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声音引入电影创作以来.关于声音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可以说声音的引入的确给影视创作拓展了无限的空间。怎样在符合故事情节的前提下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完成声音创作.是我们录音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音响视听这个行业中声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幅亮丽的画面如果没有声音的衬托,相信也会失色许多。在当今的影视行业中,声音效果已经普遍被制片人所重视和大量采用,一段精心制作的音乐足以让一部影片光芒四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计算过每天我们会听到多少种声音,也很少有人去专业地拾取和收集它们。我们应该从大自然这座声音的仓库中提取有用的素材,建立我们自己的数据库,并从中学习,听取、认知这些声音,为音响视听以及影视后期制作等行业积累有用的工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声音作为影视艺术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具有许多实际功能。在纪录片创作中,可以通过设计声音,达到对影片的真实性建构。纪录片声音存在多种形式与多种表达方式,充分利用声音功能即可将客观真实和画面无法直接表达的情感真实统一表现出来。本文将分析纪录片中各个声音的设计理念,对通过声音进行纪录片真实性建构的问题做出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4.
袁邈桐 《电声技术》2014,38(12):106-108
"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上)"就哈里斯先生在环绕声电视综艺节目直播的声音创作实践与观念,讲述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电视直播混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中)"和"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下)"分别回顾了在中影基地进行杜比培训期间,同大师关于电视环绕声创作的交流,以及对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念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声源运动与音量控制 影视是视听综合艺术,影视声音制作中常常设定一个虚拟听者,就是说影视节目中的有源声音是在谁的位置上听到的,他可以是影视节目的观众,即以摄像机镜头为代表,也可以是影视节目中的人物,比如两个人耳语的声音就是以节目中的人物为虚拟听者而播放的。声源运动在影视录音中表现为声源和虚拟听者之间的距离变化。  相似文献   

6.
声景学是一门涉及声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电影理论的结合也非常紧密。本文将声音景观概念与影视作品的声音创作结合进行分析,力图让宏观概念与具体创作紧密结合,为理论与实践架设桥梁。  相似文献   

7.
影视艺术是关于时间的艺术。它建立在时间的推进中,每一刻都与上一刻不同,随时都在变化。声音也是如此。国内作曲家王备先生说:变化,是声音(音乐)艺术的最根本的美。从声音的物理特性上,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影视声音设计艺术角度讲,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动画片与真人演出的电影不同,它的卡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是人工制作出来的,而声音的加入则为这些虚拟存在的卡通角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赋予了性格和情感,使观众相信它的真实,认同它的存在。动画片不受物理法则的约束,也不为客观真实所奴役,这种高度假定性使它在声音的表现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我们唯一的阻碍,就是自己的想象力。“动画片中70%的冲击力来自于声音”——在经典的迪斯尼动画制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声音在动画片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对国内外动画片声音创作进行分析,对动画片声音元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试图找到对国产动画片的声音创作有所启发有所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大声音”不是指大的音量,它是基于“声音设计”的一种全局性的创作方式和理念,是真正用声音语言去架构、创作、制作广播剧.本文作者试图以分析借鉴当代电影的声音制作、国外优秀广播剧制作的方式,结合我们自己的广播剧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广播剧创作应有的根本性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贯穿整个创作过程,通过“声音设计”的方法,不断实验、挖掘、发现、扩展声音的表现力,这样才会使广播剧作品在具有社会价值的同时兼具美学与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纪录片《永远的怀念》的声音创作,探讨了纪录片声音的特点与表现力、提出了值得注意的一些创作原则,阐述了作多年来在纪录片声音创作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优秀的自然纪实类纪录片,即雅克·贝汉导演的纪录片《海洋》,从个性中探索共性,以“塑造声音形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海洋》声音创作的可圈可点之处.通过对自然纪实类纪录片和雅克·贝汉其人其作的介绍,综合梳理与归纳该影片当中拥有的声音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海洋》中声音形象在塑造过程中的创作要点及方法,为我国同类型纪录片的声音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3D立体技术在电影创作领域迅猛发展,而声音技术的应用范围基本还集中于5.1声道。为了配合3D立体画面的发展,电影声音创作开始不断探索并尝试着更多声道的声音制式,尽量使立体视觉的画面与声音同步,3D声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从论述了3D声音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并预测了3D声音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袁邈桐 《电声技术》2014,38(11):84-86
录音师哈里斯先生(John Harris)常年负责格莱美颁奖典礼全球电视直播音乐演出部分的环绕声混音工作,2014年,应杜比公司邀请,哈里斯先生担任"杜比冠军"的混音训练营导师,在为期一周的环绕声直播模拟训练中,向中国同行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上)"就哈里斯先生在环绕声电视综艺节目直播的声音创作实践与观念,讲述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电视直播混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变革。回顾了在中影基地进行杜比培训期间,同大师关于电视环绕声创作的交流,以及对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念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追溯电影本性、声音创作如何诠释电影本性为出发点,聚焦奥斯卡音响类获奖影片(2012-2016)声音创作中的亮点之处,讨论美国电影的声音审美取向,思考声音的出色表现对于影片的贡献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视作为一门视听综合艺术,声音和画面都能发挥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互为补充,共同完成艺术创作,两者不可缺一。电视声音的创作,一方面需要录音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作灵感,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于各种录音设备,才能实现和完成声音创作的工作。录音设备不仅包括话筒、调音台、录音机、录像机以及各种音频处理周边设备,还有监听功放和音箱。监听对于录音人员来说,犹如人的一双眼睛。监听是否标准,将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声音质量的优劣。笔者于2002年11月赴重庆参加了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金帆奖…  相似文献   

16.
《流年》《淡紫》两部短片的声音设计 在影片中为了创造出不同的氛围、推进剧情的发展、有效地表现人物个性、给观众以现场感,声音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也日益得到了国内电影工业从业者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专题片《济南的印象》荣获了全国第五届百家电视台电视文学奖金奖,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二等奖。中国影视声音学会技术质量奖三等奖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本文以此专题片的声音制作为例,对电视声音制作技巧作了简要阐述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纪录片发展至今,初期由声音辅助画面,到20世纪90年代的同期声称霸,再到21世纪初的真实再现,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也在逐步更新。影视声音技术日趋成熟,功能性也趋于多样化,既可以用人声承载影视中人物的情感,也可以通过音乐烘托环境气氛,还能用音响来推进影视内容进程,声音开始在纪录片整体结构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实现了叙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声音在广播节目作品中不仅能体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更能升华作品的主题,在节目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声音的频响、动态的把控以及在不同的节目内容中的不同应用,经过技术手段和艺术创作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节目内容并发挥其美感,使广播节目上升为艺术作品,更具有欣赏性。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广袤的自然界,还是日常的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一刻都不曾停息。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继续创作出几十部作品(这其中包括著名的《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诠释了声音存在的最高境界。声音的产生离不开振动,声音的传播不能没有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