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不同配比的环丁砜-DEA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环丁砜-DEA复合溶液配比为0.1 0.9时:吸收效果最佳,吸收量约为0.253 mol;再生温度最低,约为102.2℃,再生率为87.17%.实验结果也说明该复合体系之间存在负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不同配比的环丁砜-DEA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环丁砜-DEA复合溶液配比为0.1 0.9时:吸收效果最佳,吸收量约为0.253 mol;再生温度最低,约为102.2℃,再生率为87.17%.实验结果也说明该复合体系之间存在负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氧化石墨烯枝接有机胺是极具潜力的CO2吸附剂,为促进GO-DETA的研发和设计,亟需对其微观反应机理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较为详细地研究了DETA接枝氧化石墨烯捕获CO2的微观机理。首先,构建合理的吸附剂模型,并通过静电势分析发现,静电势负值较大处(-158.06 kJ/mol、-149.10 kJ/mol)是潜在的较好的吸附点位,量子化学计算也表明,在静电势负值较大处物理吸附能更大(-28.28 kJ/mol、-11.30 kJ/mol),进一步验证静电势负值较大处是较好的吸附点位。随后在最佳反应位点进行CO2吸附量子化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DETA接枝氧化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吸附CO2性能,反应能垒为(172.9 kJ/mol、170.5 kJ/mol),而且气氛中H2O有催化作用,吸附反应能垒显著降低,仅需37~56 kJ/mol。相比于羧基接枝DETA氧化石墨烯(-11.30 kJ/mol、56.5 kJ/mol),环氧基接枝DETA氧化石墨烯的物理吸附能...  相似文献   

4.
搅拌法对TEA溶液吸收和解吸C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学溶液吸收法脱除CO2是工业中一项传统的净化气体的方法.醇胺溶液具有对烟道气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及再生简单的特点,成为目前吸收溶液优选中的研究重点.在各类醇胺溶液中,TEA溶液对二氧化碳吸收容量为1 mol TEA/1 mol CO2,是MEA和DEA CO2吸收容量的两倍,但因吸收速率慢而未受到重视.作者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TEA吸收和解吸二氧化碳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解吸速率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了指数增长和衰减拟合,拟合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CO2被注入油层后,约有40%~50%(体积分数)随着油田采出液伴生气溢出,采出液中含有大量CO2及水,针对脱除CO2驱采出气中CO2开展实验模拟研究,采用耐压实验装置模拟CO2驱采出伴生气特性,结合胜利油田CO2驱现场实际情况,在中压条件下对碳酸钾及其与哌嗪的复合溶液进行了实验研究,记录不同浓度溶液在不同温度、压力、时间下的进出气量,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与时间、溶液浓度的内在关系;对吸收饱和的富液进行了再生实验,详细记录CO2初始析出温度,富液再生温度,富液再生能耗及富液再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综合分析,筛选出质量分数为30%碳酸钾+3%哌嗪溶液是较优的二元复合溶液,在油田CO2驱采出气CO2捕集领域具有较佳的科研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在HE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中,HEC与SDS有较复杂的相互作用,当HEC在溶质中的重量百分比(X_(HEC))增大时,溶液的表面张力(σ溶液)按一组指数曲线方程的规律升高.在HEC——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60)混合溶液中,HEC与T-60只有较简单的相互作用,当X_(HEC)增大时,σ溶液按一组直线方程的规律升高.  相似文献   

