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机电一体化》2006,12(4):83-83
近日出版的英国《科学》报道,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等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说:“该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开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前沿     
纳米发电机首次实现机械能转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等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说“该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先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图片说明:(A)在氧化铝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B)在导电的原…  相似文献   

3.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发明了一种可以利用运动产生电力的新型纤维,这就是纤维纳米发电机,这是继前年和去年开发出直流纳米发电机之后,中国科学家的又一次发明。  相似文献   

4.
继2006年研制出第一代纳米发电机,2007年发明直流纳米发电机,2008年发明纤维纳米发电机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华人科学家王中林领导的研究小组再次取得新成果,开发出了由高分子薄膜封装的交流纳米发电机。王中林研究小组于2006年利用竖直结构氧化锌纳米线,发明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世界上最小的发电装置一直立式纳米发电机。在第一代直立式纳米发电机基础上,他们又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相继发明了直流纳米发电机和纤维纳米发电机。  相似文献   

5.
关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发明了一种可以利用运动产生电力的新型纤维,这就是纤维纳米发电机,这是继前年和去年开发出直流纳米发电机之后,中国科学家的又一次发明。2008年2月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说,  相似文献   

6.
杨霞  刘勇 《机械》2010,37(10):39-41,44
介绍了井下涡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涡轮马连将泥浆的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并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向外输出。由于泥浆涡轮和永磁发电机安装在同一转轴上,联合工作时二者扭矩必须相等,困此为了得到两者联合工作的最佳性能,找到最优工作点,通过调节流体流量和电路总阻值来对井下涡轮发电机工作性能进行相关的研究,并结合了井下涡轮发电机现场工作环境和要求,提出井下涡轮发电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光学精密机械》2005,(4):25-26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纳米车辆”。科学家说,未来这种车辆可用来运输单个的分子,成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研究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传统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对称性和互补性,首次提出了摩擦纳米发电机是继电磁感应发电机之后,采用机械能发电的又一种重要方式,是具有可能和电磁感应发电机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技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可以利用的机械能,近年来,王中林院士研究团队发明的摩擦纳米发电  相似文献   

9.
新产品技术     
《机电工程技术》2008,37(3):9-12
华裔科学家研制出纤维纳米发电机 美国华人科学家王中林领导的科研小组日前研制出一种能产生电能的新型纳米纤维。王中林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著名材料学家,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的这种纤维能用来织成布料,布料可用于制造利用人体运动来发电的衣服、  相似文献   

10.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纳米车辆”。科学家说,未来这种车辆可用来运输单个的分子,成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纳米动力公司”现在在研发的一种50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原型的体积仅有1块面包大小,它组成部分的20%都是纳米材料制造的,而这样一颗电池仅用5磅丙烷就可以贮存3000瓦特时数(瓦特时数为贮存于电池的电力)的电力。“纳米动力公司”目前还在研发第2代基于纳米技术的燃料电池,第2代纳米燃料电池与第1代相比,它的材料组成部分有所变化,第2代纳米技术燃料电池将包含60%的纳米材料,而且体积也比第1代更小。  相似文献   

12.
<正>自充电可持续供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一类新兴的能量收集器件,依据接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耦合作用原理,TENG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TENG的低廉、高效、环保的特征和普遍适用性使其在小规模的机械能收集和大规模的能源发电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TENG在低频和无规则机械能(如人类运动能、风能、水波能、振动能等)收集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  相似文献   

13.
纳米花     
《光学精密机械》2005,(1):18-19
科学所创造的美丽是很多人所无法想象的,而“纳米花”就是科学家所创造的一个奇迹。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基于纳米技术所开发出来的新材料在显微镜下形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瓣形状,这个美丽的“纳米花”的直径只有头发的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张弛研究员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静电微马达,该机械结构可将环境中极低频率的微小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驱动微马达高速运转。研究表明,摩擦电微马达能够在低至0.1Hz的外部机械激励下实现启动,并在0.8Hz时达到1350r/min,电能驱动效率达到41%。该摩擦电微马达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5.
唐晓明 《中国机械》2014,(16):158-159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能在航空器内实现机械能与电能、或电能与电能之间能量转换的电磁机械装置。航空交流发电机是飞机电气系统的基础,交流发电机出现故障会对飞机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飞机用交流发电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交流发电机常见故障和检测、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26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明了一种可将汽车引擎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材料。这项技术有可能显著提高汽车效率。使用汽油的汽车引擎产生的能量只有25%用于汽车及其配件的运行,几乎有60%的能量在生成热量的过程中丢失,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汽车排气管散失掉。而运用量子机械学和纳米技术新概念的新型热电发电机能够捕捉这部分热量,以便将其转化为电能。  相似文献   

17.
《机械工程师》2014,(4):1-I0001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研制了旋转式直流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对旋转机械能的有效收集,首次实现了恒定电流的输出。  相似文献   

18.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原理是利用透平膨胀机将原损耗在减压阀组上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一部分潜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变为电能输送给电网。高炉煤气余压发电不仅回收了高炉煤气一部分能量,减少了噪音,同时改善了高炉顶压的调节品质,更利于高炉生产。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是冶金行业中公认的节能手段,回收能量约占高炉风机所需能量的30%。  相似文献   

19.
纳米科技有神奇 人类在不断进化,不断认知新世界。20世纪90年代,纳米产品闯进世人生活,不断有大量信息向人们展示纳米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奇妙变化。正如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所说,“一个崭新的纳米世界提供给人类的将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经验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纳米表面工程与摩擦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面工程技术解决摩擦磨损问题具有高效、实用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表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出现了“纳米表面工程”。利用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制备的涂层和镀层有着非常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叙述了作者近年来的有关工作,包括热喷涂纳米陶瓷涂层、热喷涂纳米自润滑涂层、纳米陶瓷/聚合物复合涂层、纳米复合电镀层以及纳米电泳沉积层的摩擦磨损特性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