有良好的降凝和降粘作用,对冀东沥青基稠油有一定降粘作用。本文了EMS的研制和室内性能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昭 《油田化学》1994,11(4):322-326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F21的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和支化度对原油凝固点降低有很大影响,找出了使青海、高尚堡、渤海三种原油凝固点下降7-14℃的最佳分子结构,发现乙烯平均序列长度为8.3即乙烯链段平均含16.7个碳原子时,共聚物对原油的降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考察了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商品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1和HD-2的应用性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矿化度7300mg/L的水样配制,测定界面张力时油样为煤油,其余测试中油样为70℃粘度1100mPa.s的一种脱水稠油。HD-1和HD-2在质量浓度在0.1-2.0g/dL时使室温油水界面张力由36.5mN/m降至3.4-2.1mN/m,HD水溶液与稠油(体积比3:7)在70℃形成的乳状液,粘度大幅度降低,HD-2浓度为0.2g/dL,HD-1浓度为1.0g/dL及以上时降粘率均大于95%,在280℃隔氧热老化60-72小时后,HD-1的界面活性和乳化降粘性能有所降低,HD-2则有大幅度降低,HD-1和HD-2抗耐钙镁离子的能力差,在70℃,24小时静态条件下,0.5-1.5g/dL HD-1和0.1-1.0g/dL HD-2水溶液从和原油的岩心中浸出的油量,比矿化水浸出的油量多10余倍,且随H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将0.3pV不同浓度的HD-1和HD-2溶液导入蒸汽发生器在220℃进行岩心蒸汽驱油,初期采出油量较净蒸汽驱有所减少,但最终(-5PV时)采收率的增加,蒸汽/HD-2驱的采收率随HD-2浓度增加而增大。增幅最高达19.7%(1.0g/dL HL-2),蒸汽/HD-1的采收率则在HD-1浓度为1.0g/dL时出现最大值,增幅为6.9%,HD-1和HD-2在稠油开采中可用作乳化降粘剂和注蒸汽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