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2018,(23)
正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四面建有房屋的传统民居合院式建筑。四合院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而北京四合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北方民居的代表。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青砖灰瓦,造型古朴。组成房架子的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色彩缤纷。墙习惯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的民居四合院都有不同的特点。文章从满族民居和北京四合院空间布局特点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两者的形成原因、院落空间布局以及室内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比较,使我们对文化习俗、宗教制度等方面对四合院的布局和形式的影响有了更深层的了解;通过分析研究,对地域性建筑的研究也将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合院是北方传统的民居形式,由四合院民居所构建的传统胡同、街巷,历经明、清数百年来的巩固发展而成为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系统。在历史上,由于四合院这种独特的布局型制适应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最实用的居住与使用的需要及多种利用功能,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与朝代更替中,四合院民居始终是历代都城中最普遍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居》2011,(1):72-73
四合院是老北京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这种民居由正房、倒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住宅大门多设在东南角上,象征风水八卦上的"巽门"方位,附会"紫气东来"的吉祥。  相似文献   

5.
《建筑与预算》2011,(1):F0003-F0003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正规北京四合院房屋的朝向是坐北朝南的,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使建筑形成一个“口”字形。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等等。  相似文献   

6.
李洁  许燕 《山西建筑》2012,38(20):10-11
以北京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四合院的起源、形式结构和四合院当今的保护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当今的北京古都的发展进行反思,以期指导实践,促进对北京四合院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7)
北京四合院作为我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其形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由特定时代的古典文化内涵、特定人群的性格特征与生活方式决定的。文章前半部分分析了北京四合院的典型形制,后半部分着重探讨北京四合院的形制与封建社会人们的性格、情感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北京四合院的形制反映出我国古代北方人民对外封闭、对内开朗的性格特征。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有别、内外之分的观念以及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9.
北京川底下古山村环境与山地四合院民居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结构和装饰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文章以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和闽南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分析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和装饰细部等,探讨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为地域建筑传承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北京的平房四合院居住区经过不断演变、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形态特征。明清以来,北京的四合院、特别是王府和达官贵人的住宅都依照严格的规制而建造。这种传统的规制决定了一座四合院的面阔、进深、檐高及曲线形屋顶形态等。笔者通过对北京西城区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和东城区东四一条至八条四合院的调查,对其形态和尺度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 三进四合院 两进四合院 一进四合院 1 历史上的城市架构   一般而言,经过规划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平面布局都较规整。由元代刘秉忠等人规划建造的北京旧城就是…  相似文献   

12.
阎少华  许善 《世界建筑》2005,(9):117-122
1.交通空间 小区干道以南北走向为主,无住宅入口。路形弯曲流畅,接近天然地脉。既使得车移景易,又利于减缓车速,表现出郊区别墅区的特征。干道布局匀称,自然划分出3个分区;东区双拼,西区独栋,中区四合院。与主干道直交的支路共33 条,多以直线东西走向。其布局使入口全部设在支路上的住宅得以负阴抱阳。宅前停车区域空间明确,领域感清晰,减少由于区域划分模糊而导致的争议。既便于管理,又利于功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到了明清两代,终于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而且清代比明代更加讲究。北京的四合院无论是建造在东西走向的胡同北侧,还是南侧,院内北房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房,只是院门开设的位置不同。胡同北  相似文献   

14.
民居作为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传统建筑类型之一,不仅分布地区最广、建造数量最多,且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居通过与当地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建筑形式。传统民居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庭院空间,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人文价值,对当代建筑设计和空间营造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通过行为心理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挖掘其空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赟 《山西建筑》2009,35(30):16-17
在对神木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深入调查和典型案例实测的基础上,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四合院的平面布局、空间利用、使用功能等建筑特征,并就其与民俗文化的结合进行探析,以促进四合院民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陕北地区以榆林市为中心所辖的12县区尚较完整的保留了不少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群体。如何保护、继承和开发利用这些传统窑洞四合院民居,又不与城市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相抵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笔者就锢院四合院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近日公布了在北京的四合院幼儿园的设计。MAD围绕一座自1725年已有历史记载的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顶,将文物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也和周边已建成的现代建筑进行了连接,展现出多层的城市历史和谐并存的场景。"漂浮的屋顶"以低矮平缓的姿态水平展开,将不同  相似文献   

18.
黄洁 《住宅产业》2014,(2):70-72
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的分析,认识其发展、空间构成;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传统民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异而有同,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以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与上海石库门为例,运用类型学与图底关系的相关理论,比较和分析了两种民居的空间体系、建筑肌理、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和装饰,并探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得出两种建筑本是同根同源,因诸多复杂因素如今云泥之别的结论。文章试图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理论基础,并探索传统建筑结构与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