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花园口站洪峰流量,用相应流量(水位)法预报本辖区黄河控制站的洪峰流量、传播时间和不同洪峰流量的沿程水位。方法简单实用,可为防汛部门预报洪水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几场较大洪水过程为例,总结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大洪水时的水沙特征,对大洪水时下游河道的冲淤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洪水的来源区不同,洪水含沙量差别很大,洪水峰型组合和"胖"、"瘦"程度也不同;花园口站洪峰流量为8 000~15 000 m3/s时,下游各河段冲淤强度变化不大,但随着洪峰流量继续增大,铁谢—高村游荡型河段和高村—艾山过渡型河段洪峰期冲淤强度与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呈正比关系,艾山—利津弯曲型河段冲淤强度与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黄河下游花园口—孙口河段漫滩大洪水演进中洪峰峰型、洪峰传播速度、削峰率、洪水位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当花园口洪峰流量大于9 500 m3/s后,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村和高村—孙口3个河段的洪峰传播速度呈逐渐减缓的趋势;②大洪水时,各河段削峰率随着花园口站洪峰流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大,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村、高村—孙口河段每百公里削峰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4%、6.7%和8.2%。  相似文献   

4.
花园口水文站是黄河下游洪峰编号的依据站。该站不同量级洪水的发生频次,特别是10000m^3/s以上洪水的发生频次,一直是防汛部门和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对1949年以来花园口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善后对10000m^3/s以上洪水的发生次数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1949 ̄1999年花园口水文站在伏秋大汛中共发生186次洪峰流量大于4000m^3/s的洪水,其中洪峰流量大  相似文献   

5.
马秀峰 《人民黄河》1999,21(3):34-37
在以往对黄河中下游设计洪水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证;三门峡水库使上大洪水的演进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花园口某一洪峰流量的全概率显著大于该站同流量上大洪峰或下大洪峰的部分概率,典型了大(或上大)洪峰流量与花园口年最大取样的洪峰流量不可能同频率,用同频率典型放大的设计洪水成果必然偏大。  相似文献   

6.
黄河“93.8”洪水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黄河中游部分地区降雨影响,1993年8月7日,黄河花园口站出现了洪峰流量为4360m~3/s的洪水,相应水位93.84m,是本年汛期仅有的一次编号洪水。虽然这场洪水的洪峰流量不大,但由于前期水量一直偏枯,加上“92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黄河花园口站超警戒流量大洪水预报软件中洪峰流量,最高水位及传播时间预报的方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8.
山东黄河“96.8”洪水演进及漫滩情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8月,黄河下游连续发生两次洪水,其中8月5日14时花园口站第一号洪峰流量为7600m3/s,13日4时30分花园口站第二号洪峰流量为5520m3/s,由于二号洪峰推进速度明显快于一号洪峰,在孙口站附近与一号洪峰汇合,形成单一洪峰向下推进,22日下午洪水安全入海。由于1号洪峰各站最高水位在花园口至夹河滩河段均超过历史最高值,致使140多年未曾漫滩的高滩也大部漫水。夹河滩至高村河段长82km,洪峰传播时间长达100小时,洪水传播速度每小时不足1km。10日0时洪峰到达高村站,洪峰流量削减到6200m3/s,相应水位为63.87m,接近历史最高的198…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历史调查洪水误差较大对设计洪水计算的影响和我国过于保守的分析思路导致设计洪水值普遍偏大而影响黄河下游防洪体系合理运行的现状,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站百年实测洪峰流量还原资料,通过洪水频率分析和调洪计算对花园口站在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前后的设计洪水频率及洪水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洪峰流量相关图确定了黄河下游各站的设计洪峰流量。结果表明:花园口站天然状态和考虑小浪底等水库运用的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22 949、12 948 m~3/s,黄河下游夹河滩、高村、孙口站在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后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1 730、11 050、10 100 m~3/s;花园口站天然状态和考虑小浪底等水库运用的1 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32 301、20 865 m~3/s,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后相应的夹河滩、高村、孙口站1 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9 125、17 100、15 350 m~3/s。对比其他学者的成果和目前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所得结果较小,现有堤防设防标准自然相应提高,表明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客观上存在一定余地,为解放北金堤滞洪区与明显减小东平湖滞洪区的分洪概率和分洪量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采用"两道防线"与生态治理、因滩施治相结合的"三滩分治"模式治理黄河,进而使黄河下游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96.8”洪水降雨径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8月5日和13日,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分别 洪峰流量为7860m^3/s和5560m^3/s的两次洪水过程。其中,一号洪峰由三门峡以上和三花区间暴雨洪水组成,二号洪峰由龙门以上来水组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产汇流规律发生变化,如果将“96.8”洪水的降雨资料移置到50、60年代的产汇流条件下,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可能会超过10000m^3/s  相似文献   

