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产品定义数据是实现CIMS的基础,而如何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一致性,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失误又是数据记录、建模的关键。该文着重介绍了融产品定义与绘图于一体的图形设计系统及其产品定义模型,通过该系统可以直接将信息由CAD系统传送给后续子系统,实现CAD/CAM的集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如何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CAD图形数据库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并以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系统(CAIDS)为例介绍了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智能关系型机械CAD系统──SIGRAPH─DESIGN中国机械工业电脑应用技术开发公司张岗一、智能关系型系统与智能产品模型CAD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应用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由于技术发展和一些历史客观原因,目前被用户普遍使用的系统大多数是传统型图形...  相似文献   

4.
基于特征设计的CAD系统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介绍基于Pro/EngineerCAD系统,借助于Pro/Develop开展工具二次开发的基于特征设计的CAD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设计效率高,可方便地对特征增加附加信息,为后续过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便于CAD与后续过程的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提出广义特征概念,为基于广义特征建立产品集约信息模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塔式起重机产品信息描述模型的基本框架与思想。该模型已应用于“塔式起重机微型机设计平台”,其特点是以参数虚拟实体为基础,能驱动参数化图形和有限元分析程序,并支持码的图纸管理,实现了CAD/CAE的集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叶轮五坐标CAM技术,本文在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基础上, 运用智能工程技术,建立了一个并行分层式集成化CAM系统,此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叶轮零件的图形输入,几何设计、叶片及叶轮的造型、曲线及曲面求交、加工刀心轨迹的求解等,并以DNC方式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现了软硬件的集成。  相似文献   

7.
在CIMS集成环境下,要使CAD/CAPP/CAM子系统集成,其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系统的信息模型的设计。建立信息模型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集成系统的功能视图;按"序号实体(属性1,属性1,……属性n)"的格式建立实体属性表;建立实体的U/C(Using/Create)矩阵;建立实体/联系矩阵等。为CAD/CAPP/CAM的系统的详细设计阶段的模型优化、重构奠定了基础;为详细设计中的工程数据库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概念,系统结构设计理论及信息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Topdown设计+Botomup反馈的设计方法,从面向装配、制造出发提出了概念、系统结构设计的理论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考虑装配、制造的概念、系统结构设计的产品信息模型,为CAD系统实现从零件的详细设计完成后再逐步装配成组合件改进为从产品系统结构设计到零件详细设计,提出了设计方法和信息模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PDES/STEP实现CAD/CAM信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基于产品数据的数据交换标准PDES/STEP的结构和特点,并提出了将基于特征的造型系统所建立的产品信息模型运用PDES/STEP来表示,从而实现CAD/CAM信息集成系统中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CIMS环境下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系统(CAQ)是CIMS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分析CAQ的特点,提出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CAQ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阐述了CAQ与CIMS其它模块的信息流程。  相似文献   

11.
BH_GRAPH是一个面向视景仿真类应用系统开发人员、支持实时三维图形开发与运行的基础软件平台.它提供可扩展的软件体系结构、标准化的场景管理机制、高效率的场景处理方法、方便易用的应用程序接口,为三维图形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高效运行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撑.BH_GRAPH主要由三维视景绘制引擎、三维对象建模工具、三维场景布置工具以及一系列关键技术构成.概要介绍了BH—GRAPH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软件结构、基本功能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应用的数量呈现井喷式的爆发,对其性能、故障和短板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作为一种功能较强的面向对象的图形建模工具,可以对移动应用监测平台进行建模分析,但在其过程描述中缺乏严格的语义。Petri网作为一种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提供了在逻辑时序下研究系统特性和性能的有效手段,并具有图形方法的直观性和逻辑方法的概括性。通过将基于UML消息顺序图和Petri网的建模方法应用到移动应用监测平台的分析过程中,针对用户下发的监测任务构建系统的消息顺序图和Petri网模型,利用消息顺序图对平台各对象之间在时间顺序上的交互关系进行了验证,并利用Petri网化简规则和状态方程对该模型进行了结构上的正确性验证和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优秀的嵌入式图形支持软件——MinGUI,初步构建了基于SEP4020微处理器的嵌入式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平台,并分步介绍了将MinGUI移植到此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方法。最后在构建好的平台上开发并运行一个GUI实例,验证了此平台的成功开发及其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优秀的嵌入式图形支持软件——MinGUI,初步构建了基于SEP4020微处理器的嵌入式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平台,并分步介绍了将MinGUI移植到此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方法。最后在构建好的平台上开发并运行一个GUI实例,验证了此平台的成功开发及其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制作时效性强、形式美观、信息丰富的气象产品图已成为气象服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各类气象业务平台主要集中于气象数据的分析与展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综合运用GIS、计算机图形学、大气科学等领域知识,旨在为气象业务人员提供操作简捷的业务平台,提高气象业务人员的生产力。公共气象服务制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囊括完整的气象产品制作流程,并注重在气象服务热点事件挖掘、图形质量等处改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6.
以VxWork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应用平台,结合与之配套的软件开发工具Tornado和Tilcon开发出一套嵌入式实时系统GIS图形编辑工具软件.该软件主要用于GIS图形的编辑、以及数据处理,具有移植性强,方便二次开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动态联盟环境下的复杂产品异构数据集成,针对传统集成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对Web服务等相关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复杂产品异构数据集成平台层次模型。研究了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企业产品设计集成机制和产品共享数据转换模型。最后结合某项目实例,进行了系统实现,为实现应用软件集成与设计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利用JPCT-AE 三维引擎、3DsMAX 以及 OpenGL ES 2.0 等工具,开发出应用于Android 平台移动终端的工程图学移动学习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底 层结构、功能及技术开发方案。针对工程图学课程的认知规律开发了分屏功能,使多媒体影音 讲解与立体虚拟模型同屏展示,同时实现了对虚拟模型的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GPU(OES:OpenGL?ES)的跨平台图形应用软件的系统框架.它包括外部事件的驱动,图形应用软件,嵌入式系统入口,嵌入式系统硬件等四个模块.外部事件的驱动主要是响应外部数据或事件的变化,从而控制图形显示内容的实时更新,以及功能画面的实时切换.图形应用软件模块包括了三个组成部分(1)接口界面(2)中间通讯层(3)处理单元.图形应用软件的接口界面主要是实现客户化的目标要求,采用C++类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间通讯层,是为了实现图形应用的任务而安排的结构化的类.处理单元是各种最基本内容的单元实现,它建立在我们的各种实用库之上.嵌入式系统入口,它封装了图形软件的核心函数功能,实现和上层的处理单元间的数据调度.嵌入式系统硬件模块主要是各主流平台(CPU,GPU)相关的数据信息,支持上层的图形应用.本文在虚拟仪表盘面上实践了上述应用软件系统,满足了实时响应,高效处理,高质量图形显示的要求.为实现嵌入式平台的图形显示应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同时,本文的工作提出并解决了若干嵌入式图形显示技术的优化问题,为嵌入式图形显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图形处理平台的研制背景和目的,即是为了屏蔽各种嵌入式环境底层的不同,如操作系统和底层图形开发工具包以及硬件的差异,为上层图形应用程序开发提供统一的接口和图形服务,构建图形支撑环境.采用了以图形核心系统(graphical kernel system,GKS)为基础的方法进行设计,实现了应用程序开发的设备无关性.介绍了该嵌入式图形处理平台的层次结构,以及该平台在VxWorks操作系统Windml版本实现中所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