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伟锋  白小东 《山西建筑》2010,36(12):187-189
结合现有的中试试验系统,开展了强化混凝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水质期,混凝剂PAC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效果较优于混凝剂FeCl3;然而在满足出水浊度和CODMn要求的情况下,每处理单位水体PAC混凝药剂费用远高于FeCl3;使用NaSiO3与FeCl3混合液作为混凝剂时,适当增大混合液中NaSiO3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常规工艺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型的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进行低浊水净化试验.以低浊度的广东省开平市潭江水为原水,通过试验测定投加不同Al/Fe值的聚硅酸金属盐混凝剂(PAFS)后,混凝沉淀出水的余浊、色度、残余铝含量及总铁含量,比较其在混凝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在混凝效果上的差异.初步验证了这种混凝剂处理低浊水质的适应性及混凝特性.最后对混凝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常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氯化铁、硫酸铝)和新型磺酸类复配混凝剂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尾水进行了强化混凝的最佳参数确定、效能对比和经济成本核算,目的是研究强化混凝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磺酸类复配剂对尾水中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63.2%,出水COD为138 mg/L,但其药剂费用最高(11.26元/t);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对尾水中CO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60.8%和53.6%,药剂费用分别为3.756和3.11元/t;硫酸铝强化混凝效果最差,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34.7%,药剂费用为0.806元/t。磺酸类复配剂和氯化铁强化混凝出水COD浓度接近《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要求,为填埋场渗滤液尾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无机高分子类混凝剂以其优良的架桥、吸附、聚合作用,以及对处理水体pH值适用范围广和自身投加量可调区间大的特点,被自来水处理企业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无机高分子类混凝剂产品很多,不同的产品适合于不同的原水,为找到适合漓江水处理的混凝剂,笔者开展了一系列烧杯搅拌混凝实验,从单一混凝剂至多种混凝剂的组合,以及添加聚丙烯酰胺做助凝剂,都进行了实验,为自来水企业选用混凝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饮用水嗅味污染的典型物质土臭素及2-甲基异莰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水厂常规工艺混凝沉淀、活性炭与不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强化混凝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并结合UV254、浊度指标考察了3种混凝剂对投加活性炭后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较低,活性炭强化混凝对土臭素及2-甲基异莰醇的去除率较高,其中对GSM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对2-MIB的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改变活性炭投加量及吸附时间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影响较大,而改变混凝剂的种类及浓度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影响不大,3种混凝剂中聚合氯化铝对投炭后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强化混凝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混凝法可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一级处理。在超低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高SS水质的情况下,通过向污水中投加高分子混凝剂PAM,利用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作用使难以沉降去除的SS相互聚结成大的絮体并沉淀,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本文介绍了强化混凝技术在佛山市沙岗污水污水处理厂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强化混凝技术的实验进展情况;提出了强化混凝技术和混凝剂在具体工程实践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小试,考察了城市污水经混凝处理所产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聚合氯化铝混凝的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相比,经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联合混凝的污泥,其厌氧消化性能更理想.通过产甲烷毒性试验、毒性驯化与毒性恢复试验,可以推断混凝剂中铝离子对甲烷菌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类别为代谢毒素类;铝离子对产甲烷菌的50%活性抑制浓度为0.4 mg/L,相当于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40~60 mg/L.建议采用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与铝类混凝剂联合处理的方法来降低铝的用量,以提高混凝污泥后续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强化混凝对含聚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以PFS作为主混凝剂,Potenflo1315和Potenflo1365作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实验中,分别考察了pH值、PFS投加浓度以及有机助凝剂Potenflo1365和Potenflo1315的投加浓度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时,当投加浓度为150 mg/L的PFS与2.5 mg/L的Potenflo1365复配后,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CODCr去除率达到88.8%,浊度去除率达到98.1%,经处理后废水主要指标可以达  相似文献   

9.
低温低浊水处理一直是我国北方水厂冬季寒冷时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以冬季低温低浊河流水为研究对象,以中试超声波处理器为研究平台,考察了超声预处理技术对混凝的强化效能。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技术对混凝工艺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其中混凝剂投加点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在超声预处理后的某一时间范围内投加混凝剂的效果最优,而在超声波装置之前投加混凝剂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适合杨柳青水厂生产运行的强化混凝预处理技术,采用小试和中试相结合的方式,对比考察了FeCl3、硫酸铝(AS)以及两者复配混凝对后续超滤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凝剂投加量下,采用FeCl3进行混凝预处理时,超滤膜出水的有机物浓度最低、膜污染程度最轻;而采用AS作为混凝剂时,中试系统的运行效果最差;FeCl3与AS复配的协同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混凝法去除水中纳米颗粒的可行性及最佳条件,研究了无机混凝剂(PAC、PFS、PAFC)和有机絮凝剂(CPAM、APAM、NPAM)对TiO_2纳米颗粒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投加量、pH、沉淀时间、水力条件及有机无机复配对TiO_2纳米颗粒去除效率的影响。单独投加PAC、PFS和PAFC时,三者对应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2.51%、84.43%、95.66%。单独投加CPAM、APAM、NPAM时三者对应的去除率仅为61.72%、29.06%、55.37%。复配最佳混凝条件为:投加40mg/LPAC和3mg/LCPAM,pH值为9,G值143.5/s,沉淀时间15min,此时,TiO_2纳米颗粒去除率为99.6%。  相似文献   