11.
1982年黄河大洪水期间,我参加了围堵王集、刘楼两涵闸的工作。通过实践觉得人工突击围堵抗洪的办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时间紧迫围堵不及 8月1日予报花园口将发生一万以上秒立米的大洪水,  相似文献   

12.
《山西水利》2012,(7):52
新中国成立后最能体现人民治黄威力的实例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口站出1958717现了洪峰流量22 300 m3/s的大洪水,这是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  相似文献   

13.
一、黄河三花区间水文 遥测系统建设概况 黄河洪水有三大来源区,一是河口镇到龙门区间,二是龙门到三门峡区间,三是三门峡到花园口区间(简称三花间)。三个来源区的洪水之不同组合,形成花园口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三门峡以上来水经三门峡水库调控后,洪峰流量得到削减。三花区间来水有着产汇流时间短,洪水涨势迅猛,预见期  相似文献   

14.
1991年汛期黄河流域严重干旱少雨。花园口站最大流量仅有3180m~3/s,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之最低值,来水59.3亿m~3,来沙1.97亿t,分别较历年同期偏少78.7%和80.6%。下游河道淤积1.114亿t(未计引沙),花园口至高村同流量水位汛末较汛初上升0.2  相似文献   

15.
冯相明  马骏 《人民黄河》1999,21(1):15-16
1998年汛期7、8月份黄河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9、10月份降水量明显偏少,整个汛期降水量接近常年,受上半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偏少的影响,汛期各区来水来沙量偏少较多,属枯水枯沙年份。花园口水文站整个汛期只有一次洪峰流量超过4000m^3/s的洪水过程,洪峰流量为4700m^3/s,该次洪水花园口站水位表现偏高,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上半年黄河上游来水偏少,各河段引汨大,黄河下游断流情况较为严重,汛期河口地  相似文献   

16.
位于哈尔滨松花江上的江桥水文站对98.8′洪峰流量的抢测过程是先对主江道洪峰流量抢测,再对决口断面洪峰流量抢测,随即又做了超声波测深仪测深和铅鱼测深对比分析;水面流速和垂线流速的对比分析。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分别用流速面积法计算主江道洪峰和决口断面洪峰流量合成总的过水断面洪峰流量,当时分析计算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日站发生了22300m~3/s 的洪峰流量,该次洪水是1919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目前,黄河下游防洪就是以花园口站流量22000m~3/s 作为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8.
“92.8”洪水位异常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连续几年枯水,造成河床严重淤积;二是本场洪水边滩淤积,河道过水面积减小。花园口站洪峰流量大于上站的主要原因是:主槽强烈冲刷,水位大幅度下降,漫滩水迅速回归主槽。  相似文献   

19.
1988年8月9日之后,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问内,黄河下游连续发生了4次洪水。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分别为6400、6300、6900、6620m^3/s。洪水的特点是。洪峰连续出现,中水持续时间长,花园口站流量大于3000m^3/s时间达18天,大于5000m^3/s时间达8天多;总水量较大,8月份总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多32%。  相似文献   

20.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花园口站百年一遇洪水为15700m^3/s。即使发生1958年型22300m^3/s的洪水,经小浪底水库调节后的花园口站洪峰流量也会小于10000m^3/s。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不仅削减了洪峰,同时也使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在运用初期3-5年内水库将下泄清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