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现有热泵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泵室外机系统.该系统以盐水为冷媒,采用二级换热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冬季供暖过程中室外机的结霜.  相似文献   

2.
提高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工况下性能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改进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风侧换热器设计、提高机组的除霜性能以及改进除霜控制技术等方面讨论了提高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结霜工况下工作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在低环境温度下沿空气流动方向结霜不均匀、 首排结霜量较大进而导致热泵除霜间隔较短、 制热能力下降等问题,对不同翅片片距组合的变片距蒸发器在低环温工况下运行及结霜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变片距蒸发器在低环温条件下可以提高换热量、 降低迎风面管排结霜厚度并提高各排结霜均匀性,有利于延长除霜间隔....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验研究了-12℃环境温度下,电动汽车外部蒸发器结霜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化霜策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采取有效的合理化霜策略可以减少结霜的时间,大大减小结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一实际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冻结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冷风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以及迎面风速等对霜层生长的影响,并以确定冻结间的冷风机为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建立的蒸发器数学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信阳地区某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对结霜工况下冷风机运行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在结霜过程中空气冷却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降与霜层生长的变化关系。为确保冷风机在结霜工况下经济运行,本文探讨了冻结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冷风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以及迎面风速等对霜层生长的影响,并立足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从寻找降低结霜速率的途径着手,对冻结间的节能操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空气源热泵机组蒸发器表面结霜问题,实验研究了管排数、肋片间距对室外侧蒸发器结霜特性的影响,获得了蒸发器结构参数对蒸发器结霜厚度和空气侧压降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为改进热泵机组结构、提高机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低温条件下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肋片间距、相对湿度、风速与传热系数的关系曲线,为低温环境中肋片管蒸发器的设计应用和除霜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成岭  郭炳庆  李克成 《建筑科学》2021,37(10):42-48
随着社会对于建筑节能和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以及低碳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热泵系统作为1种清洁供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海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供暖方面优势巨大.海水换热器是闭式海水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到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双螺旋管式和叉排管束式海水换热器在冬季工况的运行性能,重点分析了结冰工况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换热面积下,叉排管束式换热器比双螺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低10%~20%,管外冰层厚度主要受到换热流体和海水之间温差的影响,且当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双螺旋管换热器比叉排管束式换热器的结冰厚度更大.通过热阻分析得知,管壁结冰会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有很大影响,冰层热阻最大可占到总传热热阻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吸收式风洞实验台对空气源热泵用开圆孔翅片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计算了换热器的阻力、换热量、当量对流换热系数和结霜量,通过录像观察了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过程,并与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结霜初始阶段,2种片型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速度基本一致;霜层快速生长阶段,圆孔翅片管式换热器表...  相似文献   

11.
钱春香  刘彤  田亚护 《山西建筑》2008,34(5):284-285
为了解决包兰铁路路基的冻害问题,选取冻胀严重地段的路基填土进行了土冻结温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测试土冻结温度是可行的,得出了包兰线路基填土其冻结温度随含水量增大而逐渐升高,冻结温度与含水量之间关系呈指数函数形式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低气压条件下人体与环境对流和蒸发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高原环境模拟舱,对低气压条件下人体皮肤的散热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比较了低压与常压条件下人体与环境之间对流换热和蒸发换热的差异,并给出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3.
阐述平行流换热器的构造特点以及传热与流体流动特性,分析其在干工况下使用时存在的差异和问题。与常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进行性能对比,可知平行流换热器代替翅片换热器在干工况下运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测试室温度模糊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测试室温度模糊控制试验原理以及基于作用模糊子集推理的测试室温度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试验研究过程,分析了影响测试室温度模糊控制性能的主要因素,认为变量论域的大小和执行机构实际调节特性对室内温度模糊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气源热泵低温性能欠佳的原因,对原型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旁通毛细管和换热器两个部分,通过实验测试,对比了改造前后系统的制热量、能效比以及吸排气压力,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的低温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米永胜 《山西建筑》2004,30(17):76-77
通过分析16锰钢加工、焊接的特性,研究其在低温高湿度条件下产生焊接缺陷的影响因素,结合施工经验介绍了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以提高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长沙某住宅温湿度分控系统夏季运行工况进行测试,对室内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PMV-PPD指标说明了将平均辐射温度作为控制参数之一的必要性,同时探讨了温、湿度分控环境下辐射板表面的结露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贾金燕  刘煦  赵春莲 《山西建筑》2007,33(17):13-14
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对其整个结构进行了全尺度模拟,并分析了温度作用和恒荷载、活荷载、雪荷载和风荷载作用的组合效应。通过对基底反力在组合后的比较,讨论温度作用对空气冷凝器支架结构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地源热泵机组选型以及与地下换热器的匹配性研究还比较少.实际工程中,通常根据热响应测试结果选择机组,但是系统经过长期的运行,土壤温度、地埋管进出口水温都会发生变化,使得实际的运行参数与机组设计参数不匹配,进而影响机组的性能.通过计算机组的蒸发面积、冷凝面积,以及机组效率来分析对机组的影...  相似文献   

20.
制冷剂流路对冷凝器换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于复杂流路的肋片管换热器进行了换热性能实验,实验用冷凝器流路分别为1~4路,在实验条件下,2路的设计达到了最大的换热量。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产生换热性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