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现有热泵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泵室外机系统.该系统以盐水为冷媒,采用二级换热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冬季供暖过程中室外机的结霜. 相似文献
2.
提高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工况下性能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改进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风侧换热器设计、提高机组的除霜性能以及改进除霜控制技术等方面讨论了提高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结霜工况下工作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在低环境温度下沿空气流动方向结霜不均匀、 首排结霜量较大进而导致热泵除霜间隔较短、 制热能力下降等问题,对不同翅片片距组合的变片距蒸发器在低环温工况下运行及结霜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变片距蒸发器在低环温条件下可以提高换热量、 降低迎风面管排结霜厚度并提高各排结霜均匀性,有利于延长除霜间隔....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验研究了-12℃环境温度下,电动汽车外部蒸发器结霜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化霜策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采取有效的合理化霜策略可以减少结霜的时间,大大减小结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一实际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冻结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冷风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以及迎面风速等对霜层生长的影响,并以确定冻结间的冷风机为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建立的蒸发器数学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信阳地区某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对结霜工况下冷风机运行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在结霜过程中空气冷却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降与霜层生长的变化关系。为确保冷风机在结霜工况下经济运行,本文探讨了冻结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冷风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以及迎面风速等对霜层生长的影响,并立足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从寻找降低结霜速率的途径着手,对冻结间的节能操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空气源热泵机组蒸发器表面结霜问题,实验研究了管排数、肋片间距对室外侧蒸发器结霜特性的影响,获得了蒸发器结构参数对蒸发器结霜厚度和空气侧压降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为改进热泵机组结构、提高机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低温条件下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肋片间距、相对湿度、风速与传热系数的关系曲线,为低温环境中肋片管蒸发器的设计应用和除霜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对于建筑节能和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以及低碳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热泵系统作为1种清洁供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海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供暖方面优势巨大.海水换热器是闭式海水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到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双螺旋管式和叉排管束式海水换热器在冬季工况的运行性能,重点分析了结冰工况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换热面积下,叉排管束式换热器比双螺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低10%~20%,管外冰层厚度主要受到换热流体和海水之间温差的影响,且当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双螺旋管换热器比叉排管束式换热器的结冰厚度更大.通过热阻分析得知,管壁结冰会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有很大影响,冰层热阻最大可占到总传热热阻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阐述平行流换热器的构造特点以及传热与流体流动特性,分析其在干工况下使用时存在的差异和问题。与常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进行性能对比,可知平行流换热器代替翅片换热器在干工况下运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通过分析16锰钢加工、焊接的特性,研究其在低温高湿度条件下产生焊接缺陷的影响因素,结合施工经验介绍了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以提高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