7.
用电势法测定298.15K时,KCl在KCl+KAc+H2O体系中的活度系数,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总离子强度分别为0.1、0.5、1.0、1.5、2.0和2.5mol·kg-1。测定是在每个总离子强度,不同的离子强度比:I乙酸钾:I氯化钾下进行的。实验结果用不同的理论方程:SRJ、Pitzer、HOLL、AM、Lim和RWR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LDPC码的度分布特性和多载波传输系统的信道条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信道编码传输方案.该方案中LDPC码度数较大的比特具有较高的重传优先级,并被映射到OFDM系统中信道条件较好的子载波上进行传输,为重要比特提供更多保护.使用高斯近似的方法对方案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且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9.
椭圆-角度混合定位是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时间之和(TSOA)与到达角(AOA)的新型定位技术,又称为TSOA/AOA定位。为了研究定位精度和定位设备布局之间的规律,推导了GDOP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4条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展了作者在前一篇文章“等截面多跨梁的混合参数法”中提出的方法。此法可用于求解在各种载荷、支承及联接条件下的变截面多跨梁。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适合描述活性炭吸附CO2的数学模型和蒸汽吹扫再生CO2的固体吸附工艺,使用Aspen Adsorption模拟固定床动态吸附烟气中CO2的过程.模拟与实验的穿透曲线的对比表明,与采用纯组分吸附、Particle MB传质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相比,采用理想吸附-线性阻力模型(IAS-LDF组合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一致性更高.建立完整变温吸附模型,使用高温蒸汽和吸附后烟气分别加热和冷却再生床,分析吹扫温度、吸附/脱附时间对CO2捕集率、产品纯度和分离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吹扫温度能够较大地提升捕集率,并且需要增加的能耗较少,但是对产品纯度的提升较小.当吸附/脱附时间为2~4 min时,吹扫温度从100℃升到200℃,捕集率平均提高了11.1%,能耗提升了13.9%,产品纯度仅平均提高了1.7%.提高吸附/脱附时间能够显著提升产品纯度,但是会降低捕集率和增加较多的能耗.在100~200℃吹扫温度下,吸附/脱附时间从2 min增加到4 min,产品纯度平均提升了13.6%,CO2捕集率平均下降了4.8%,能耗提升了43.1%.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吸附捕获烟气CO2的吸脱附率,在分析了吸脱附各影响因素和吸脱附过程热效应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在吸附器外设置套管的套管式吸附器,建立套管式吸附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模拟计算了套管内通入不同温度水时,吸附器的吸附量和脱附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套管式吸附器能够强化吸附捕获烟气中的CO2.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性的活性炭、沸石、累托石和粉煤灰作为固体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法脱除模拟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可行性,比较了几种固体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研究结果认为4种固体吸附剂在吸附模拟烟气中SO2的吸附能力顺序为:活性炭〉粉煤灰〉累托石〉沸石,其中最佳吸附效果的是活性炭,其最大脱硫率可达98.71%,平均脱硫率也可达到66.58%.探索了改性活性炭脱除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空速对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空速的增加,停留时间变短,在同样累计通气时刻,脱硫率下降;低温吸附时,随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降低;但在高温出现化学反应吸附时,吸附温度高则反应速度快,脱毓效果好;此外,硝酸浸泡时间越长,活性炭吸附脱硫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吸附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性的活性炭、沸石、累托石和粉煤灰作为固体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法脱除模拟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可行性,比较了几种固体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研究结果认为4种固体吸附剂在吸附模拟烟气中SO2的吸附能力顺序为:活性炭>粉煤灰>累托石>沸石,其中最佳吸附效果的是活性炭,其最大脱硫率可达98.71%,平均脱硫率也可达到66.58%.探索了改性活性炭脱除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空速对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空速的增加,停留时间变短,在同样累计通气时刻,脱硫率下降;低温吸附时,随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降低;但在高温出现化学反应吸附时,吸附温度高则反应速度快,脱硫效果好;此外,硝酸浸泡时间越长,活性炭吸附脱硫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下降液膜湿法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种烟气横向冲刷轴向翅片管束外表面下降液膜的湿法烟气脱硫方法 ,阐述了烟气脱硫的机理 ,并结合实验对比研究了相对节距S1/d =2 6、S2/d =2 4的 10× 8排错列和顺列翅片管束的脱硫效率及烟气流速、液气比、温度、管排数等对脱硫效率和烟气含湿量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6 5℃烟气以4 0m/s速度冲刷 10排错列管束时 ,脱硫效率可达到 6 0 % .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烟气横向冲刷轴向翅片管束外表面下降液膜的湿法烟气脱硫方法,阐述了烟气脱硫的机理,并结合实验对比研究了相对节距S_1/d=2.6、S_2/d=2.4的10×8排错列和顺列翅片管束的脱硫效率及烟气流速、液气比、温度、管排数等对脱硫效率和烟气含湿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65℃烟气以4.0m/s速度冲刷10排错列管束时,脱硫效率可达到60%。  相似文献   

17.
为模拟规整填料单元内乙醇胺吸收烟气二氧化碳的过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考虑包含化学反应气液质量传递过程,建立伴有二级化学反应的气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改变吸收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气液入口流量比、CO_2入口质量分数、乙醇胺入口摩尔分数、压强等,分析吸收塔规整填料单元内碳捕捉过程的影响因素.CFD模拟结果表明:CO_2吸收率随乙醇胺浓度与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烟气CO_2浓度与气液流量比的增大而下降;对各影响因素影响定量排序,乙醇胺浓度对吸收效率影响最突出,其次依次是CO_2入口浓度、气液入口流量比、压强.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得出了相应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8.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mixing working gas and cushion gas in carbon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the cushion gas in reservoirs is discussed firstly. At the usual condition of reservoirs, carbon dioxide is a kind of supercritical fluid with high condensability, high viscosity and high density. Secondl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law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xing zone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es the impact on mixing zone brought by different injection modes and rational ratios of cushion gas in reservoir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appropriate injection ratio of cushion gas is 20%-30%.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cushion gas in gas reservoirs is able to make the running of natural gas reservoirs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