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际铁路中,受车站布置等因素的影响,道岔铺设在桥上的情况难以避免。为满足无缝道岔的要求,道岔梁多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箱梁截面不对称,受力复杂。为降低道岔与桥梁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道岔区桥梁结构设计比区间桥梁更为严格。本文以武黄城际铁路肖家铺大桥为例,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进行了介绍,重点对预压支架施工技术、桥面系安全施工技术、模板受力安全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制定了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铁路修复改造工程中,道岔修复改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论文通过黑山铁路Kos车站道岔的施工,总结了道岔大修的施工组织、施工要点、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安全等,为确保质量、安全的实施道岔修复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道岔在站场咽喉区线路加固及桥涵顶进施工中受到施工干扰、列车冲击荷载、道岔自身磨损以及转辙器控制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几何尺寸变化从而引发道岔无表示、红光带等安全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华星路框构桥工程,介绍在施工中针对道岔在线路加固及桥涵顶进施工期间易发的典型问题,采取对应措施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杨东祥 《山西建筑》2007,33(32):132-13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不影响既有铁路安全运营的条件下,采用纵横抬梁技术成功解决了架空既有铁路宽度达58 m,桥上加固3组可动心轨提速道岔,3组普通木枕道岔,顶进纵深越5股道铁路咽喉区的框架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道岔插铺在站改施工及既有线改造时经常遇到,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采取的施工方法有所不同。以太原西南环铁路刘家堡线路所插铺道岔施工为例,从施工方法、人员组织、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道岔插铺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情况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贤桂 《四川建筑》2014,(1):185-187
在铁路既有线道岔咽喉区下穿立交桥工程施工中用常规的扣轨、施工便梁架空线路顶进施工等方法存在较多困难与问题,亟待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文章重点介绍桥式盾构法顶进技术在峰福线K154+688建阳站福州端道岔咽喉区下穿立交桥工程的应用。采用这一新兴施工顶进技术进行施工,顶推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结果表明,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尤其是道岔区顶进施工安全,掘进支护、线路方向、水平的控制、既有通信、信号及电力管线保护等是工程项目施工重点控制事项。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综合施工运输组织。通过合理运输组织,对线路改移拨接、更换道岔、立交顶进等组织施工,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提高了铁路通过能力,保证了行车安全。通过介绍运输组织,明确了此项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岔铺设是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混凝土枕道岔铺设的要求,必须研究混凝土枕道岔施工的新技术,以提高道岔的铺设效率。根据洛湛铁路混凝土枕道岔施工情况,开发出平台预组装、运输道岔轨排及铺轨机铺设混凝土枕道岔成套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枕道岔铺设工厂化、机械化施工。该成套施工新技术先进合理,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枕道岔的铺设效率,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占恒 《山西建筑》2007,33(32):307-308
针对道岔道床存在的污染病害问题,探讨了铁路道岔全断面人工更换优质道碴的施工情况,提出了污染道岔的换碴施工方法以及道岔换碴施工的技术要求,收到了良好的运营效果,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铁路既有线路的改造成为了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既有线施工中的保证行车安全与工程进度的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及工程安全,常常在增建的桥涵中采用顶进的施工技术。铁路的既有线路的桥涵顶进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加强其技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郑州北环桥南北两侧单向辅道下穿铁路北站编组场上发场1~18m铁路箱桥工程,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主创新设计的[3703]横抬梁杆件、滑动支点组件、I100纵梁、反后背和支点挖孔桩组成的线路架空立体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对受力模型进行验证。同平面大跨度线路软架空加固施工过程实战模拟结果表明:线路软架空法解决了同平面内多股道、站场道岔群、曲线以及斜交等状态的大跨度线路架空的施工难题及道岔群内信号机、接触网杆等设备迁改难题。最后将该方法与传统的架空法进行比较,进而对同平面既有复杂铁路架空大跨度箱桥顶进施工过程中线路架空体系的受力性能和横向稳定性进行评价,从而为既有铁路道岔群顶进大跨度箱桥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铁路提速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林杰 《山西建筑》2007,33(4):306-307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提速道岔的特点,对其铺设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铺设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指出铁路提速道岔的铺设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悬浇连续梁临近客专铁路施工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施工中的安全控制要点,从防触电、防机械材料侵入铁路安全限界、防空中坠物等方面,提出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切实保证了客运专线的行车安全和桥下行人、车辆的通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无砟道岔是高速铁路轨道系统核心部分和薄弱环节,其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行安全,因此无砟道岔施工是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关键点和难点。着重介绍了结构形式、施工关键工序和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须按照工艺要求严格把控,并加强站前单位、铺轨单位、四电单位及工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确保工程满足质量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既有铁路桥涵新增或改扩建工程逐年增多,特别是铁路道岔加固及使用D型便梁条件受限的顶进工程。论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既有铁路桥梁改建顶进施工道岔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生进 《山西建筑》2007,33(30):164-165
对无缝线路提速道岔施工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从施工准备、钢轨打磨、对齐整平、安装夹板等方面介绍了具体施工方法,并提出了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以提高无缝线路提速道岔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小东 《江西建材》2015,(3):216+22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需要,确保列车的正点率,多部门联合施工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站场铁路道岔更换施工中更为常见。此类工程实施的目的是改变铁路设备现状,提高线路设备质量。但大型站场更换道岔影响范围较大,需要多部门集中进行施工作业。基于此点,本文以乌西站I场及驼峰场线路、道岔大修工程为例,多部门进行联合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对于提高多部门联合施工技术有效应用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隧道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技术在铁路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与铁路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为了使隧道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分析隧道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隧道下穿工程施工技术展开深入分析,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9.
介绍既有列车线道岔区线路加固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纵向横向支撑梁、轨道加固梁、荷载传递支撑桩基等组成的受力体系对既有线路进行系统加固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将线路道岔和加固体系设施充分结合为一个整体,有效保证了顶进框架涵施工时铁路道岔区与线路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9)
封锁既有线插铺道岔是既有车站提升改造中常见的施工项目,其施工难度大,环境复杂,工期紧张,安全风险高。本文以南宁铁路枢纽工程南宁南编组站改造工程施工实践为例,对既有线插铺道岔相关施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以后同类型工程项目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