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条涤纶微细旦和超细旦复合丝生产线.这无疑使我国化纤生产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并在短时期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细旦丝生产国之一,促进了我国化纤产品多样化和高档化.但随着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也给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提出了新课题.目前,由于国内化纤产品的发展速度高于纺织印染加工技术的发展速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成熟、完整的纺织印染加工技术和细旦丝织物新产品开发计划,加之市场对细旦丝织物认识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国家和企业经济效益,制约了纺织行业加工技术的进步,造成国内  相似文献   

2.
郑庆康  朱谱新 《印染》1995,21(9):20-22
本文对涤纶细旦丝织物染整加工中所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细旦丝织物的前处理包括退浆精练、各种方式的减量、超细复合丝的裂离及热定形等关键工序。染色过程中因细旦丝表面积大,吸色上染速率快而不易匀染;且存在因光学原因造成色浅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新型舒适性服用纤维——细旦丙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 《针织工业》1996,(3):41-44
细旦丙纶是一种新型舒适性服用纤维,是化纤行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产品,目前这一新原料在我国已具备生产化能力.细旦丙纶纤维与传统的丙纶纤维在物理性能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手感柔软、导湿保暖等优良的服用性能,尤其适合做中、高档服装、休闲装和仿天然纤维服装.本刊特邀有关人员撰文,介绍丙纶细旦丝研制、发展状况和性能特点, 以及针织行业使用丙纶丝的技术经验,同时还刊登了丙纶细旦丝生产厂的产品介绍,以期达到在针织行业推广丙纶细旦丝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涤纶细旦丝上浆技术要点楼利琴(绍兴丝织厂)在喷水织机上制织涤纶细旦丝织物,因细旦丝单纤维根数多,单纤维纤度细,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上浆丝条,就不能适应在高车速的喷水织机上生产,在织造时经丝容易分裂、起毛和断头。为了保证细旦丝上浆质量,上浆浓度、上浆率、伸...  相似文献   

5.
对2004~2006年进出口化纤绸和化纤原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化纤织物向高档化发展是纺织产品发展的趋势;而化纤差别化是高档纺织品发展的首要条件。探讨了当前纺织厂需要的差别化纤维,它们是细旦丝和超细旦丝、三异纤维、三种变形丝、三种弹力丝。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利用细旦丝从原料组合设计、纺织加工技术到后整理加工的复合加工方法,以及仿毛新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纺程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1993年年会暨全国细旦纤维的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的化纤专业委员会委员、丝绸专业委员会委员,纺织化纤生产厂和科研院所代表及论文作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大会上宣读了16篇论文,并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会议期间,日本专家稻田修司先生以“超细纤维”为题作了特约报告,德国巴马格公司富强满先生作了“细旦和超细旦POY 纺丝概念和设备”专题报告。 大会宣读的综述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开发细旦纤维的情况,为开发细旦纤维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中国纺织总会科技委李瑞的“涤纶细旦和超细维纤及其加工应用”,通过对该品种的仿真丝产品国内外现状与发展的综述,分析我国在数量、质量、品种和效益,特别是与后加工制造一条龙开发工作而存在的差距,提出常规细旦丝要提倡专业化、系统化和规格化。超细和细旦新品种要提倡多样化、舒适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国化纤厂在研究、生产和利用细旦纤维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特别是欧美。例如英国ICI公司开发了商品名为Mitrelle的细旦纤维,供织造仿真丝织物用。这种单丝缎度在1旦以下的长丝纱所织造的织物,无须作碱减量处理便具有真丝的手感。该公司的另一种细旦纤维称作Montel-ibre,单丝细度为1旦左右,其织物尚须进行碱减量加工。法国罗纳·普朗克化纤公司亦生产细旦Setila长丝,它的织物可以制作服装和衬衫。  相似文献   

9.
“八五”期间,纺织机械开发新产品的重点为:1.围绕发展化纤和增加多功能纤维的需要,组织好化纤设备及其后加工设备的开发.包括腈纶湿法纺丝及制条成套设备;聚醋装置及成套监测装置;为生产细旦丝而开发FDY纺丝牵伸成套设备和引进部分技术改进POY设备;配合粘胶厂技术改造,开发粘胶原液和纺丝设备.  相似文献   

10.
郑涌泉 《丝绸》1994,(2):51-53
仿真丝超细丝及产品郑涌泉SuperfineSilk-LikeYarnsandTheirProducts¥ZhengYongquan细旦丝、微细旦丝和超微细旦丝是合纤仿真丝家族中重要成员。日本化纤业界于70年代初开发成功超微细旦丝,并投入市场,至今已有...  相似文献   

