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广西河湖取水口普查审核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河湖取水口专项普查的对象、范围、内容及成果,分析总结了广西河湖取水口普查成果审核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为今后水利普查数据开发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利普查数据量庞大、关系复杂的特征对数据处理、校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水利普查数据的特征,全面梳理了普查对象间的关系,对多对象数据的校核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选取案例进行检验,提出了多对象数据校核方法推广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是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水利普查各阶段工作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总结,针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思考,对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工作提出展望,为今后普查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是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8个专项之一。该文简述上杭县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成果及数据审核过程,并针对该专项普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水利普查完成后,河南省河湖普查成果和历史资料相比有很大变化,特别是一些河流干支流的变化,带来河流走势、河名、河长、流域面积、河源位置等河流特征值的变化,给人们社会活动和资料使用带来不便。文章主要说明河湖普查中河流干支流变动的处理原则,分析阐述了这些河流干支流变动原因依据以及变化后的河流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决定全国水利普查,普查时期为2011年度。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水土保持情况、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普查是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沈阳市入河湖排污口普查成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探索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南省第一次河湖普查成果统计,河南省达到普查标准(面积〉50km2)的有1030条河流。按照此次普查方案,河流类型分为山地河流、平原水网区河流及混合河流3种类型,其中平原水网区河流的特点是河流集水区域边界无法清晰准确划分,河流很难界定,普查成果中无河流面积数据;混合河流仅安阳河1条河流。河南省以山地河流为主,共985条,占河流总数的95.6%。文章主要讨论河长与流域面积关系,因此仅考虑山地河流。  相似文献   

8.
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普查是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主要任务之一.国水普办制定的《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实施方案》针对普查的各项对象和普查方法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具体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很好解决.描述了广东省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时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编制河流名录和水系编码,是河湖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甄别和统计河流干支流的原则:①以河流最长的一条为干流,或者以集水面积最大的一条为干流;②各支流的长度、面积接近时,则以水量明显很大的一条为干流;③各支流的长度、面积、水量均接近时,取河道宽广、河谷平缓顺直、上下段自然延伸的一条为干流;④要充分尊重历史上合理的传统称谓.确定河流源头的方法主要有3种:①河流向上溯源交于分水岭,其交点就是河流的源头;②在数字综合水系图上搜索河槽线上端最末端处,其最小集水面积定义为0.2 km2;③河流上源开始有水的地方,"水"包括泉水、小溪、沼泽、湖泊、冰川融水等,但有水即源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在大量实测资料基础上,在3S技术的支撑下,经过大量内业综合分析、外业复核调查,获得了全面、系统、准确的河湖基本信息,普查成果将为水利建设发展、城乡规划和建设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是水利普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河湖基本情况普查的工作内容,选取几个实例,探讨珠江片普查过程中河源及干支关系的确定、河名的选用、珠江三角洲出海水道终端认定,为珠江片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河湖取水口关联性审核为例,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河湖取水口与水库、水闸、泵站、引调水工程、灌区、公共供水企业、工业企业、水源地等普查(调查)对象关联指标间的审核要点,并对关联普查指标的设置提出了建议,以便今后工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絮凝沉降性能是河湖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中重要且未完善的研究课题。以武汉沙湖、官桥湖及南湖3种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筒试验,利用清浑交界面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研究了粒径分布、初始含沙量及高分子聚合物对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沉降筒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湖淤泥粒径越小,淤泥絮凝沉降越慢,上清液浊度越小;随初始含沙量的增加,河湖淤泥整体沉降速度变小,但当初始含沙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初始含沙量的影响作用开始变弱;高分子聚合物会促进河湖淤泥絮凝沉降;沉降筒尺寸虽然对试验结果略有影响,但对于分析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无较大影响。研究河湖淤泥絮凝沉降特性对于河湖通航、蓄洪、水质修复、疏浚淤泥的处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的水利调查,普查共分8个专项,其中河湖普查开展最早,河湖普查是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主要任务,也是其他水利专项普查的基础。湖泊特征清查中对于湖泊水面面积丰、平、枯水的评估,需要基层普查单位来完成,对于这些湖泊没有观测数据和历史资料可参考性差,需要根据湖泊实际情况对湖泊水面面积有影响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5.
水利普查数据更新维护是全国水利普查成果长期有效应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后,数据更新是否及时,质量能否保障,共享能否畅通,以及现有数据能否满足需求等问题将是影响普查成果在水利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着眼于构建“统一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水利数据中心,形成一体化的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为总体目标,提出数据更新维护应遵循的多样性、适用性、规范性、协同性、同步性等5项原则,重点研究数据更新维护实施的技术手段及路径,并初步探讨相关标准、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以建立数据更新维护过程的长效机制,确保水利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太湖流域为例,通过文献整理、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梳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管理情况,总结太湖流域联合管理保护经验,分析太湖流域联合管理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推进流域整体管理保护立法、出台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指导意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河湖保护和治理协同作业、以水定产、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加强太湖流域联合管理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提升太湖流域跨界综合管理与河湖长制推行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密布,降雨丰沛,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极易使水土流失入河,造成河道淤积,影响河道防洪功能。通过对平原河网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平原河网地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结合遵义市洪渡河治理工程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河道治理项目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并对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根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结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提出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建设期的土壤侵蚀量,有效抑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的合理实施后,通过工程和植物措施的综合治理,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区大系统的特殊性,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5个方面阐述了侵蚀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应遵循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