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冷缩中间接头是整个配网电缆中最薄弱的环节,一旦地下积水,接头长时间浸泡后,很容易受潮,影响了电缆的可靠供电。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寿命数据分析的配网电缆冷缩中间接头受潮诊断模型。采集介质损耗因子、电容量、局部放电量三种寿命表征参数作为后期诊断的基础,利用灰狼算法计算每种特征参数的重要性系数,并与三种寿命表征参数标准化数值相乘,实现特征融合。利用深度置信网络构建受潮诊断模型,计算每种受潮程度的发生概率,将最大值对应的受潮程度标签作为诊断结果,实现配网电缆冷缩中间接头受潮诊断。结果表明:所研究诊断模型的Dice相似系数最大,靠近1,说明该模型的诊断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当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接触电阻过大时,接头温度升高,甚至发生热击穿或电缆火灾等严重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的事故.研制了一种带环状铜片的FBG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缆接头的内部以监测接头的温升.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8.37 pm/℃,非线性误差为1.35%FS,重复性为4.5%FS.制作一个两芯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一根缆芯用电阻丝连接,另一根缆芯用铝芯连接管连接.对电缆分别施加75,100V和125V电压,试验表明:在120 min范围内电阻丝缆芯接头的最大温升值比铝芯接头的最大温升值高出4.95℃.  相似文献   

3.
110kV高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电场-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运行中的电缆接头内部电场分布情况,改善绝缘性能,对电缆接头电场与温度场进行了仿真研究.在综合分析电缆接头内部热源的基础上,从介质损耗基本公式出发,建立基于等效电容的电场-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数值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110 kV电缆中间接头进行了电场和温度场的仿真,分析了110 kV电缆中间接头...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缆接头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故障发生、但在实际中电缆接头线芯的温度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缆中间接头稳态温度场分布模型,并对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了合适的监测点,即将温度传感器以"三点式"的形式排列放置在电缆中间接头。给出了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ZigBee协议栈为基础,构建了ZigBee无线通信网络;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实现了温度数据的远距离传输。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可移植性强、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线监测电缆的局部放电情况是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预测运行寿命及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简要介绍了超高频传感器的研究方法和原理,并分别对超高频电磁耦合传感器和超高频电容传感器做了分析.根据电磁波在同轴波导中的传播理论,运用高频结构仿真器 (HFSS) 软件对 110 kV 电缆中间接头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可以得出:局...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套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电缆接头发热故障在线实时监测、诊断及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电缆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得到表示所有接头温度的在线显示值、曲线图形和表格.通过对温度曲线的分析,可预测电缆接头的老化、过热及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为消除电缆接头安全隐患提供帮助,为电缆接头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缆接头线芯的温度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电缆接头稳态温度场分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其温度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电缆接头线芯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关系;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场的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中供电电源和数据处理的设计,为工程中监测电缆接头温度、电缆运行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力电缆接头运行温度的在线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洪  潘贞存 《自动化仪表》2002,23(10):31-34
分析了电力电缆接头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对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软硬件构成、温度传感器的选取和前置监测单元的设计。该系统可实现电缆接头温度的自动监测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缆温度监测是一些大中型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单片机构成的电缆接头温度自动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及时获得电缆温度变化情况 ,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电缆接头的温度在线实时监测,设计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电路由采集器、控制主机和上位PC机组成.电缆接头的温度数据通过采集、存储、转换、传输等环节,最后送至上位PC机进行实时显示、报警,实现了对电缆接头温度的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防止了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环网柜电缆温度监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基于改进的热路模型,提出了一种环网柜T型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仅需检测出T型绝缘护套和环境温度即可反演出内部导体温度,搭建了模拟环网柜内T型连接头真实运行状况的实验平台,进行了电缆温升实验,利用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验证了热路模型的正确性.实验数据表明:稳态时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4%;暂态时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9.0%.利用热路模型可以实时监测电缆接头温度状况,保障了环网柜和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输电线路的不断扩展,为了更好的保证线路的安全、保障用户的安全用电,该方案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利用无线温度传感器,测量人不易靠近的高压线缆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汇集到网关,最终送至监测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形成了电缆监测系统方案,该方案的实现可以对电网中的线缆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助于电网监控智能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输电线路的不断扩展,为了更好的保证线路的安全、保障用户的安全用电,该方案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利用无线温度传感器,测量人不易靠近的高压线缆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汇集到网关,最终送至监测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形成了电缆监测系统方案,该方案的实现可以对电网中的线缆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助于电网监控智能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索力传感理论模型和环式结构的索力传感器,对索力测量原理做了推导,传感器输出感应电压与激励磁场变化、外力变化、某一激励磁场下的材料磁导率及空气间隙尺寸、线圈密度等有关.重点分析了加载外力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在稳恒直流激励下,当外力缓慢变化时可通过感应积分电压反映外力;当外力交流变化时,可通过感应电压求得外力,感应电压幅值与加载外力的频率成正比.最后,确定模拟实验参数,对传感器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当外力缓慢变化时,感应积分电压与外力成线性关系,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线圈匝数.材料逆磁致伸缩系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用脉冲控制的电光λ/4波片代替传统λ/4波片的新方案,通过引入Jones矩阵,阐明了该电压传感器的敏感特性.为了改善温度变化导致输出信号的波动,采用双光路互补的结构,并提出了信号处理的方法.对110 kV的电压进行了测量,在20%~120%uN范围内,其线性度相对偏差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16.
热偶型热敏电缆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偶型热敏电缆是一种能够监测较大区域温场的线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沿线上存在的最高温度。该热敏电缆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如可靠性高、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寿命长等。目前,它在表面温度监测与超温报警和火灾探测两个功能领域得到了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Global Foundry(GF)0.18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了用于安全芯片的高性能温度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PN结正向偏置电压与温度的近似线性关系监测环境温度变化,其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功耗低,并且能够在宽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50-140℃)内,其温度系数为-4.47mV/℃,线性度良好;当电源电压为3.3V时,功耗仅为10.04μW,满足安全芯片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室会受到氧气、SF6和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无法正常运行等电力系统故障,实时监测配电室中的气体、温湿度,以及电缆等的水浸状态很有必要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传感器智能综合体技术方案,智能综合体集成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室环境中的氧气、SF6、臭氧气体的含量,还能实时监测电缆通道、管沟,以及管廊的水浸状态,监测数据通过2.4GHz无线通讯传输至上位机,部分数据直接就地显示。该微型智能综合体具有低功耗、响应快、体积小、智能化等特点,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配电室场景。智能综合体对SF6、温度,以及水浸水位状态的检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磁弹效应索力传感器工程应用安装与维护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旁路结构的磁弹性索力传感器。应用磁路定律和等效磁路法,对套筒式结构传感器进行磁路系统分析;基于等效磁路原理,设计旁路式结构索力传感器,给出器件结构参数尺寸;搭建相应的传感器试验检测系统,在WDW-300拉伸试验机上对两种传感器进行磁电复合材料诱导电压与拉力比较试验。对旁路结构索力传感器进行抗温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旁路结构索力传感器检测精度高,重复误差0.02%~0.5%,传感器性能稳定性和温度适应性好,适合于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