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渭  吴滨 《无线电通信技术》2007,33(2):12-13,64
针对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问题,从移动性、无线链路特性和IP网络传统的QoS保证技术的改进几个方面出发,对下一代支持多种移动无线接入的IP网络中,QoS保证技术的相关研究热点及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本研究方向QoS分层模型和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监控技术在实践工作中凸显而出,从而保证数据库和信息资料库的安全,使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张帆  郭煜 《电子测试》2014,(23):111-112
室内覆盖是为了进一步保证移动通信服务质量,本文以一个WCDMA网络工程为例,介绍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案,最后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得到了一定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我国的路桥施工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路桥建设方面,不仅要慢慢扩大其规模,更要注重路桥施工中的质量管控,保证施工的质量。做好路桥施工质量管控不仅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交通安全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实中,路桥施工中却仍然有很多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互感器的选择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互感器的作用、原理等功能。以及在电力线路中的连接方法。并进一步说明了选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具体要求,为了保证计量和保护准确可靠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试验溶液A电阻率变化在试验中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进一步规范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孙谦 《通讯世界》2016,(7):154-154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电力需求逐渐增多,对供电设备的正常和稳定运行提出了较大的要求,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保证用户的安全用电。抄表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做好抄表管理工作和电费回收管理工作,保证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现本文就如何完善电力企业抄表和电费回收管理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带有负载均衡机制的抗毁网状WDM网络,旨在保证网络具有抗毁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少全网光域所使用的资源,即在选择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时尽量保证全网的负载均衡。以波长数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规划模型分别对多纤网状WDM网络中的共享路径保护和共享链路保护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辅以负载均衡机制对网络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保证网络抗毁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全网总体所需的波长数,降低网络成本。  相似文献   

9.
全自动太阳能硅片清洗机是对脱胶预清洗之后的硅片进行进一步的清洗。为了保证得到洁净的硅片,除了采用碱溶液清洗之外,清洗设备还增加了浸泡、超声清洗、抛动、鼓泡等清洗工艺,提高了硅片的清洗质量和可靠性,保证了硅片的清洗合格率。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不仅能满足客户的现有工艺要求,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工艺配置。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是产品的一种重要的品质,是关系着产品能否被用户接受的关键因素。随着产品类型和功能的不断多元化,可靠性的保证越来越难,如何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的关键。本文将对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设计发展和方法做一些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介电润湿(EWOD)效应的数字微流控(DMF)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多个独立的微液滴控制的新兴技术。该技术具有芯片结构简单、控制方法易于实现、样品消耗小和无流体运动死区等优点。为了满足DMF系统液滴精准驱动与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光强的DMF系统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驱动控制液滴的同时,实现无输入参数的液滴精准定位。进一步基于该定位方法,实现了DMF系统的反馈控制。最终实现了一套具备液滴驱动、定位和反馈功能的DMF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有利于提高DMF系统应用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在同样的芯片参数结构下,成功率提高了约38%。同时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为其他研究基于EWOD的DMF系统的研究团队提供一个可靠的自动化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2.
控制系统的响应特性取决于控制律参数,经典的PID方法难以实现参数的自整定。强化学习能够通过系统自身和环境的交互实现参数的自动调整,但是在控制律参数需要频繁调整的应用场合,常规的强化学习方法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而且容易陷入局部收敛。对传统的强化学习方法加以改进后,加快了在线学习速度,提高了强化学习算法的寻优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求得全局最优解,提高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为控制系统参数的自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高EPA系统网络时延性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仲崇权  林瑶瑶 《通信学报》2014,35(8):18-153
为了提高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系统的网络诱导时延性能,研究了系统中功能执行和网络通信的内在运行机理和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它们的协同方法。该方法通过给执行控制功能的用户层功能块和执行通信功能的链路层分组传输设定相互协同的时间片,以及对功能块执行时间和次数的确定,实现了EPA系统中控制与通信的协同。当设备巡回扫描周期较小或需要通信的功能块较多时,能够有效降低EPA系统的网络负载,提高网络诱导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PI控制存在的对周期性扰动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在 PI控制的三相 PWM整流器三闭环控制系统中引入重复控制的方法。通过将原有PI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不仅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兼顾了三相 PWM整流器的动态性能,有效地抑制了周期性干扰对输入电流和直流母线的影响。详细介绍了三相 PWM整流器的 PI 控制与重复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后系统的稳态特性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光伏电池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其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为了更好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首先控制系统的初始电压设置在某一近似点,然后根据控制系统采样数据进行循环插值计算,最后结合自循环的INC法实现快速查找MPP点,并稳定运行于此状态下。经过仿真试验和检验,确定此方法在外界条件变化时,能够使系统快速跟踪并工作在MPP点,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污水处理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线检测DO的浓度来调节曝气量,利用PLC良好的控制功能设计SBR法模糊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控制算法及软件实现流程。控制算法采用模糊控制,对强时滞、非线性的污水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通过Matlab软件仿真,证明了模糊控制器能够明显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模糊控制策略能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为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合控制是提高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较好地解决了精度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而等效复合控制是复合控制的另一种实现。为了实现等效复合控制,采用加速度计直接测得加速度信息再通过积分得到的速度作为前馈控制信号。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加速度计可以作为等效复合控制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伺服跟踪系统精度的提高,加入等效复合控制的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提高至原来的6.67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模型的快速退火炉温度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和系统辨识方法获得精确的快速退火炉系统模型;然后将该系统模型作为温度控制器的前馈控制,用来提前预测控制输出,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反馈控制通道,用来修正模型误差和外界干扰。最后,将此温度控制器应用在我们自主研发的快速退火炉系统上,实验验证了此温度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杜洪峰  梁朝晖  周正  邝育军 《通信学报》2004,25(12):166-170
对采用V-BLAST算法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邻时隙平均功率控制的功率控制算法,通过对不同发射天线的连续时隙功率的综合控制达到提高系统发射功率利用率的目的,将发射功率的变化反映到天线发射端数据速率的变化,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文章提出的速率分阶的方法,为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自适应调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相邻时隙平均功率控制算法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发射功率利用率的10%,而且能够改善系统性能0.5dB左右。  相似文献   

20.
图腾柱PFC变换器具有效率高,损耗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电流校正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电流的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主电路的参数计算。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使数字控制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外界电压突变做出反映,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并通过Simulink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在进行输入电流校正的同时提高系统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