12.
不同混凝剂强化除藻、除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和硫酸铝(AS)五种混凝剂对某含藻湖水进行强化混凝除藻、除浊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及投量、原水pH、沉降时间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混凝剂的综合除藻、除浊性能排序为:PACPAFCPFSPASAS;在原水pH值为5~9的范围内,含铁混凝剂PFS和PAFC对pH的适应性较强,且在pH值为5~7的弱酸性条件下,PFS的除藻、除浊性能最优,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近80%,除浊率可达80%以上;而在pH值为7~9的弱碱性条件下,PAC则表现出更好的除藻、除浊效果,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和除浊率可分别达到83%和90%;AS对pH的适应性最差,其除藻、除浊效果最差;另外,五种混凝剂的除藻率、除浊率均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佳沉降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3.
以聚合氯化铝(PAC)、四氯化钛(TiCl_4)、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原料成功制备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聚钛氯化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TA-CPAM),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与差热热重(TG-DTA)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分析。此外,对PTA-CPAM的混凝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m(CPAM)/m(PTA)=0.4、PTA-CPAM投加量为9.0mg/L、pH为9.0的条件下,混凝剂的净水效果最优,且PTA-CPAM对不同初始浊度的水样都有较优的除浊能力;协同增效作用使PTA-CPAM具备更强的吸附电中和与吸附架桥网捕能力,表现出优异的除浊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向含铁水中投加二氧化氯和混凝剂,考察了二氧化氯对水中铁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投加量、原水pH、预氧化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对铁的去除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当原水Fe2+浓度为5 mg/L时,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为5 mg/L,最佳氧化时间为10 min,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 mg/L,最佳pH值为7~9,对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4.0%。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中溴化物的混凝去除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饮用水的消毒过程中,溴化物可与消毒剂反应生成具有“三致”效应的消毒副产物。为此,选择AlCl3作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去除溴化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向模拟水样(溴化物初始浓度为0.2mg/L)中投加3-15mg/L的AlCl3,当无腐殖酸存在时对溴化物的去除率为93.3%-99.2%,当有腐殖酸存在时对溴化物的去除率为78.4%~98.4%;对于湘江原水。投加15mg/L的AlCl3时对溴化物的去除率为87.0%。在低混凝剂投量或高pH值条件下,腐殖酸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对溴化物的去除率;在高混凝剂投量或低pH值条件下,腐殖酸对去除溴化物的影响较小。因此,可采用强化混凝去除饮用水中的溴化物。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混凝搅拌设备模拟水厂净水工艺,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对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调整原水pH>10.5(反应后pH>10.1),采用三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投加量为5 mg/L,能将水中汞从0.005 mg/L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001mg/L)以下,是一种有效去除汞污染物的应急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凝沉淀-Fenton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蒽醌染整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混凝剂和Fenton试剂投加量以及各种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6.2、A12(SO4)3投量为300mg/L、PAM投量为3mg/L、沉淀时间为30min时,混凝沉淀出水的COD为233~260mg/L,色度为15~20倍;后续处理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当FeSO4投量为200mg/L、H2O2投量为100mg/L、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30min时,出水色度≤10倍,BOD5≤10mg/L,COD≤50mg/L。  相似文献   

18.
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时,最佳的混凝剂组合及投量。结果表明,铝盐混凝剂与PAM组合使用时比铁盐混凝剂与PAM组合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更好,当PAC+PAM的组合投量为20mg/L+5mg/L或30mg/L+1mg/L、硫酸铝+PAM的组合投量为30mg/L+5mg/L时,混凝、沉淀出水浊度为2.5~3.5NTU,COD为25-40mg/L,TP为0.06-0.12mg/L。由于混凝后水中所形成的絮体较小,难于沉淀,因此混凝沉淀工艺对SS的去除效果较差,实际工程中可考虑增设过滤单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分别考察了混凝沉淀工艺及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原水中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对As(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投加量大于3 mg/L,即可将As(Ⅴ)由0.1mg/L左右降至0.005 mg/L以下,三氯化铁对As(...  相似文献   

20.
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凝的最佳条件:PAC投加量为750 mg/L、PAM投加量为15 mg/L、快速(150 r/min)搅拌1 min、中速(45 r/min)搅拌6min、慢速(35 r/min)搅拌7 min、在快速混合之后投加助凝剂.在该处理条件下,系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27.45%和65.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