11.
从差别化纤维的开发看针织服装面料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内外开发差别化纤维的现状和进展,目前我国化纤的差别化率为18%,多为单一技术品种,档次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服装的创汇水平;而日本化纤的差别化率却已高达40%,且开发水平很高。分析了几类主要差别化纤维在针织服装面料上的应用,这些纤维包括细旦丝和超细旦丝、改性的亲水性合成纤维、抗起球的涤纶纤维、高收缩纤维、PBT纤维、空气变形纤维等;认为应加强对差别化纤维及其织物的开发,恰当地把差纤特性与针织技术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针织服装面料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普通高速纺设备上开发生产多孔细旦丝的技术关键,采用POY—DTY两步法工艺,生产规格为83dtex/72f,111dtex/72f、167dtex/144f等涤纶细旦低弹丝。在解决原料、纺丝工艺条件、后加工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局部改造,可以在普通高速纺设备上开发出来。该产品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化纤原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细旦低弹网络丝的加工技术作了初步探讨,介绍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网络度和丝条性能的影响,总结出细旦网络低弹丝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厂采用90年代纺织科技新原料——细旦丙纶丝55dtex/48f和33.3dtex高弹锦纶丝交织生产的春秋系列袜品,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由于细旦丙纶丝在服用性能上改进,给织袜行业带来诸多有利因素.采用这种新型材料生产的同机型同规格袜子与锦纶丝袜相比重量轻10%~30%,而且穿着舒适,具有夏季穿着无湿闷感,冬季穿着无湿冷感,保暖效果好,能有效的防止脚汗、脚臭等功能.由于丙纶本身无毒,吸水率低,霉菌不易生长,保证了袜子的良好卫生性,所以细旦丙纶丝在很多方面都优于目前国内织袜行业普遍使用的普通化纤原料.随着细旦超细旦着色丙纶纤维的不断开发,这给整个纺织工业在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仿真丝织物用的涤纶细旦网络低弹丝加工技术进行了讨论,实验证明,加工单丝纤度为1.15dtex的DTY,采用老设备,选用适当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化纤直接制条由于它具有丝条质量高、无毛结、无粗节或其他丝疵及工艺道数少 ,可省去精梳 ,并可进行加工细旦纤维等特点 ,已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工艺 ,在工业生产中已获得明显的效益。在化纤直接制条技术中 ,腈纶长丝直接制条一般采用拉断法制成毛条的方式 ;涤纶长丝直接制条则采用切断法制成毛条的方式 ,这是由化纤特性而定的。目前国产定型的BR2 0 1型直接制条机 ,在生产中存在的缺点是喂入丝束旦数少 ,出条速度及台时产量低及成品质量差等 ,不能适应化纤工业发展的需要 ,为此70年代以来先后从日本、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等引进了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日本最新仿真丝织物样品,着重在原料选择方面阐述其特点为异形截面多样化、细旦普遍化和异收缩混纤技术的应用,同时结合丰富多彩的织物风格设计,使仿真丝织物在外观、性能和用途等方面从“仿”向“超”,不断改进。可供国内开发产品时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化纤产品的变换越来越频繁,往往今天这个产品很畅销,明后天就滞销了.如何跟上市场的变化,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是我们每个化纤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1997年的化纤原料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上半年FDY丝十分畅销,尤其是粗旦FDY,更是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而一到下半年,整个就转了向,POY丝旺销,细旦多孔POY更是一枝独秀,毛利甚至达到了6000元/吨.不少化纤企业,由于其“刚性”的生产体系,只能望“涨”兴叹.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细旦丙纶丝项目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化纤工程技术之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拥有成熟的工程技术和技术软件。该项目不但可以生产细旦丙纶丝,还可以生产远红外、凉爽性、抗静电、阻燃和可染细旦丙纶丝。产品规格为55·6~1666·7旦,单纤细度为0·7~2·0 dtex,生产能力为2000 t/a。多功能细旦丙纶丝生产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可桐乡偏偏有两家齐头并进的化纤企业,在2012年度的纺织之光颁奖礼上,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40万吨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技术及系列新产品开发"与上一期新凤鸣公司的项目同获一等奖殊荣.同样是化纤企业,同样是挑战大容量、短流程、低能耗的难题,桐昆集团有哪些过人之处? 作为桐昆集团与香港诚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的一家以聚酯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的民营企业,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的产品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半光丝、有光丝、细旦异型丝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为主,是世界单线最大的差别化纤维生产基地,其产品在国内外化纤市场上拥有良好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