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厂微滤系统跨膜压差异常升高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于微滤膜预处理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解决方案:调整进水pH值、优化生物处理单元、投加药剂除藻灭菌。采用以上措施可有效改善微滤膜系统运行工况,延长微滤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再生水厂混凝沉淀—微滤工艺经验运行存在的问题,搭建中试系统以模拟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协同运行优化研究。在建立沉淀池出水浊度模型、浸没式连续微滤系统(CMF)跨膜压差增长模型和CMF反洗恢复率模型的基础上,以投药量和过滤周期为调控变量,建立了系统运行状态最佳和运行成本最低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中试系统经验运行与模拟优化运行的对比试验、不同过滤周期连续运行试验(以考察不同过滤周期对反洗及膜污染的影响)和水厂的生产性试验,确定了水厂优化运行方案。结果表明,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混凝剂、预氯化剂投加量和延长过滤周期(由30 min延长至40 min),使该工艺段单位成本降低了19.50%,同时各单元处理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微滤膜处理铁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膜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管式微滤膜为过滤介质,研究了微滤和曝气氧化/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铁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机理。运行初始,微滤对铁的去除率为50%左右,曝气氧化/微滤组合工艺对铁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比单独微滤提高了40%~60%;运行后期管式膜表面生成铁质活性滤膜,单独微滤对铁的去除率也能达到90%以上。在前期膜污染以铁等无机物污染为主,后期为铁质活性滤膜和滤饼层污染。大流量水力冲洗和稀HC l浸泡可有效去除膜污染,NaC lO碱洗对膜过滤性能的恢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在微絮凝-过滤工艺中超滤技术代替传统砂滤的可行性,在某微絮凝-砂滤工艺水厂现有运行条件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材质的超滤工艺替代水厂现有砂滤池开展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微絮凝-砂滤工艺相比,微絮凝-超滤工艺对水中藻类、浊度及有机物去除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UV254及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10%及9.34%,出水浊度小于0.1NTU;且运行期间膜通量无明显下降;产水率达90%以上;较传统砂滤制水成本仅增加0.18元/m3;可见,膜处理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传统微絮凝-过滤水厂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5.
通过相关监测及检测方法分析V型滤池过滤、反冲洗运行工况,进行相关控制及参数调整,合理控制滤速、反冲洗强度及时间,保障滤池的稳定运行及滤后水水质,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结合天津市某再生水厂浸没式连续微滤工艺的运行情况和化学清洗效果,设计浸没式连续微滤试验装置,研究该工艺的最佳过滤周期和气水反冲洗参数以及微滤工艺中影响膜化学清洗效果的加药过程,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该水厂进水水质条件下,微滤工艺的最佳过滤周期为50 min,最佳气水反冲洗方式为:先气洗40s冲刷膜表面截留的污染物,再气水同时反冲洗15 s将污染物带走;②气水反冲洗过程中定期投加的NaClO会影响氯化学清洗效果,故在保证抑制反洗设备中微生物滋生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反冲洗过程中NaClO的投加次数或投加量;③间隔投加定量的HCl能提高氯化学清洗效率,延长酸化学清洗周期,降低酸对膜的损伤,延长膜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SBR-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对高浓度生活污水进行处理,SBR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为14h,好氧/缺氧时间比为1.5:1,HRT为15d。实验结果表明:SBR生物处理系统对有机物和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化学絮凝对磷酸盐的去除作用优良,硅藻土效果最佳;微滤分离膜能有效去除浊度和水体中的悬浮物。SBR-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优良,可满足市政杂用和生活杂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以中空纤维微滤膜作为核心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深度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中,进行了规模为30m3/d的中试研究。研究了膜组件构造、膜曝气、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对膜污染的影响。总结出了中空纤维微滤膜的最佳设计和操作参数,并通过优化膜组件的运行和维护,达到减少微滤膜污染、降低清洗频率、延长膜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行处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升级改造的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和ASM2d活性污泥模型模拟技术,对包头市北郊水质净化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升级改造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系统分析进水和出水水质、运行参数及活性污泥降解性能来寻求升级改造中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改良A2/O与深度处理(高密度沉淀池/微滤)组合工艺作为该厂的升级改造工艺,同时建立改良A2/O工艺模型,对不利温度(12℃)下的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污泥浓度、污泥回流量、内回流比、生物池溶解氧浓度等关键性技术参数值,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扩建方案提供了可行性预测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超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镇给水处理厂,使得饮用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不同材质超滤膜的运行周期、膜通量、跨膜压差(TMP)等的变化规律会有显著的差异,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超滤系统进行运行参数调控与优化,以保证超滤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分析了山东某大型超滤水厂超滤系统长期运行的特点,对比了PVC膜和PVDF膜孔结构特征、膜通量、跨膜压差变化趋势及膜过滤阻力特性,调控和优化超滤系统运行参数,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运行验证。结果表明,膜孔径和膜孔结构不同造成的膜污染是PVC膜与PVDF膜过滤特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恒定过滤周期运行模式下PVC膜通量加速衰减时段为82~220 min,造成PVC膜通量衰减了9. 14%,并形成了约5%的永久衰减膜通量,而PVDF膜的通量衰减并不明显,使得水厂超滤系统在恒定过滤周期(180min)运行模式下,出现了PVC膜的污染速率明显高于PVDF膜、系统的运行工况出现显著差异的现象。按照恒定过滤阻力模式运行时,PVC膜和PVDF膜的最佳过滤周期范围分别为82~108 min和96~155 min。水厂超滤系统在恒定过滤阻力运行模式下将PVC膜与PVDF膜在高温期和低温期的过滤周期分别调整为110、90 min和150、120 min,TMP的增长速率和化学维护清洗周期均基本一致,超滤系统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研究成果为我国超滤水厂中不同材质超滤膜的运行参数优化及协同稳定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